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下,未央宫显得肃穆而又静谧。
大太监冯元衣跟在皇帝身后,两个人已经在宫里走动了小半个时辰。
陛下只要提起那些年轻人就很健谈,甚至有些兴奋。
冯元衣看着陛下那依然笔挺的身形,在心底里生出一种无与伦比的敬佩。
陛下春秋鼎盛。
以陛下的身体,再过三十年,四十年,甚至五十年可能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陛下在思考的,早已不是他还能做多少年皇帝的事了。
“朕知道,朝中有人在私底下说起来朕不如早些年勤勉,很多朕可以轻易决断的事,却总是图省事自己不去想,而是交给年轻人去拼去闯去在犯错中找到对的路,他们说朕这就是懒了。”
“赫连持正为什么要告老还乡?”
皇帝笑了笑。
“堵在御书房门口骂朕骂了两个时辰,骂的口干舌燥,朕让人出去给他送水,第一次他把水给泼了,第二次再去送,他一口气喝了接着骂。”
“他说朕不如以前,什么事都想交给下边人去做,身为皇帝,竟然走在了懒政惰政的亡国路上,骂的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皇帝示意在凉亭里坐会儿,冯元衣立刻上前将亭子围栏擦了擦。
“朕没见他,他就觉得朕和历朝历代那些开国皇帝没什么区别了,前期有多强后期就有多懒,他伤心了,所以辞官回家。”
皇帝笑道:“快七十岁的人还能骂两个时辰的街,这身子骨可以的。”
冯元衣也笑。
“东宫开府,得把他请回来,有些人把你夸成一朵花,但骨子里不盼着你好,有些人把你骂的一无是处,可他从心里盼着你好。”
皇帝道:“传旨的时候告诉他,就说朕说的,太子少师的位子朕一直给他留着,他要是还能在骂十年,那就好好替朕骂太子。”
冯元衣俯身:“臣记住了。”
皇帝道:“朕什么事都不瞒你,你知道朕从来都没想过要做一辈子皇帝。”
“朕为什么看起来懒了,很多事朕一句话就能解决却偏偏让年轻人去走弯路去自己悟,因为将来治理天下的终究是他们。”
“正因为朕不想做一辈子皇帝,所以才会让持念在合适的年纪就出去走走看看。”
“朕可以手把手教他,什么都可以教,唯独百姓们想要什么想说什么,得他自己去看自己去听。”
“朕告诉他的和他自己看的,永远都不是一个分量,他先去做一阵子百姓,吃苦的百姓,将来做皇帝才会认真对待百姓。”
皇帝道:“小橘子,叶无坷他们也都一样。”
“朕可以不做一辈子皇帝,那张汤,夏侯,澹台,老唐他们也可以不做一辈子副都廷尉不做一辈子大将军。”
“要是等朕和老唐他们全都老迈了再选后来人,那就晚了,得在合适的时候选,认真选。”
“朕也可以让张汤做一辈子副都廷尉,可如果后继无人,到张汤死了之后,廷尉府谁挑起大梁?”
他看向冯元衣:“宫里宫外,朕现在能说的,只有一个冯元衣是朕身边旧人但要留给持念一直用。”
冯元衣眼睛微红:“陛下,臣也想”
话没说完就被皇帝打断。
“你想也没用。”
皇帝笑道:“你就踏踏实实留在宫里,当初朕把你送到持念身边做他大伴的时候你就应该想到了。”
冯元衣俯身:“臣确实想到了。”
皇帝道:“难得你一直不骄不躁,没有让朕失望。”
“现在的年轻人多厉害。”
皇帝说:“朕向来自负,可就拿叶无坷最近办的事来说,就算朕在他那个年纪去办这些事,也一定不会比他办的更漂亮。”
他看了看天空。
“朕最欣慰的,是朕的儿子很出色,也是大宁有许许多多出色的年轻人,所以朕踏实。”
说到这皇帝停顿了一下。
最终还是没有提到二皇子李隆期。
他很想说说,冯元衣是为数不多的他可以随便诉说的人。
他沉默了好一会儿,也只是自言自语一声。
“天下做父亲的,唯有皇帝从一开始就没办法一碗水端平。”
做皇帝的,对待自己的儿子如果一直一碗水端平,那用不了多久,这个国家也快要乱了。
皇帝起身:“行了,回吧。”
他转身往回走。
走了几步,皇帝忽然笑了笑。
“元衣,你说朕是不是该骄傲一些?朕从长安之外挑了一个少年就让那些想把朕当对手的人头疼不已,甚至连战连败,他们凭什么觉得朕把他们当对手?”
