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亲王惊讶地看着他,佩服他的算术能力。
朱允炆则沾沾自喜,坐等皇爷爷夸奖。
哪知,朱元璋说道:“允熥,你说说。”
朱允熥不暇思索,脱口而出道:“孙儿所知,我大明全国军队总数是一百二十一万四千九百二十三人。”
都数量精确到个位数了?
朱允炆微微一惊,旋即道:“与额定兵员差了近七十万人,这怎么可能!”
打脸的场面来了。
朱元璋面露惊疑:“允熥,你是如何知道的?”
显然,老朱肯定了这个答案。
朱允熥回道:“孙儿在凤阳府练兵,向开国公、魏国公等人学习军阵战法,又对我大明全国各地的卫所,都有了解过。”
魏国公徐允恭在中军都督府任职,主管的就是卫所。
随便一问就知道了。
沉迷于自己算术成就上的朱允炆还是不服气,质问道:“按照全国卫所数量,军队总数约有一百九十万,为何差了这么多?”
朱允熥笑了笑:“这就是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军户逃亡,吃空饷的现象总归存在。
一向理想化的朱允炆或许很难理解这些。
当然,明初的军官吃不了什么空饷,顶多侵占军户田地。
因为朝廷养军队,压根不花钱。
明朝卫所兵制中的军屯制度就很好地解决了军队财政、粮饷的问题。
屯田是军队各级官员的重要职责之一,饷粮基本上自给自足。
朱元璋自豪地道:“国家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全仰军屯。”
直到嘉靖年间,明军屯田才大坏、屯田收入不及洪武年间的三分之一,卫所制度基本崩坏。
到了明末,因没钱没饷没粮,明军的战斗力变得十分拉胯。
没钱谁还替朝廷卖命?
可以说,只要明军足饷足粮有田地,生活有盼头,明军能把鞑子揍出翔来!
提到军户,朱元璋决定深入考察诸王凤阳历练的成果。
“朱楩,伱来说说,步军总旗月收入多少?”
“啊这......”
岷王朱楩一阵挠头。
他在凤阳虽说也在历练,参与操演,不过大多时间是在周边玩耍。
一会儿去中都城逛街,一会儿去长淮卫住几天。
最远的跑到宿州,说是到孝慈马皇后老家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