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扫平了兀良哈的巢穴,这才心满意足地回了家。
永乐二十二年(1424)元月,阿鲁台又开始重操旧业,在明朝边界沿路抢劫,侵扰大同等地,此时朱棣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为了彻底解决问题,他还是十分勉强地骑上了战马,第五次率领大军出征。
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儿子着想,帮他把对头收拾干净,将来才好安心做皇帝,就算留不下多少遗产,也给你留个太平日子吧。
古往今来的父爱,大抵都是如此。
六月,大军出发到达达兰纳木尔河,这里就是原先阿鲁台出没之地,然而此刻已经是人去楼空。抢劫惯犯阿鲁台早已收拾好包袱,逃之夭夭了。
经过反复搜寻,仍然不见阿鲁台的身影,朱棣的身体却是一天不如一天,最终他选择了班师。
朱棣也厌倦了,从少年时起跟随名将远征,到青年时靖难造反,再到成年时远出蒙古,横扫大漠。打了几十年的仗,杀了无数的人,驰骋疆场的生活固然让人意气风发,却也使人疲惫不堪。
还是回家吧,但朱棣想不到的是,他已经回不了家了。
可能上天也学习了朱棣这种凡事做绝的作风,他注定要让这个喜爱战争和打仗的皇帝在征途中结束他的一生。
大军到达榆木川后,朱棣那原本强撑着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于军营中病逝,年六十五。
六十五年前,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那个婴孩,经历了无数风波,终于在征途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获得了永久的安宁。
在我看来,在远征途中死去,实在是他最佳的落幕方式,这位传奇帝王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这似乎也是一种宿命,生于战火,死于征途的宿命。
后人诋毁朱棣,无非就是弃地、缩边,北部防线整体南移,没有战略眼光,穷兵黩武!
有人笑话,天子守国门,本来北平就不是国门,朱棣一弃地,反而成国门了。
他们这个弃地,指的就是大宁和东胜。
关于弃守大宁。
最初的说法,是朱棣为了酬谢朵颜三卫在靖难中的帮助,割地给了兀良哈。但是朵颜三卫并没有参与靖难,他们入驻大宁周边,那都到了土木之变以后了,而且在俺答汗兴起之前,他们一直都很安分,并没有入寇行为。
最新的说法,是说靖难之役把河北、山东打成了无人区,朱棣不得不将大宁卫所南挪,充实北京周边人口,结果造成了明朝北部防线的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