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不会违背了老师的意愿。
其实违背了老师意愿,子游并不害怕。
因为老师并不会因为弟子有和自己不同的意见便会生气,而是和弟子进行辩论。
所谓争鸣,在孔圣和弟子之间也是时常发生的。
子游纠结的是,是不是自己的道出了问题。
这才是他纠结的关键。
修行者,唯道唯己,孔圣如此,能够踏上圣道的皆是如此。
这也是子游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他想最后再看一下王羽,给王羽一个机会,也给自己一个机会。
可是,王羽最后的那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彻底打消了子游心中的顾忌。
如此狂傲之徒,岂是我儒门之辈。
强留此子,乃是自取祸端之道。
子游说服了自己,道心更加坚定了。
只有礼才是天地之大道,此等之辈,纵然有无上天资和悟性,可是走了邪道,已不可教化也。
走的越远越好。
陶渊至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他来的目的,除了目送王羽离开之外,就是看有没有人敢于现在出手害了王羽性命。
要知道,王羽虽然顺利爬上天梯,可是他争鸣台试炼失败了,没有丝毫修为在身的。
要是谁想杀他,那可是太容易了。
不要把儒门之人想得太好,龌龊之辈那也不在少数。
这龌龊之人不仅仅是指山长子游一脉,也还有那些眼红嫉妒之人。
陶渊就是要站在山门处,看看那些卑劣之人想要出手。
如果有,说不得陶老夫子今日就要与人争鸣一番了。
也许是感应到了三人的气息,也许是有些人心中另有谋划,除了三人之外,竟然没有一人出现在山门处。
王羽的身影越走越远,很快就看不见了。
子游看了一眼陶渊,没有多说什么,直接消失了。
也没什么好说的,虽然子游是陶渊的师叔,可是两人不是一脉,自然没有多么深厚的感情。
看到子游消失,陶渊索性便盘坐在了山门处的一块大青石上,闭目冥思起来。
他决定了,要在山门处冥思三日,期间不放任何一人过去。
要想出山门,那就来试试我陶渊陶子厚的斤两吧。
陶渊此举不仅是为了保护王羽,同样也有立威的心思。
作为外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