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奏一曲呢?”刘协笑着反问向了蔡昭姬。
“自然是可以。”蔡昭姬点了点头,转身看向了自己的父亲。
那把琴,自己的父亲可是视若珍宝,自己使用之前自然是要问过他才行。
蔡邕也点了点头,笑着说到:“既然陛下想听,你便去取吧。”
见状,蔡昭姬便向刘协欠了一下身然后亲自去取焦尾琴了。
趁着这个空档,刘协看向了蔡邕:“蔡议郎,朕还有一事想要与你一叙。”
蔡邕反应了过来,正襟危坐地看向了刘协。
“朕想要让你主持编著一本书,用于蒙学。”刘协脸色正经了起来,很郑重地说到。
“蒙学?陛下不是已有《仓颉篇》,《凡将篇》此等蒙学书籍了吗?为何要重新编著?”蔡邕有些疑惑地问向了刘协。
在汉代蒙学其实主要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就是习字,主要就是用《仓颉篇》等一席列的书进行教学,主要就是为了让人看得懂字。
第二部分就是道德和伦理的教育了,什么《孝经》,《论语》,就是在这个时期进行学习的。
《仓颉篇》等蒙学著作都是秦朝时期官方的蒙学教本,本意就是为了统一文字。
汉代经过了多次的修订,才变成了刘协曾经学习的模样。
刘协见到蔡邕有所不解便开口说到:“《仓颉篇》朕以为有所繁复。虽然亦是朗朗上口,但所学时间甚久,不宜蒙学。”
在他的记忆中《仓颉篇》可比他见过的三字经要复杂得太多了,就算是自己现在也不能记起来其中的内容。
蔡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朕认为,蒙学主要便是教人识字。故还是简单些好。比如若以天下百姓为题编著一本蒙学书,让天下百姓皆能知自己姓名如何书写,岂不美哉?或者以《孝经》,《论语》为本,编著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此等有所教育意义的词句,便能兼顾道德人伦的教学。”眼见蔡邕似乎有所意动,刘协又将自己心中的计划说了出来。
《三字经》,《百家姓》即使是在刘协的小时候也是启蒙的书本,是真正经历过历史校验的书籍。
刘协如此一说,坐在旁边的蔡邕神情变得兴奋了起来。
刘协的说话确实是行得通的,如今的蒙学确实存在着初学者难以理解书中意的情况,若是将蒙学书籍改编地如同刘协所说的一般,那应该可以更好地教学。
“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