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土灶是白稷自己用陶泥垒起来的。
其实从农村出来的就知道,很多家里还保留着大灶。
烧饭烧菜全都是用的大灶。
特别是逢年过节,亲朋好友来家里头聚会。
大灶的好处就彰显出来了。
特别是到了冬天,就喜欢坐在大灶旁边。
丢几个小红薯到火灶里面。
聊着天,打着牌,吃着瓜子。
暖和的很。
等菜炒好,红薯也差不多烤好了。
把烫手的山芋拿出来,龇牙咧嘴的吹着,把皮剥开。
黄心红薯就会散发出股独有的香甜味。
可惜,他六年没吃过了。
灶膛用专门的木板封好,基本过一个晚上都还有火。
早上起来的把木板打开,再往里面填充点麦秆。
浓烟滚滚,顺着烟囱飘向天空。
袅袅炊烟,透着人气儿。
蒙毅此刻也是看着很新鲜。
这个时候是已经有灶了。
要说到吃,从古至今关于吃的记载可太多了。
最早期的时候灶台还未完全普及,并且不像后世那样。
就是随便垒起来的小火灶。
主流用的就是鼎!
贵族们用青铜,老百姓用陶土。
然后是甑,蒸食用具,多为圆形,有耳或无耳。
再就是釜,圆底而无足,必须安置在炉灶之上或是以其他物体支撑煮物,可视为现代锅的前身。
不有个成语破釜沉舟吗?
说的就是这。
现在主流就是釜搭配灶台。
不过,现在的灶台缺点太多了。
燃烧不完全,保温差,利用率极低。
没有灶箅,甚至是没有烟囱的。
和白稷的没法比。
灶台放了三口锅。
这是白稷的全身家当了。
一口锅烧饭,一口锅炒菜,一口锅烧水。
基本上是这样。
有时候需要炖汤了,就用烧水锅凑活着用。
早上起来,白稷就喜欢先烧上一锅水。
喝点开水,发着呆。
思考人生。
他思索的问题都很深奥。
早上吃什么?
中午吃什么?
晚上吃什么?
明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