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理政监的人手,被崇祯安排了三分之二赶往锦衣卫处。
以至于第二天的时候,理政监那边都没能在上午完成前一日村令村尉上报书信的整理。
不过,当下的崇祯对于再次修正村令体系倒也没有太急迫的需求,所以这些内容慢一些倒也不影响什么。
日常处理各项事务之余,崇祯的心中一直都在急切地期待着农令人手能够早些完成。
然后,在这样的焦急之中足足等待了一天半的时间之后,就在这天上午,崇祯刚刚将今日需要发出的政令传出,便收到了护卫前来的传报:
锦衣卫那边派人送名单来了!
“好,好!快让他们送进来!”
崇祯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双眼瞬间施放出振奋的精光。
农令,这件崇祯早就设想好的事情,终于经过政令发布、名单收集、情报确认以及间杂了崇祯亲自的核查之后,得到了最后的结果!
随着命令,两名锦衣卫抱着两个木箱的文书,来到了御书房中。
这两个木箱中的内容,正是锦衣卫们辛苦整理出来的资料。
其中,一册的内容,是记录所有筛选通过的人选名单,以及记载的相应入选理由。
剩下的资料,则是针对每一个入选名单人数的详细记载。
正是因此,所以才会有足足两大箱子。
崇祯拿起那册名单,开始一个个细细查看。
在这个名单之中,他首先便看到了之前单独呈上的那份最强农民名单。
这份完全的名单,记载顺序是以农事能力的水平,分为多个层次,然后以层次的高低进行记载。
正是因此,最前面的名单,以及内容,与崇祯此前看到的差异不大。
不过崇祯仔细查看之后,发现这份“最强名单”之中,倒是又多出了几个名字,让整体名单上的数量达到了十一人。
想必是在之后的调查筛选中,又查出了不少能力远迈常人的农夫。
这些人,擅长的领域不少都有所重叠,但是在崇祯看来,他们的能力都达到了可以对整个京郊农民进行指导的程度。
“嗯,第二梯度,也有三十来人。”
崇祯点了点头,然后认真看着名单中对他们的描述。
这一层次的农民,都是在一定方面,或者综合层面比一般农民强出不少,可称为特长的农夫。
他们虽然比不上最上层的十来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