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夹杂着沙土飘起,刮在孟康的脸上,他到不觉得出来疼,只觉得脸上发涩。
他抬手执起袖子遮住半张脸来,顶着秋风往北口的王官营缓缓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走进一片之中,风沙吹下无数落叶,树枝摇曳,不再那般迷眼。
孟康将袖子放下,左右观瞧,但见一颗大树上有鞭子抽打过的痕迹,方知,此地原是县北的长青林。
平时孟康与衙役拿了罪犯,若是此犯满口秽语,又是犯罪大恶极之罪,便图个省事,在此地打杀。
若是犯人有些罪行尚未交代,在牢里不方便审问,便在此地审讯,无非是鞭打数下。
若抵抗顽强,恰巧撞上了孟康心有不悦,便要对其施以开口笑等酷刑。
孟康走到那颗遍布伤痕的树下俯身一瞧,实在是感慨万千,他心道:“昔日父亲只留了一间熟药铺与我,当时我还只是县令手下的小小县尉,如今,如今,唉……”
心下感慨万分之余,面儿上又透露出骄傲自得之色。
孟康回过神来,双眼往前面一瞧,正好有一处光亮,过了长青林便是王官营。
刚一拨开树枝,便见有三五孩童嬉戏玩耍,耳边传来,鸡鸣、狗叫、马嘶,牛闷声喘气声。
正在嬉戏的孩童见了孟康,立时止住玩闹声,脸上略带好奇之色。
其中一个小孩年岁大些,自然胆气也足,他上前一步仔细观瞧孟康,见其神色自然,便问道:“小官人是来抓人的嘛?”
这话问的孟康一愣,眉头一皱,奇怪的问道:“你这孩儿,我无公差在身,尔等又无罪责,因何事抓捕尔等啊?”
那孩子小嘴一撇,直言道:“就是前年,抓了个大胡子。”
孟康听了脸色一怔,随即又一拍脑门,哈哈大笑道:“你这孩子记性甚好,我尚未官居提刑时,曾是知县手下的县尉,你那大胡子叔叔吃了人命官司,我自然要拿他。”
孩子听的一知半解,但看眼前这人气宇轩昂,一身正义凛然之气,想来不是个坏人。
孟康也有两年没来王官营了,对村中事物不甚熟悉,王五家住那户更是不知。
孟康问道:“你可知王五家住何方?”
孩子思虑片刻,摇头晃脑,似不知王五其人,孟康再度开口问道:“王五家住何方?”
那孩子有些为难的道:“全村每家都姓王,每户都有六七口人,家家都有个王五,不知小官人说的是哪一位?”
孟康说道:“在浔阳县开馆授徒的王五。”
小孩这才了然,往身后一指,道:“此处便是。”
孟康问明后,本意想走,但见着孩童唇红齿白,说话彬彬有礼,不似寻常村落的小童,心中泛起喜爱之情。
一伸手从拿出二十文钱来,将钱塞到孩童的手中,笑道:“拿去买些吃食把。”
那孩童千恩万谢,高高兴兴地与同伴炫耀去了。
孟康见次情景心中亦是开朗,但日头渐落,他穿着单薄,不好久留,快步走上前去。
孟康一瞧只有一对破旧的对联,老榆木烂了半边的破门,门环锈迹斑斑。
他抬手快速敲门,敲了一阵这才有人开门。
“咯吱……”门开两扇,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如花似玉的美人。
她身着粗布青裙,头系粗布巾子,额头上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
虽是一山野村妇,却秀雅绝俗,双眼晶莹明澈,孟康很诧异这山野之间,为何会有这等美人。
“咳咳……原来是孟咳咳……小官人可有要事登门?”她脸色苍白,浑身上下几乎无半点血色,似乎在强撑着身子应门。
孟康见她神色不佳,便开口说道:“要事慢谈,可否请在下进屋谈话?”
她先思虑片刻,随后开口说道:“请进。”
孟康迈步进门,见院内陈旧不堪,有一口水缸还破了一块,孟康提鼻一闻,还能闻到一股牛粪的臭味。
她走在头前,带孟康进了里屋,屋内只有一张桌子,还有三张椅子。
“不知小官人此次前来所为何事?适才我瞧小官人敲门急促,可是五哥出事了?”她浑身颤抖,似乎已经料到发生什么事了。
孟康故作悲愤之色,将手上的东西放在桌上,说道:“五哥传授在下刀法,未曾想我亲手抓来的犯人越狱,来到我的府上要杀我报仇,五哥为了救我,唉,二人双双殒命……”
孟康自做官起便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糊弄一个丧夫寡妇还不是手到擒来?
她听此消息犹如晴天霹雳,两眼顿时通红,眼睛夺眶而出,气的他胸口闷痛咳嗽起来。
孟康见状赶忙扶着她坐下,为她到了一杯茶顺气,顺便问道:“家中缺些什么与我说来,五哥救了我一命,我不能辜负五哥。”
她双手捂面,摇头苦笑,喃喃自语道:“人善人欺天不欺,五哥不会死的……”
孟康见状不语,只一个劲的给她填水顺气,说些她爱听的话。
本就情绪激动的她更是像抓住救命稻草似的,扯住了孟康的袖子,问道:“你告诉我,五哥的尸首还在对不对?”
