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七年十二月,楚世昭在大周王朝推行了新的军功制度,以此振奋军伍士气。】
【其中的战功制度分为了奇功、头功和次功。】
【在这之中,奇功是最高的荣誉,要求立功者做出决定战斗胜负的表现,如斩将夺旗、围城首登、撕开阵线、死守城池以至于殉国都属于最高荣耀。】
【头功次之,要求在战斗中悍不畏死,敢于冲锋陷阵的士卒。】
【次功则是在战斗中服从军队号令,不临阵脱逃,确保各司其职,也算作功劳的一种。】
【而取得敌军的首级,也将予以封爵赏侯的资格。】
【为此,楚世昭重新设立了军功爵位制,将大周王朝复杂、多变、虚设的爵位制度通通废除,拿出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同级别的军功所获得的封赏和地位亦不同。】
【比如说,在战场上,将士能够斩杀一位匈奴人,就可直接获得第一级的爵位,得田一亩,而爵位越高,地位越高,可与士大夫享同等待遇。】
【而每一级爵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田宅、土地、仆役、出行方式、礼仪等等待遇,等级界限分明。】
当楚世昭改革军功制度,拿出这个杀手锏的时候,他就是冲着干碎匈奴人,乃至于完成最终的战略目标——西征。
这招不得不说非常绝,楚世昭拿出来以后,他同样没退路了。
因为一旦有效执行起来,那么接下来的大周王朝军队战斗力将成倍增长,同时,打到上头后,不是楚世昭说停战就能停战的。
楚世昭必须做好二世而亡的准备。
后继者的能力只要不强,按照楚世昭这样的路数,那是帝国崩塌只是顷刻之间。
而其中的利弊也很明显。
好处就是给将军打开了原本没有的上升渠道,不至于小兵一辈子是小兵,将军的儿子永远是将军,贵族的儿子仍然是贵族。
楚世昭这么搞,他一方面是让老百姓有上升渠道,刺激庶民打仗、生产的积极性。
同时也避免贵族子弟吃闲饭,让大周王朝的朝堂充满‘活力’。
军功制度和科举制度,本质来说,都是给下层人打开上升渠道的手法。
大明就是如此。
这个朝代,哪怕是明末,仍然是英雄辈出。
虽然大明到了后期阶级也固化了,但比起其他朝代,大明不是完全关闭上升渠道的。
所以永远有人能站出来。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