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存在地方上为恶,朝廷看不见、也管不着,如今天底下的形势世人心知肚明,朝廷无力干涉地方藩镇……
可若将满存召入朝中来,这就说不过去了。
一个食人恶魔,朝廷却用厚爵厚禄将他供起来,那朝廷又代表了什么,又如何跟天下万民谈大义名分?
地方藩帅可以不要脸,但朝廷却不能不要脸,或者说,朝廷如今只剩一张脸面硬撑着的,若连这脸面都丢了,还谈何「号令」天下藩帅?
所以如何处置满存,倒成了个棘手的难题。
到最后,张濬也意识到自己提了不该提的问题,自我认罪道:「臣一时失言,圣上勿怪。」
李晔摆了摆手。
他其实倒有个主意……只是有些腹黑……
李晔斟酌好言辞,与张濬道:「张卿可私下去杨崇本说说,满存乃朝廷有功之臣,待他到了凤州后,莫要怠慢了功臣。」
张濬双眼一亮,这还真是个好主意。
终究还是圣上主意多……
因为满存现任兴凤节度使,与他职位冲突的是杨崇本,所以着急的也应是杨崇本,也应由他来解决。
至于杨崇本会如何处理这位朝廷功臣……
张濬相信,只要杨崇本还想要兴凤二地,便自会处理干净,不会等到朝廷来过问。
杨崇本领武卫都南下,李晔便顺势驻进了陈仓,并将此地做为临时的行辕。
如今陈仓一下,凤翔各地门户洞开。
南边的兴、凤二州,已有杨崇本去收复;北边的凤翔城,暂仍以监视防范为主;朝廷的重点便放在了西边,谋取陇州。
李晔先派出几拨信使,希望能与在原州的韩逊取得联络。
接着,便召来了李继筠。
据左车儿来报,李继筠现在已经开窍了,明白了他唯一的作用,便是陇州刺史李茂勋的长子。
李继筠一见天子,便是一阵磕头求饶,并赌咒发誓,只要天子放他回陇州,他保证说服父亲举兵来降……
李晔一听,便知道这纯是个浑人,无法谋事,便让人拖了下去。
后续事宜,还是将此事交付与左车儿,让后者去与李继筠沟通。
得从李继筠身上取一件信物,再让他写一封亲笔信,遣人送去陇州,先试探一下李茂勋的态度……
不动用武力便拿下陈仓同时另有一利好,身为凤翔境内第二大城池,陈仓城内大小库房十余处,储备有丰富的物质,其中光粮食便超出十万石。
应当从战略层面来看待这十万石粮食。
李晔以天子身份领朝廷大军出征,给他带来相应便利的同时,其中也有一个弊端,便是他无法采用因粮于敌这种最高效的出兵模式。
毕竟他是天下万民的天子,名义上,凤翔百姓也仍是他的子民,不是敌境内的百姓。
这就注定了他无法像其余藩帅那样频繁发动战事,一边攻城掠地一边四处掠夺粮草;而他所领的朝廷兵马,只能通过漫长的休养期来储备粮食,然后耗费巨额转运再输送至前线,整个战事过程中,粮草一直处于急速消耗状态。
因而陈仓的这批粮草物质,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这让李晔可以越发从容,让他有了物质基础,可以坚定地去推行「先去枝叶,徐图凤翔」的策略。
拿下陈仓的意义对朝廷有多重要,便也就对李茂贞有多打击。
李晔给凤翔写了书信后,一直未收到来信。
据传,自杨崇本举陈仓而降的消息传入凤翔后,李茂贞震怒,已几近乎癫狂。
凤翔城内此刻正屠刀乱舞,人头滚滚
。
杨崇本满门家眷,妻妾儿女,连同奴仆女婢,共计三十三人,无一幸免。其实有唐一代,刑罚止于成年男子,基本不会加于妇孺之身,但已是震怒、急于发泄怒火的李茂贞践踏了这条规则,连杨崇本的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女婴也一并丢上了刑场,由长枪扎死。而杨崇本的长子方十四岁,李茂贞对他实施了最残忍的磔刑(即后世的凌迟)。
除杨崇本的家眷外,凡与杨崇本有故的,不管是昔日部属,还是有过往来,全部遭到了李茂贞的清洗。
李晔得到的数字,是在三百人以上。
李晔无从去猜测李茂贞的内心,也无从去感知杨崇本的心情,世道沦丧,人心似豺狼,很多事情并非他能左右的。
其实抛却情感上的因素,单从现实角度来考虑,李茂贞疯狂残杀杨崇本家眷,只会激起后者更加疯狂的报复,这对李晔和朝廷来说反倒是好事。李晔很清楚这一点,但他绝不会因此而有半分欣喜。
陇州很快便回了消息。
在回信中,李茂勋态度坚决,说他名下有儿郎上百(包括义儿),不缺李继筠这一个,是杀是剐,悉听尊便,而李继筠命丧「贼」手,反倒是为家族争光。同时又一再申明他与兄长李茂贞的功勋,恳请圣上勿要为张濬等三贼迷惑,尽早罢兵还朝,还凤翔百姓安宁……
李茂勋的态度并不令人意外。
李晔让左车儿将书信带去给李继筠看。
据左车儿回报,李继筠看完书信后气愤不已,甚至当着左车儿的面骂自己的父亲是「老畜生」,然后恳求左车儿不要杀他,说他还有用……
李晔也不心急,安排李继筠再次给李茂勋寄信,想说什么便说什么。
权当做扰乱李茂勋的情绪了……
原州则迟迟没有回复。
李晔再次派出信使。这次选择走梨园寨、再取道邠宁,绕行至原州。
同时嘱咐孙惟晟等人多派间人入陇,尽量多的收集陇州情报,为大军进入陇州做下步准备。
在等待各方消息的同时,李晔利用空闲下来的时间,开始提前建立朝廷在凤翔的行政体系。
岐州八县,除凤翔城与普润外,已全掌控在朝廷手里,但只能说是在朝廷兵马的覆盖下。
要真正将这些土地消化掉,就得自上而下建立起一套管理制度,将当地所有宗族、乡绅、百姓囊括进来,置于朝廷的权力管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