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不知道呢?
她前世就是嫁到这个温家的啊!
“原是咱们老太爷与温家老太爷是同窗,两人关系非常好,还一度要把咱们家姑太太嫁去温家,婚事都在议了,结果出了岔子,这婚事便没有作数,但是两家还是有往来的,只是后来温家老太爷和咱们家老太爷都过世了,才不大走动。”
说着又指了指账册上,“如今也就是一年三节还有点儿来往罢了。”
乔玉言轻轻点头,脸上不动声色,按照往年的份例安排了要送去温家的礼。
这是乔玉言主持中馈以来,遇到的第一个节,当了家才知道这里头的事儿多得很。
各家各府的走动要遵循往年的例不说,还要看这段时间各家有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总不能人家家里刚过了白事儿,你送一堆花团锦簇的东西过去吧!
还有些生了小孩的,娶了新妇的,与往年又要有些不同。
还有府里上上下下的端午分例,丫鬟小厮各要添一身新衣,按照等级不同,料子也有所不同,更上一层的,比如各房的一等二等丫鬟,另有赏赐。
分发各处的粽子也要厨房下采买准备起来。
各个主子房里,也要艾草菖蒲五蝠络子。
若是有亲近的人家过来走动,整治席面又是少不了的,这便要和别家通气儿,不好撞了时间。
有些田庄铺面是约定了一年三节送东西和账册过来,也要安排人对接。
如此繁杂忙碌着,便也没时间多想其他,等徐家那边打发的人过来,离端午就没两天了。
徐家也是来送节礼的,按道理应该是乔家先给徐家送,但是一直以来,徐家都比较主动,总是早早地就打发了人过来,这边的礼再顺道带回去。
这次徐家外祖母跟前的李嬷嬷亲自来了,还带了两个约莫十七八岁的女子。
大户人家的姑太太有了身孕,娘家看重的也多会安排两个妥当的婆子前来照料,一来显得对女儿的重视,另一个也是叫做母亲的心里放心。
只是徐氏送来的这两个未免也太年轻了,乔玉言便偏过头去打量。
一个容长脸儿,眉目温和,说话的时候,嘴角总噙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叫人心生好感。
另一个却截然相反,神色严肃,不苟言笑,但眉眼间却有一股在寻常丫鬟身上看不到的傲气。
李妈妈便笑吟吟地给乔玉言介绍,先指着那容长脸儿的,“这个是紫鸢,是给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