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二班的同学们也发现,毕竟是两个人共用一个外号实在有些不太方便。又不知道是哪一个,率先给程蔚的外号前面加了个限定词,从“不点儿”变成更加具体化的“小不点儿”,再度在班里迅速地流行起来。
于是,“小不点儿”就变成了程蔚的专用外号,“不点儿”则专指苏和了。
其实从年龄上来算,程蔚比苏和大上一岁,苏和才应该是那个叫“小不点儿”的。但谁让从个头上看,他比苏和还要矮上小半个头呢?
从两个人共用一个外号,到从一个外号分裂成两个外号,从外号的形成,确立到分裂,整个过程一点都没问过当事人的意见如何。
这也是很自然的事,你见过哪个起外号的需要过问本人的意思?
苏和对“不点儿”这个外号倒没觉着什么,外号里不包含什么恶意,反倒有点亲昵的味道,就她现在这个身材也是够“不点儿”的了。
与苏和满不在乎不同,对于程蔚来说,目前最大的心结就是他的个头儿问题,而且大约在他真正长高之前这会是他一直的逆鳞所在。只要不提个头儿一切好商量,一旦触到他的临界点,他是真的火给你看。
俗话说得好,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个儿本来就矮,还老被人“不点儿”“不点儿”的叫,简直就是当着和尚骂秃子,这不是诚心找人不痛快吗?
最可气的是“不点儿”就“不点儿”吧,还非要在“不点儿”前面再加个“小”字!
为什么要加在他的“不点儿”前面,而不是加在苏和的“不点儿”前面?!
程蔚同学暴跳了。
可是没用。
外号这种事从来不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
“你就不生气?”
问这话的时候,程蔚正在履行他作为家养小精灵的职责,扎着他的专用围裙趴在苏和家厨房的地面上,拿着块抹布死命地擦地砖,问得些气急。
“不生气啊。他们乐意叫就叫呗。”苏和其时正没正形地盘腿窝在小餐桌旁的椅子里,一面喝着冰果汁一面悠闲地翻着本推理小说看,答得漫不经心。
因着她的语气,程蔚的地擦得更卖力了,“你行!”
苏和叹了口气,决定开导开导她的家养小精灵,否则再这么让他擦下去,不是她家的地砖要漏就是她家的抹布要换,“其实外号这东西吧,当事人越在意,别人就越觉得这名儿起得好,起得传神,叫得也就越起劲。”
程蔚拧了头仰脸去看苏和,满脸的忿忿之色,想反驳,又觉得苏和说得似乎还有那么一点道理。想承认,又觉得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半晌,埋了头继续和地砖较劲。
苏和见他这样,又憋不住地想逗他,于是拉长了声音,慢吞吞地道,“而且,你没看出来吗?他们就乐意看你生气,你越生气,他们就越觉得有意思。”
本来正在闷着头,弓着背,一下一下使劲擦地的身影忽然停止不动了,维持着那个别扭又僵硬的姿势好一会儿,然后程蔚用几乎可以听到卡卡脆响的姿态一点一点地转过了头,用力地瞪向苏和——似乎想把刚才用在地砖上的力气都转化到了瞪视之中。
被程蔚瞪着的苏和却好像没有半点感觉,依旧神情自在地看着小说,只是嘴角边隐隐有些似乎怎么都压不住的弧度露出了少许端倪。
看得程蔚想将手里的抹布丢到她脸上,拿出蹭地砖的力度把她那弊不住的坏笑蹭得干干净净,“敢情你平时消遣我的时候就是这么想的,对吧?”
