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从小就喜欢与数字打交道,6岁左右,他着迷于用秒来精确记录时间,他把他的姐姐和妹妹一起叫道浴室看他发明的新游戏。
巴菲特在浴缸里装满水,而后将弹珠放在浴缸一头的水平边缘上,排成一排。
然后,他把弹珠扫进浴缸,同时按下秒表。
弹珠会沿着瓷制浴缸的斜面向下滚,发出碰撞声,然后击中水面,落进水中,往浴缸的塞子奔去。
当第一个弹珠到达目的地时,巴菲特就按下秒表,宣布它是胜利者。
他一遍又一遍地玩着这个游戏,试图想办法提高弹珠的成绩。
巴菲特的这些弹珠如果放在一起很像一个投资组合,其中的每一颗弹珠就是一家独立的公司,巴菲特则是通过各种调研和测算,选出那些跑得最快且业绩表现稳定的公司,重仓持有。
在上雪看来,用弹珠去比赛其实更像是国内一些喜欢“躺平”的公募基金经理运用的“赛马原理”。
这些基金经理倾向于把所有行业里的龙头企业都买一遍,持仓非常分散,组合里有互联网、化工、新能源、食品饮料、钢铁、煤炭和医疗等等。
这类基金经理往往不去管哪些行业正在衰退,哪些行业处于上升期,他们坚信的就是各个行业只要存在都肯定多少能赚钱,且行业里龙头公司的日子也都不会太差,所以他们全行业都敢买。
既然组合里什么行业都有,这些基金经理自然就不怕踩不准板块轮动,因为无论板块怎么轮动,他们的持仓里都有股票可以受益,只有大盘系统性下跌的时候,他们的基金才会跌。
这样的基金看似非常完美,类似于把一个马场的马都买了,买了以后就让马儿自己发挥,跑得慢的虽然让自己丢脸,但是跑得快的也可以给自己张脸。
这类基金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征就是回撤幅度小,但是涨幅也很受局限,因为市场风格切换的时候就算持仓里有公司受益,但由于这些公司在组合中占比较小,所以无法大幅拉高组合的整体收益。
这类“赛马基金”每年能有个8%至9%的平均回报就已经谢天谢地了,更多时候收益率在5%至7%。
巴菲特随时随地都在思考数字,就连他去教堂也在计算那些赞美诗作曲者的出生和死亡日期来计算他们的寿命。
巴菲特以为那些总是给上帝写赞美诗的人会活得比一般人久,因为信仰和忠诚应该有所回报,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那些人的寿命跟其他人也没什么两样,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多虔诚的信徒,你也无法提高长寿的概率。
巴菲特从中学会了计算概率。
很多投资小白一开始去投资的时候,只看收益率,而不去计算赚钱的概率。
那只股票涨得多他们去蜂拥去抢购,尽管这只股票在未来下跌概率远远大于上涨的概率。
什么股票下跌的概率大?
答案自然就是那些价格已经被严重高估的股票,往往这些股票在即将暴跌的时候都会先给大家上演一次激情澎湃的暴涨,应了那句话:上帝欲让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当人疯狂的时候,理智往往也就被贪婪所左右,在我们被贪念所控制的时候,暴涨后的每一次下跌对我们而言都是加仓的机会,都是千载难逢的“牛回头”,直到我们最后被深套才追悔莫及,因为下跌的速度跟上涨的速度差不多,我们不甘心原来“账面收益”跟快煮熟的鸭子一样这么轻易地飞走!
“我这只基金曾经也是有20%的收益的啊!现在居然变成负15%,怎么可以?!我拒绝接受!我要加仓!我要摊薄成本!”
这就是我们在暴跌后的心理活动。
一个优秀的投资人,擅长把大概率赚钱的事情,重复去做;大概率赔钱的事情,几乎从来不做。
大概率赚钱的投资,就是以一个低估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的行为,这个行为只要大家反复做,并且股价不到高估区坚决不卖,才是投资正确的打开方式。
不过上雪发现让大家以一个低估的价格买入一家好公司非常容易,因为这个道理大家一听就懂,并且觉得自己能够占上便宜,但如果让他们拿住不卖,非常困难,尤其是在他们买入后市场行情来回震荡,价格跌跌不休的时候,更是困难,很多人一开始还有动力加仓,但加到最后就开始怀疑人生,怀疑左侧投资的正确性,怀疑自己当初的那个判断究竟是对还是错。
这种心理非常正常,因为这就是“趋利避害”的人性,上雪刚开始做投资的时候也是如此,天天去看盘,恨不得自己买的东西每天都在涨。
后来我成熟了一点,下跌了也不太怕了,跌了就加仓,但是跌一两个月可以,反复震荡三四个月我就没耐心了,又开始各种怀疑人生,殊不知就在我怀疑人生的那段时间,价格一直都在底部区域,买进去的筹码当未来涨起来的时候全都是金子。
于是当我继续进行大概率赢钱的左侧交易时,我就不那么在乎“种地”的时间了,8至10个月,甚至一两年我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我大概算清楚了当价格理性回归的时候,我最终能赚到多少钱。
也就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慢慢领悟我之前学的那些给公司估值的方法的确能帮我做到价值发现,但“价值发现”只能让我完成投资的10%,剩下90%的部分如果我想赚到钱,我依靠的不是我的专业度,而是我的耐心。
上雪常跟我的读者说:“你想想你们什么产品都没生产,什么服务也都没提供,每天就是躺平看着钱生钱,已经很轻松了,如果再没有点别人很难有的耐心,心里不经受点对抗人性的那种难受,凭什么你最后能赚走那么多钱?”
我们做投资的时候应该经常问自己三个问题:
“这个公司我为什么要买?我现在买了,我应该在什么时候卖出?”
“我这笔投资,赢的概率有多大?”
“我一个普通人,凭什么在全是狼的资本市场里赚走收益?我何德何能?”
后续论点见下章。
重要提示:文中提及的所有公司仅用于案例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