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佑宁见到杨斌这个许久不见的老朋友很是高兴,热情地招待杨斌到他家一聚。由此可见,两人私交不差。
公是公,私是私,一谈到买卖交易,方佑宁属于商人的神经一动,出版青云路可是个能赚钱的好买卖。
“禁书令让大家伙都不好过。”方佑宁先是开始卖惨。
“再不好过,能有我们报社不好过?京都的报社都没了五家。”杨斌也不差,卖惨谁不会。
“此言差矣,应该说京都只没了五家。天子脚下,最肃穆的的地方,到了十万八千里外,也就没什么影响了。”方佑宁反驳道。
“承您吉言,报社要是能挺过这轮风暴真是再好不过。你我如鱼水,相辅相成。”杨斌的言外之意就是,报社没什么事儿,你个造纸印刷的有个什么难处。
“有远见的还是少数,指不定多少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最终承受不住自己关门。这对你们办报社是大大的利好。”对他们造纸印刷的就没什么好处了。方佑宁脸不红心不跳,一本正经的模样换个不懂的人来都能把人唬住。面对杨斌还这么说,那就真的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真不愧是能把造纸印刷坊发扬光大的。
“方兄,你我之间的关系就没必要这么拐弯抹角了吧。”杨斌无奈只能先行开口,这么绕下去方佑宁还能说个三天三夜,鄞县那边却是时间紧迫,等不得。只能说急的人是要吃亏的。
“杨兄,正因你我是兄弟,才要明算账,我也是为了你我之间的情谊天长地久。杨兄第一个来找我就是信我。你放心,兄弟我绝不会让你太吃亏。”方佑宁是会说话的,他知道这是杨斌肯让步的意思,没有步步紧逼。
虽然期间有过争执,但是方佑宁和杨斌最终达成了简单合意。
杨斌离开方家又紧接着去拜访另一家造纸印刷坊。
不同于鄞县造纸和印刷两坊分开,在平波府是造纸印刷坊两坊合一。这是因为特殊的背景原因与历史教训才形成的奇景。
杨斌也慢慢发掘出其中妙处了,他暗自下定决心,回去就搞一个三合一。坊不在大,在于五脏俱全,关键时刻不受他人控制。
杨斌的谈判之路充满了波折。经过多次的谈判之后,方佑宁竟然还真是给了他情面,至少方佑宁看出他急用也没往死里压价。
双方都不肯让步,接下来的洽谈并不算顺利,但是好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平波府足够大,容得下多家造纸印刷坊,这家苛刻,换下一家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