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意思了。
行吧。我像它表示我受够了,我懂该如何在道歉之后接受批评了,换个角色,当接受道歉的人听起来挺舒服的。我要求它对我进行一场恰当的道歉。
面对我刻意的刁难,它反问:“那你觉得如何接受道歉会更恰当呢?”
“没事啦,小事,小事。”
它听完忍俊不禁,笑出了声。它批评我太习惯在收到道歉之后回应着没事,不用道歉。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想赶快结束那尴尬的场面,根本没注意到的是今天这件事肯定在道歉者心中占有一定分量。他愿意鼓起勇气说出的道歉却被我轻飘飘一笔带过,他该多难受啊!
面对我的反问,它给出了《Whywon'tyouapologize》作者的亲身经历。
“谢谢你的道歉,我心领了。”
据说面对“小事”时,郑重的回答可以让道歉者将这个经历反复回味。因为在道歉之后会发现对方将这件事情看得很重,以至于自己开始自我反省。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今天对方可能只是顺口说一声道歉,而这件事对你来说事关重大,你选择重视这件事就会反过来让道歉者反思自己的随意之举
同样,面对“大事”时,当我们郑重地接受道歉,对方心中一种愧疚心也就会有个地方可以安放。
“嗯,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愧疚之心,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错了。我做好人,但别人不领情怎么办?如果我终究无法获得道歉,那该怎么办?”
它抿了下唇角,长睫轻垂遮住深黑的眸。我仍记得它当时那么微笑,那是一种轻蔑又无奈的微笑,其中还夹带着一丝失望。为什么会失望呢?只有曾经抱有过希望才会失望。而它有怎么会对这样的我抱有期望呢?
它反问我为什么一定需要道歉呢?
它批判受伤的人往往会去刻意保留那份痛苦。维持着这种状态是希望能让身旁的人知道自己伤有多深。这样的人也会保留这愤怒,因为愤怒会让我对公平公立或者对方应该受到惩罚保持一定程度的期待。可惜啊……我该成熟点意识到,有时候某些伤害我至深的人可能永远不会向我道歉,永远不会受到惩罚,甚至他们还可能过得比我更快乐。
所以我为什么要对未来有太多空幻想呢?毕竟寄托于报应这种不可控的事,或许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找些新朋友,会比在愤恨中自我折磨更为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