像范增之辈是不太想跪的,可眼前这形势要是不跪,只怕走出这都难。
就在范增等人犹豫时,那提锣的秦吏为他们解了围:“各位可在担心答卷上用的是假名?”
这秦吏巧妙地将他们对不想和这些秦人一起跪拜高呼“陛下万岁!”的犹豫转变成他们在担心答卷上写了假名的担忧。
但这的确是个问题,如范增先前所想的一样,这些人用的假名,不太好去见秦皇和那李念。
原本是自觉清高,不想暴露自己姓名,受那秦皇嗟来之食,遂在答卷上留下假名,如今聪明反被聪明误。
见不见秦皇倒还好,可那李念之邀得去啊。
因为那李念所做之事必将影响深远,他们也想看看要编出何种字,要编何教材。
而且,他们这些人中有许多人来自诸子百家,他们更有不得不去的理由,可现在却被一个假名给为难住。
那秦吏又道:“各位不必忧虑此事,陛下和公子不会计较。”
这话让许多人面露惭色,他们用假名参考,秦皇和那李念知道,却大度不计较,这是有意放他们一马。
有人当即朝着秦皇宫的方向行礼:“谢秦皇陛下大恩!”
其他用了假名参考的人也有样学样,虽尚未和秦皇与那李念谋面,但众人心里都生出一些好感。
事不算大,但从中可看出秦皇并不像传闻中那般暴戾,反而颇有圣王明君之风。
兴许是他们以前错看了秦皇?
见到这幕,范增却在想这是不是秦皇和李念故意整出来的手段:知晓这些人会用假名,所以才故意彰显大度来拉拢人心。
这倒是范增想多了,嬴政和李念哪有这般料事如神?
压根儿没想过用这事做什么,只是发觉在咸阳大考中用假名的人很多,连楚墨巨子都用了假名,会影响到后续的安排,遂决定不追究用假名之人。
若真追究,将所有用假名的人都捉拿问罪,只怕参考的三千余考生,一大半都得下狱。
提锣的秦吏又看向如范增等未曾行礼感谢之人,道:“至于诸位大贤,请带好各自参考凭证,随我等往皇宫觐见陛下。”
他们今日既负责放榜,也负责引上榜考生入皇宫觐见。
早知今日放榜后秦皇会有请,绝大多数参考者都已事先沐浴并准备好了参考凭证,范增亦是如此,他虽仇秦,但同样也认为秦皇为君王,为天下之主,见之当有礼。
这也是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