孟康被问的不知说来,总不能说已经扔去喂狗,制成腊肉煲粥,思虑许久,这才说道:“那五哥气绝身亡,已被我安藏于后山。”
丈夫的尸首都没能再见最后一面,他终于承受不住昏倒在地。
孟康做梦都想不到,竟然会因为这几句话,将这小寡妇说的昏死过去。
无奈之下只能将她扶起,让她依靠在桌边,孟康独自一人于外屋叫来还在嬉戏的孩童,命其快快到县里喊来孟家的奴仆。
那孩子也不问原委,直道是:“大哥哥心善,拆迁之事不可推辞。”往林子里一扎便不见踪影。
过了一刻有余那孩子回返,带了三五个奴仆家丁便来了,孟康见状赶忙让其抬着回府。
命其用好药,专人服侍,不可有一丝慢待。
待人走后,孟康回到里屋,发现老太太正卧床安睡,他走上前去,伸手轻轻地拍了两下肩头。
那老太太双眼紧闭,眉头死皱,有气无力的道:“吾儿何在啊……”
孟康闻言回道:“老人家,我家中有米,我背你回府吧。”
那老人家听这声音不似自己的儿媳,到像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讲话,这才睁开眼睛。
见了孟康也不惊不恼,只是换了个姿势躺着,她打拉个哈欠,问道:“你是何人啊?”
孟康呵呵一笑,坐在床榻,为老太太盖好了被子,随后答道:“在下浔阳县从六品理邢千户,来此地是接老太太上府上做客的。”
孟康这可学聪明了,要是老太太也和那病恹恹小娘子一般晕倒,他可没办法处理。
先哄骗到府上去,若是晕倒也有大夫为其诊治。
老太太清了清嗓子,一指窗外问道:“我闺女呢?”
孟康见她问话,不敢慢待,立时回道:“已遣人送去了,我见老太太安枕,不敢打扰,这才等睡醒了再一并送上府去。”
老太太点了点头,看他说话神情不似有假,更何况孟康他也认识,儿子回家便提起孟康,称其官大没有架子,绝非为富不仁之辈。
老太太笑道:“我适才听小官人要背老婆子回府?怎么这么大的官儿,连个轿子都买不起吗?”
这老太太也是仗着自己年岁大,说话有些没有遮拦。
孟康闻言呵呵大笑,单膝跪在床前,背对着老太太,道:“这轿子颠颠倒倒,我怕老太太吃不消,这才想背老太太去府上做客,以此也好表我心城。”
老太太信以为真,心中称赞他是个正人君子,殊不知孟康叫人来时慌忙了些,未让那孩子叫奴仆备轿,只能面儿上说好听的,要背人家回去。
老太太床边拿起手杖,慢慢爬到孟康背上,孟康背住了她,这才往门外走去。
一老一少进了长青林,这孟康心里便开始琢磨这把那哄到手,但如今连人家叫什么都不知道,如何与其结成连理?
孟康背着老太太,打趣道:“老太太,我看你家闺女真是孝顺,咳嗽的不成样子还强撑着应门,屋里摆设都很是陈旧,但却不沾些许灰尘,真真儿的孝顺。”
老太太听她提起自家闺女,心尖儿上一万个高兴,自大娘子进门嫁给自己儿子那天到如今,她挑不出这儿媳半点毛病来。
老太太感慨道:“她也是个苦命人,本来锦衣玉食,偏要跟我儿子成亲,我这一对招子是个半盲,腿脚不利索,她又伺候我这么多年,真是再找不到这么好的人了。”
孟康闻言,心下暗道:“果真没走眼,是个孝顺媳妇,嫁给你儿子真是委屈了她。”
孟康脸上不动声色,只顾着陪笑,过了片刻又开口问道:“老太太,你这闺女可有姓名?年芳几许?我这药铺缺人打理,你一一告知,我给她个闲差,让她赚些银子让你享福。”
老太太听了一笑,又略带些责备之意,道:“哪儿有张口就问年芳几许,姓甚名谁,又不是审问犯人。”
孟康连连道歉,老太太也并未真动气,只是怪他不知礼数。
老太太被他背了一路,孟康又因好面子不再发问,这老太太到觉得无聊起来。
于是乎与孟康搭话:“我家闺女年芳二十有一,姓曹,名叫,这小字嘛……算了,不提也罢。”
孟康正听到兴头呢,这老太太却不说了,他也不气不恼。已得了小娘子的姓名,倒是日子长了,害怕套不出来个小字?
直到进了浔阳县,这才不再闲聊,为老太太介绍着城内各色景致,赶上了老太太饥渴,又为其买来汤饮,还有糕饼,她这一路边走边吃,眯着眼笑的合不拢嘴。
孟康心道:“等你知道了你儿子被害的消息,不知还有没有这等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