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过来解开了太子的穴道,又给王承恩和金铉敷了解药,其余的死伤将士死的登记在册,伤的全部让御医治疗。
崇祯传旨加封王承恩为十二监的总掌印,掌管所有的太监和锦衣卫,加封王家彦为兵部尚书,加封金铉为兵部侍郎,然后今晚所有巡城参战的兵将全部晋升一级,死难的将来按大明烈士抚恤。
这一顿鸡汤灌的手下将士又是热血沸腾山呼万岁了,他们觉得跟着崇祯干太值了,就是死了,也能够为子孙后代挣个出身。
路向东一头栽进了护城河,噗通一声,水花四溅。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路向东从护城河岸又探出了头,但是又沉了下去,水面扑腾了两下。
「河里有人,快……」夜巡的大顺军从这里经过,刚好发现水里的响动。
下去几个人,七手八脚把路向东弄到岸上,发现路向东浑身是血,人事不知。
这不是一个死尸吗?
用手一摸,嘴里还有口气儿。
赶紧抬到军营之中,找军医给调制伤口,然后他们打算到天亮再告诉主将刘芳亮。
但是到了天亮,此人已经踪迹不见。
于是赶紧寻找,找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此时的路向东已经出了上京,拖着受伤的身躯,如此狼狈,再F想想自己留下的大话,根本无颜再去见李自成和牛金星了。
他站在上京外,晨风萧萧。眼望皇宫,他咬牙发狠:昏君崇祯,你等着老朽,今日不死,誓报此仇和杀子之恨!
看看似亮非亮的天,他分辨了一下方向,一瘸一拐的消失在通往东北的羊肠小道上……
永平府。
宁远总兵吴三桂,带着4万关宁军,对外号称8万,暂时驻扎在这里。
从宁远经过山海关再到这里有六多百里的路程,但是这里离上京还有五六百里的路程,他们便不再往前走了,就在这里磨蹭。
不过吴三桂以前走的也不快。
从3月初接到崇祯的入卫勤王旨意,加封他为平西伯,到现在20天过去了,这位被朱由检视为大明倚重之臣的宁远总兵仅仅走了600余里。
平均一天30里不到,这可不是加急行军,而是蜗牛速度。
吴三桂之所以在这里晃,当然是有原因的。
他不想在于关外的***周旋了,从他20岁与他舅舅、父亲一起戎马生涯,就与***打交道,现在已经将近20年了。
***的势力越来越大,还有厉害的红衣大炮,而明军这边是赢少输多,关外的防线一步一步的丧失。
从孙承宗,孙元化,到袁崇焕,在宁锦一带筑起了三道牢不可破的防线,现在只剩下这道宁远防线了。
一任又一任的督师、总兵死走逃亡,战死边关的不说了,没战死的被崇祯抓走砍头了,就连袁崇焕也被处于极刑。
粮饷发不下来,军队哗变,明军将领纷纷投降,先是孔有德,接着是尚可喜和耿仲明,后来就连洪承畴都投降了***。
吴三桂也有些心灰意冷,他不想投降***,但更不愿待在大明的宁远。
别看努尔哈赤一命呜呼了,但是他的儿子皇太极比他还厉害,在他的治理下,后金一天天崛起,成长为大清国。
取代蒙古和契丹,成为盘居辽阔草原上的雄鹰之王。
此消彼长,大明朝日以颓废。
大明朝廷喜怒无常,最不好伺候,特别是崇祯喜欢秋后算账。他不知道哪一天悬在头上的天子剑就会落到他的脖子上。
因此他早就想撤回关内了。
现在朝廷加封他的官职,让他入卫勤王
,真是天赐良机。
但此时他脑袋非常清醒,让他入卫可以,但绝不能去勤王。
于是他找了个借口要内迁关外的20万老百姓,这就是他慢如蜗牛的行军冠冕堂皇的借口。
现在到了永平府,干脆不就走了。
原因是他前后接到了三封信。
第一封当然是李自成给他写了的亲笔劝降书,第二封信与第一封份是一起的,这是他亲爹吴襄写给他的劝相书。
这两封信意思一致,都是劝他顺天应人,赶紧率兵弃了大明,投降大顺,封妻荫子。
吴三桂看了这两封信后,频频点头。
觉得李自成和他爹吴襄说的都非常有道理,大明朝现在完了,这个千疮百孔的烂朝廷,早就该变天了。
这样的话就别往前走了,还去勤什么王?干脆就待在这里等着吧,看大明朝是怎么灭亡的……
先后受到王永吉和黎玉田的催促信,吴三桂把信一烧置之不理。
王永吉是蓟辽总督,而黎玉田是辽东巡抚,这两位都是吴三桂的顶头上司。
不过这两个也是官场老油条。
他们知道现在大明朝这挂老车走到现在,已经走不动了。
但是朝廷入卫的檄文五百里加急,他们俩作为蓟辽的军政长官,当然不敢抗旨不尊。
而且还表面上还必须得高调迎合朝廷。
他们两个花费一个月的时间,坐着八抬大轿从总督衙门和巡抚衙门,一路上游山玩水,终于来到了玉田。
但是他看吴三桂这个家伙过于磨蹭了,现在还在永平,不得不象征性的催促一下。
哪知道吴三桂根本不鸟他们两个。
你们两个请现成的,让我吴三桂去卖命,有了功劳都是你们俩的,有了罪过是我自己一个人扛,***,我吴三桂才不会那么傻!
吴三桂看完催促信,骂着往信上吐了一口吐沫,然后把信塞到火炉里了。
但是很快吴三桂就收到了第3封信。
这一封信也是他的亲爹吴襄写来的,但是拆开一看,与上一封截然不同。
简直是血泪控诉。
控诉李自成手下的大将刘宗敏欺负他们吴家,骑到他们脖子上拉屎拉尿,竟然还把他的爱妾陈圆圆给抢走了。
啪!
吴三桂虎目圆睁,血贯瞳仁,扬手一掌把案几拍了个粉碎,「匹夫安敢辱我?我必杀之!」
「来人!」
吴三桂传令集合。
吴国贵,方光琛、湖心水和夏龙山等很快从外面进来了,这是吴三桂集团的重要人物。
「见过伯爷。」纷纷施礼。
大明武帝崇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