苏和到底没弊住,扑哧一声乐了出来。索性也不掩饰了,干脆瞅着他嘿嘿的乐。
程蔚话一说出来就后悔了。
就算是明知道苏和就是抱着这种念头捉弄他的,他也不应该嘴快。
不把这事说破,他还可以理直气壮的生气。
一旦把这层窗户纸戳破了,他现在是生气也不是,不生气也不是。
无论是生气还是不生气,都如了苏和那死丫头的意。
那一天,程蔚既没有对苏和“生气”,也没有用抹布将她脸上的坏笑给蹭干净。最终,他用“大人大量”,“男人不与女人一般见识”等等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强行很“冷静”,很“理智”地压下了心头的气愤。
他的这份极为“俊杰”的态度,搞得苏和也有点无奈,继续笑他吧,有点不厚道。不笑吧,程蔚这副明明气鼓鼓,却非要暗压怒火,强行云淡风淡的样子又实在太可爱太有趣。
而程蔚也终于在憋笑憋得很难过的苏和身上找回了一点点安慰。可随即想想又觉得这种安慰也十分可悲,再度兴起拿抹布给那臭丫头蹭脸的冲动。
回过头来,程蔚也在某种程度上将苏和的话听了进去,当班里同学再嘻笑着叫他的外号时,他也不再表现得那么在意了。他这种淡然的反应,还真让许多同学渐渐失去了兴趣,“小不点儿”的外号虽然还在继续使用,但大家的热情和使用频率却没有原来那么高了。
这样的改变,程蔚自然是感到高兴的。
同样高兴的还有苏和。
军训结束的时候,她收到了陶秘书传来的好消息,房证等相关证件下来了,她已正式成为有房一族。
看着房证上自己的大号,苏和在开心之余也有更多的考虑。
这才只是投资的第一步而已,想要见到回头钱,还有不少事要办,不少时间要等。
这所谓的不少事要办,眼前就有一桩。
买了一所破房子,总不能就这么让它继续破下去。动、迁的时候还要对房子进行一些评估作价的,所以怎么也要修一修,以便在评估的时候有一点价格上的优势才好。
这房子买得实在是便宜,与陶秘书结清房款等一干款项后,苏和手里的存款还剩了三分之一,恰好可以用来做整修费。
这些事自然还要继续麻烦陶秘书。
陶秘书也答应得痛快。这种小事自然不会由他本人操办,指派了一位姓赵的实习生助理来负责——上次的小王助理已经正转职,另有工作负责。
小赵助理大概平时也没接触过类似的事,第一次独立负责这种事,认真倒是挺认真,就只是有点年轻气胜,还与做活的师傅吵了一架。其实两人都没错,只是各有各的考虑而已。搞得苏和不得不在中间活了个稀泥,才算把活顺利地做了下去。
整修的工程量不大,只是简单地补补房顶,拔拔草,粉刷一下,再修修院墙,大致弄弄就好。反正苏和也没打算把这套房子租出去,不过就是为了将来动、迁的时候好看一点而已。
军训结束的次日,是初二初三的正常返校日,而初一新生则是正常到校。
新生这边是发书,发校服,交学杂费,大扫除,然后就可以放学了。
看着是几句话就能交代完的安排,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各种忙乱。
其他班级都有班主任老师一早坐镇,亲自督战,从头操心到脚。轮到一年二班,人刘添宁刘老师根本就没露面,全靠刘晋带着一众班委自力更生。
刚开学,哪哪儿都不熟,就拿人家隔壁一班来说,人家班主任关老师亲自手把手地带着学生们四处奔忙,学生们真是万事不用操心,只要听自家老师的指挥就好了。而刘晋他们只能靠自己四处乱撞,忙得像一群没头苍蝇。
人乱事多,刘晋的说话量也直线上升,一个人把班主任,班长的话全包圆了,还要兼顾着念叨念叨身边不怎么作为的其他班委,满教室满走廊都能听到他的声音,苏和光听着都替他嗓子疼。
幸好,半个月的军训下来,刘晋别的经验没有,倒是记得带了只收发室老大爷那种大号搪瓷缸子托在手里,一面说一面喝,水分补足得十分及时,也看得班里同学的眼皮跟着直抽抽。
班里的大个子男生一部分被他被派去跟着体委曹尚飞搬书,另一部分则派去跟着生活委员去搬校服。学委和文委一个负责发书,一个负责发校服。他自己则坐在讲台上主管收钱,一面收钱点银子一面还要兼顾着总指挥,真心不容易。
周昊作为全班最高的男生自然一早就被刘晋抓了壮丁,跟着曹尚飞搬书做苦力。
没多大一会儿周昊便两手提着好大两包书,被几个肩扛手提着新书的男生们笑嘻嘻簇拥着走进教室。
刘晋一见他们回来还有点诧异。他做班干部的年头久了,虽然这会儿从小学生变成了中学生,但各类事务的大致流程都是差不离的。全校三个年级一起发书,负责校务的老师做事再有效率也至于快到这种程度,“你们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书……这是都领回来了?”
曹尚飞和几个男生哈哈哈地拉着周昊说,这回都是托了“周老师”的福,他们班的书才领得这么快这么顺,否则他们一年级的还要往后排,不知道还要等多长时间呢。
主管发书的老师有事被校领导叫走了,临走前抓了几个高年级的学生负责看摊。
周昊个头长得成熟,长相也成熟,气质又稳重,身边还跟着曹尚飞那几个闹腾的家伙,衬托得他越发沉稳,沉稳到几个高年级的学生直接把他当成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