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种生灵的不同态度。
让初识山海的李凡颇受启发。
不过其中最引起李凡深思的,则是山与海关于未来的探讨。
有物生于山海间,一日生,又一日陨。
生于海中,陨于山上。
海不见其陨,而山见。故山悲不自胜,嚎啕而哭。
落石滚滚,自山而下,将海惊动。
“山啊,你为何会突然如此悲伤呢?”
“海啊,那是因为我看到了我们今后的命运。”
“渺小之物,岂能跟我们相提并论呢?”
“如今山海确大。消亡之日却小。不是因为小而消亡,而是消亡而小啊!”
山海震动,惊惧莫名
……
自惊惧后,经年方歇,山海如初。
又一日,山海共戏。
山忽弃海而去。
海不解,追逐。山不愿,远离。
海呼嚎而吼:“山啊,你现在又发什么脾气呢?”
山沉闷而答:“海啊,你从没有抬头看看嘛!”
海抬头目视,陡间一星,高悬于山海之上。如神之目,注视山海。
海遂弃逐。
……
星悬山海,一日,不见。
山海重聚,惴惴不安。
“山啊,你说祂去了哪里呢?”
山却不答,紧盯看海。
数息之后,海骇异而逃。
山海终不复见。
……
“山、海。”
“星。”
李不仁缓缓将合上读本的最后一页,神情莫名。
这本寓言,绝大多数的篇幅都在描写山与海的交流。
而所谓【星】的出现,就只出现在了最后两则小故事中。
但却犹如在寂静之时耳边猛敲洪钟,惊得阅读之人骇然欲绝。
上方山,跟无限海。一个代表无限,一个代表高势。超脱于尘世的存在,难以想象的浩渺伟大。
然而,据这本寓言所描述,在山海之上,竟还有【星】的存在。
甚至能让山海本身都感到恐惧,终不复见。
“若这本寓言,不是毫无根据的胡编乱造的话。那么就有意思了。”
“星,最后,消于山海。”
李不仁不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进入无限海时的情景。
“莫非,无限海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