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兰眯了迷眼,随后笑着道:
“确实是为了那口脂而来。”
她将从李记胭脂铺购了的口脂从袖中缓慢的拿出,递到了杜新兰的手上:
“还请杜姐儿帮我看看,这口脂是否是从西北那边传过来的?”
听着西北二字,杜新兰眼眸微动,这才将若兰手中的东西接了过去。
她打开瓶盖,先是观摩了一番质地,随后轻轻凑到了鼻尖处闻了片刻,这才对着若兰道:
“这西北的口脂我也是幼年所见,距离现在已经五年观景了,不过……看这做工,确实很相像,不过杜某很肯定,这口脂不是那边传过来。”
果然是这样……
“之前姑娘来了园内,我曾一度以为姑娘所学的是西北那边的工艺,但用过几次,便看出了不同,虽都是润滑质地,但你的润色度却远胜于那边,气味也更加持久。我看这口脂……和姑娘所制的倒很是相像。”
今日若兰一进门她就知道她是为了何事而来。
李记胭脂铺最近生意如此兴旺,院内的嬷嬷早就接收到了消息,还特意派人去买了那口脂让她相看。
那李记胭脂铺一直打着西北的口号,又是流传已久的老店,这般大肆渲染,自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她第一眼看到那口脂之时,就知道不是自家那边传来的。
生意场上的事情她不愿多管……
但对着若兰,这个来到园内时常笑意盈盈,有理相加的人,本不愿搭理,最后还是忍不住将人迎了屋内告知了真相。
她总觉得……这姑娘与常人不同,或许……
听了她的话,若兰心中总算有了一些思绪。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若兰站起身谢过杜新兰:
“今日多谢杜姐儿解我困惑,若兰一直有句话想诉给杜姐儿,身陷泥沼虽不幸,只要活着便有希望,还请姑娘放宽了心。”
杜新兰听着若兰的话顿时怔在了原地,回头看却见人已经走远了,玲珑佛山旁,摆着几块碎银。
杜新兰看着逐渐消失的倩影,一时陷入了沉思。
出了兰园,若兰就往药材店走去。
还未进门,就听见张老大夫和乘方又在温习中药材的功效。
“杜仲何用?”
“补肝肾,强筋骨,适应于下肢痿软。”乘风快速回道。
“肉苁蓉呢?”
乘风继续答:“当科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肉苁蓉的带鳞叶的肉质茎,补肾益精,润肠通便。”
“同为补肾,两者有何不同?”
“肉苁蓉性质温和,杜仲药性略微硬些,《神农本草经》中曾被列为上品”张老大夫满意的点头,继续问:
“那黄精呢?”
“卷叶黄精植物的干燥根,润肺,养阴。”
“金钗又当别论?”
“金钗?”乘风一时想不起来自己在哪里见过这中药名,急的满脸通红,只期盼着有人此刻解救自己,他低头悄悄的环视了一圈店内。
那赵二不知什么时候就躲在了柜台后面,对着自己的求助视若无睹,一副见死不救的表情。
乘法感觉自己今晚又要通宵看书了。
这时,一阵清脆的声音将自己解救了出来:
“金钗别名石斛,属植物金钗石斛及同属性植物的茎……”后面的话若兰没说,而是一脸笑意的盯着乘风,乘风灵光一闪突然想起了其功效,接着往下说道:
“益胃生津,养阴清热,主适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躁,病后虚热。”
他越说越激动,恨不得对着若兰将自己知道的全部吐出来。
那张老大夫见若兰进来,站起身对着若兰行礼,若兰笑着回礼,对着张老大夫道:“短短数日不见,乘风竟已将药材全部记完了,想来不久就能切脉问诊了吧。”
张老大夫没好气的看了乘风一眼:“连石斛的别名也不知,若不是姑娘提醒,只怕今晚又要通宵了……”
乘风听着师傅的话,神色不免讪讪,心里不住的懊恼,她怕是……在心里会嘲笑自己吧,这么久了,竟还没记下这些药材名。
若兰依旧一脸笑意:
“张老大夫爱徒心切,若兰甚是理解,不过……这药材名要放在若兰身上,估计得背足足三个月,乘风聪慧,比之众人已然优秀,今晚还是不要让他熬夜了。”
那张老大夫何曾不知乘风聪慧,不过是适时的敲打他罢了,他其实心中对这个徒弟甚是满意,他皱着眉头,佯怒道:
“你这小娘子说的为师如同恶人一般。”
随后又转过头对着乘风道:
“既然李小娘子替你求情,今晚可早日归家。”
乘风感激的看了若兰一眼,若兰见他盯着自己,勾唇轻笑,对着张大夫道:
“自古严师出高徒,张老大夫才不是恶人,有您这样医术高超的人教导,乘风定会成为绝世名医。”
一句话成功的将张老头取悦了,他神色转淡,对着乘风道:“明日看的书籍……多加一门”
乘风:“……”
为什么受伤的人总是我。
过了一会,张掌柜从家中赶来,他已经从李二那里得知了若兰去过布店,也知道了李记胭脂铺的事情。
这几个月,清儿她娘的布店因着卖口脂,生意好转了许多,前段日子结算,还得了不少钱,这让张掌柜更加坚信了和若兰做这生意的信心。
得知这几天布店的情况,他不断派人去打听情况,都无甚结果,心里忍不住担忧。
如今见了若兰,见她神色无虞,不知怎么,自己惊慌的心竟也平静了下来。
“姑娘今日去了李记胭脂铺,可是发现了什么异常?”
若兰应礼坐下,这才回道:“今日托人打探了消息,说那口脂制作秘方并非从西北那边传入,”
“此话当真?不知姑娘问的人可否值得信?”
若兰想起杜新兰清冷淡然的模样,虽对什么事情都不甚在意,但是提到西北毕竟是她的故乡,若兰直觉她不会欺瞒自己,于是点头道:
“那人是名门之后,以前在西北见过那口脂,定然不会认错,而且今日我去了李记买了一盒口脂,虽然他们铺子做了掩饰,但总觉得和我制的口脂……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