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关失守?
李茂庄被杀?
这两个消息接连传入凤翔城,一时惊愕得李茂贞说不出话来。
天子与朝廷妄动用夏绥和灵武两地兵力来围攻凤翔,这消息是李茂贞早就知道的,包括朝廷发往夏绥的第二批信使,也被凤翔截获,从中得知了动兵的具体时间。
因而李茂贞才调李茂庄和秦州兵去「协助」萧关,要力保关陇道上的这座要塞不失。
夏绥兵方面迟迟没有动静,曾让李茂贞长出一口气。看来,李思恭吃一堑长一智,再不是当年主动入关中征剿草贼、最后反被草贼杀得落荒而逃的李思恭,懂得了保存实力方是王道,至于天子诏令,于自己有利的便听;不利的,想办法搪塞过去便是。
而灵武韩氏似乎没吃过苦头,竟然真的千里迢迢出兵南下,出现在了原州境内,这一度让李茂贞紧张起来。
可随即从原州传来消息,灵州人一共不千人之数,且其中多妇孺老弱,应是举族内迁,真正可战之士,应不足两千。
就两千军卒,也敢来闯萧关,来犯我凤翔?
李茂贞哑笑失笑,自此后便没再将灵州人放在心上。
殊不知,就这两千人,破了萧关,杀了李茂庄。
李茂贞好久才缓过气来,闭目长叹:八弟(李茂庄)误我。
从传回来的消息看,萧关失守,他李茂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茂庄好酗酒,每喝多了酒,便要拿手下将卒出气,轻则鞭打,重则当众开膛破肚,致使军中多有怨言。
但这还不是致命的。
李茂庄始终未能处理好各部间的矛盾。
秦州多番民,秦州兵中也有不少番人军卒,这些番人与汉人不同,他们没有组织概念,除了自己部落酋帅外,其余人一概不理会,包括行伍中的将校。要让他们服从调派,本就是件极耗精力的事,还得注重番人习俗,先前安抚秦州番兵,也多靠李茂贞本人去处理,李茂庄则无此才能。加之番人多凶狠好杀,贪婪无度,李茂庄更是无力掌控。
自调秦州兵入萧关后,这些番人一味烧杀掠夺,又与当地原州兵冲突不断,如此复杂的局面,已远远超出了李茂庄的能力范围。
最后得来的结果,便是内讧不止,竟于萧关下首战失利。
而后部分原州将校暗中与韩逊勾结,打开城门,再一起围攻秦州兵。于此危急局势下,几名番人酋帅带头逃跑,丢下李茂庄一人惨遭屠戮……
萧关已失,李茂庄亦亡,再追究过失也无意义。
李茂贞紧急处理,调李茂勋回陇州,嘱托他守住陇山,且莫再让灵州人靠近凤翔。
另一面,萧关的惨败也给李茂贞提了醒,最可怕的敌人,往往是在内部。
他从府内调出一批钱帛,以其子李继侃为使,发放至各军中,以示慰劳。又安排子城内各将官妻属写一封平安家书,也交由李继侃,一并带给各位将官……
做完这些,李茂贞再把精力对准东面的朝廷大军。
李继昭已经逃回凤翔城内,他并没有追究其失败的罪失,毕竟当下正是敛聚人心之时,李继昭的行为,至少诠释了他的忠心。
然后东面也再无伏兵,朝廷兵马便能放心地围攻凤翔城。
单凭兵事上来说,李茂贞相信高大坚固的凤翔城绝不会被攻破,城内也还有上万军卒,李茂贞只是担心将校有二心,才不敢放他们领兵出战,但固守城池绰绰有余,城内的粮食储备也足够两三年之需……可李茂贞担忧的是,若放任朝廷兵马围城,围得久了,难免人心会变……
所以,不能放任对方安心攻城。
凤翔也得寻
找到外援。
可是谁又敢顶着逆贼的骂名,来与天子和朝廷为难?
因而这个外援必须实力不俗,不惧天子和朝廷的那点大义名分。
同时还得毗邻关中。否则光是在远处动动嘴皮子,根本就影响不到关中的局势。
这样一排除,其实就只剩下三人,河东李克用,宣武朱全忠和山南杨守亮。
杨守亮首先不用考虑,此人一直以朝廷鹰犬自居,不可能违逆朝廷。
李克用也先不考虑,河东近来和朝廷走得很近,看不出有突然向朝廷发难的理由。
只剩下朱全忠了。
朝廷去年设置兵马府,削得最惨的,便是凤翔与宣武,照这样看来,同病相怜,宣武似乎有出手援助凤翔的可能。
但仅仅有这个可能显然是不够的。
何况朱全忠为人甚是狡诈,凭什么要冒着被天下人痛骂反贼的风险,来援助凤翔?
集思广益,李茂贞将他手下幕僚们都召集起来,共商如何说服朱全忠。
幕僚们也不负所望,给李茂贞出了各种主意。
其中有几条让李茂贞很是满意。
首先是要与朱全忠陈明利害。当今天子锐意进取,于关中多项举措,使朝廷渐有复兴之势,先平复邠宁,再收归同州,如今又来谋取凤翔;于关外纵横捭阖,设置兵马府来钳制天下之兵,又再三拉拢河东李克用,其真实用心,正是限制河南。
若凤翔有失,朝廷一统关中,必势不可挡,再兵出关东,加之河东以为援助,河南危矣。
相反,若保凤翔不失,朝廷势力只限于京城一隅,根本无力、也无暇来过问河南。河南之地,当任由朱公主宰。
且凤翔感念朱公,从此后当鞍前马后、唯朱公差遣。
朱公可放心驰骋中原,又有凤翔代理关中事宜,岂不美哉!
为取信于朱全忠,让他相信凤翔以后将唯命是从,幕僚们建议李茂贞,可效仿洛阳张全义,在凤翔境内为朱全忠建生祠,命专人看护,令凤翔百姓家家祭拜。
除此外,建议李茂贞择一亲出嫡女远嫁河南,可嫁给朱全忠的侄子朱友伦,既让两家结秦晋之好,又有居下逢迎之意。
当然,最后还有最重要的一条。
朱全忠好美***,而李茂勋之妾潘氏艳名在外,可将其赠与朱全忠,以讨其欢心。
甚至还可以更进一步,先让李茂勋休妻,迎潘氏为正妻,然后再转赠朱全忠,以进一步迎合他的癖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