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叶星。
日月如流,星霜屡变。
空气中的水汽更加稳定,往上聚集形成云天。
陆地上的汪流流入海洋,露出浅表形成大地。
发肤岛。
海水拍打着干枯的岩礁,一层又一层的冲刷着发肤岛上的巨大角质蛋白,将营养年复一年的缓释到海里。
就这样持续了数万年。
海洋里,气泡的面积不断扩散,万年时光,已经向周边辐射了上百公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生物散开场。
从高空俯瞰下去,海面上全是鼓起的气泡,这些气泡位于始虫体内,每当它们死亡,气泡就会随着破裂的躯体浮出。
海平面上,除了翻涌的气泡,还有一群群深色的漂浮物涌现。
如果吴穹没有睡觉,他会发现这些始虫,都是压强类基因突变的产物。
他们不耐水压,趋利避害之下,慢慢的悬浮在海面。
海洋的洋流和海面张力,仿佛一张大手将他们聚拢,这些自然力量,将这些同类始虫集中到了一起。
有了稳定而密集的环境,它们的散落RNA不再孤单,繁殖速率以指数级别不断上升。
洋面的颜色,越来越深。
不断的碰撞,不断的挤压,始虫中,极少部分的虫类突然伸缩了起来。
因为细胞膜的强伸缩性,加上纤毛的不断刺激,这些虫类,开始对接触行为生成反应,产生了神经反射的雏形。
更有一小部分始虫,发生了自然突变。
他们不再满足于和海里的物质进行交互,开始浮出水面,感受和上方的空气直接接触的滋味。
沉入海底的抗压类,它们不再喜光,因为水底压强的增大,身体不断的缩小,体内的遗传物质组合的概率也越来越大,体内产生的始虫也越来越多。
游进火山底附近的嗜温类,激活了蛋白酶的催化属性,开始逐渐膨胀,新陈代谢加剧,身形也随着一代一代的叠加而逐步庞大。
粘附到焦岩上的多足类,纤毛开始分泌粘液,产生了可吸附岩石的粘附功能,整个细胞膜贴附在岩石上,不断的和膜内的基质和养料交换,维持新陈代谢。
更有一小部分,因为长期细胞膜和岩石磨损破裂,进化出了外层的细胞壁,更进一步的稳定了体内结构。
岩礁内,浅海底,温热带,火山口,这些环境复杂的地方,大量的生命不断的迭代,它们经过一代代的进化和适应,开始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