冯元衣笑:“陛下还是高看他们了,其实臣一开始也觉得,陛下用叶千办稍显草率,后来臣才知道和陛下的差距有多大,大到看不到边际,现在臣想的是,如果叶千办仅仅是为了应付那些人,那还真是屈才了。”
皇帝笑道:“朕只是好久不吹牛皮过过瘾,你用不着这么配合朕。”
他想了想,点头:“不过你说的对。”
同一个夜里,兰江北岸。
背着一个巨大行囊的太子李持念在江边坐下来,柔软的沙土地已经没有了白天阳光晒过的温热。
他从来都不在乎环境。
这软软的沙地用来睡觉,其实算是他这些年出门历练中比较舒服的床之一。
将巨大的行囊放下,坐在沙地上靠着行囊,摘下来酒壶,朝着明月敬了敬,李持念一口酒喝下去,有些满足。
他早就已经离开草原,在草原人觉得他是故意藏起来的时候他已经远离西北,过了兰江再走一段向西南,十天之后就能进蜀。
一口一口的喝着酒,李持念好像把明月当成了下酒菜。
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李持念在沙地不远处的林子里抖了抖后提上裤子。
你看,太子也不能免俗,也要抖一抖。
他走出树林看了看面前宽阔的兰江,使劲儿舒展了一下身体。
提起巨大的行囊,到江边后单臂举起,就这样下了水,一只手打水一只手举着行囊,居然以如此非人的方式泅渡过去。
在他刚刚方便了那个林子里,横七竖八的躺着数十具尸体。
没人能跟上太子。
巧了,这些人应该是担心太子会去蜀中所以在这等着的。
巧了,这么长的兰江有无数个地方可以渡河,太子就选了这,就碰到了这群人。
巧不巧的,谁倒霉谁知道。
在这满地的尸体当中,有几个人显得有些不一样。
他们是光头。
有戒疤。
单臂打水泅渡过江,到了对岸后李持念也觉得有些累,能让他都觉得有些累的事,着实不多。
找了个隐秘些的地方换了衣服,他背着行囊再次上路。
九月之前,他想搞清楚一些事,解决一些事。
又十几天后,蜀中。
栖山禅院门口,太子殿下把巨大的行囊放下,面对着迎客僧双手合十:“请问,我可以祭拜一下问大和尚吗?”
接待他的僧人上上下下打量着李持念,最终摇了摇头:“棋山禅院没有法号向问的大和尚。”
李持念问:“是现在没有还是以前没有?”
僧人回答:“现在没有以前也没有,将来还是没有,你要找的人不在这里,他活着你就去别处找,他死了你就去阴曹地府找。”
李持念问:“你说话一直这样吗?”
僧人说:“我说话是不是一直这样跟你没有关系,你找的人这里没有所以你可以走了。”
李持念点了点头:“打扰了。”
然后背上行囊转身下山。
那僧人一直看着他消失才转身回去,脸色难看。
他回去之后找到他的座师,一个看起来能有两百斤的胖僧人。
“师父,刚才有个要饭的花子说想祭拜一下向问。”
中年胖僧人道:“人呢?”
僧人回答说:“没让他进来,我说这里没有向问。”
中年胖僧人有些生气:“下次再有人说来祭拜向问大和尚,你就带他去后边碑林祭拜。”
僧人说:“可是向问不在碑林啊,朝廷把向问的骨灰送回来之后,师祖不就把骨灰扬了吗?”
中年胖僧人怒了:“他们知道扬了?让你带去碑林就带去碑林怎么那么多废话。”
僧人这才醒悟过来:“弟子记住了,谁来问,向问大和尚的骨灰都是在碑林。”
中年胖僧人嗯了一声:“走吧。”
僧人转身离开,胖僧人也转身回屋。
他转身的那一刻,看到他的禅房里有个风尘仆仆的年轻人站在那,背着一个巨大的行囊,就那么看着他,看的他心里一阵阵发寒。
“那么好的一个人,死了,烧了,骨灰还被扬了?”
李持念放下行囊。
中年胖和尚下意识往后退了几步:“你是谁?你怎么跑进来的。”
李持念自言自语:“原来向问一心求死,不只是因为他看不到自己的将来,还因为这栖山禅院,只有他一个人跟你们不一样。”
当全天下都是疯子,唯一不是疯子的那个才是疯子。
“大宁待你们这些旧楚余孽,还是太宽仁。”
中年胖僧人语气有些惊惧的问:“你到底是谁!”
李持念说:“一介武夫,也会些超度手段。”
杀穿禅院。
半个时辰之后,李持念在禅院的古井里打了水洗手,洗的很仔细,很认真。
洗干净之后,他从百宝箱一样的行囊里找出来一个廷尉府的信号点燃,只片刻,栖山禅院的高处就绽开一朵巨大的烟花,绚丽多彩。
点了信号之后他就在台阶坐下,在他身后的大殿里里,有血从门槛分析里往外流,然后顺着台阶往下流,经过他身边,像是畏惧了,竟是绕开他往别处流。
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往信号位置查看过来的廷尉府分衙的人到了。
当分衙的廷尉们看到整座栖山禅院被屠戮一空的时候,所有人都吓的脸上变色。
栖山禅院有着极重要的地位,哪怕禅宗在大宁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可在这一带,信奉禅宗的人依然不少。
栖山禅院,也依然还被视作禅宗圣地。
“你杀的?”
有廷尉问。
李持念点了点头。
那廷尉又问:“你是谁?”
李持念从他的行囊里挑了一块牌子递过去,挑了最不吓人的一块。
廷尉府都廷尉的腰牌。
主持廷尉府的是副都廷尉,可廷尉府是有都廷尉的。
廷尉问:“您是都廷尉的密巡?”
李持念道:“牌子管用吗?”
廷尉肃立回答:“管用。”
李持念嗯了一声:“后边那些尸体,烧了,烧不成灰的地方就挫成灰,然后骑着马一路把灰扬了,扬一百里。”
老施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