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铉本是出自五代南唐,先因擅长文学和围棋而受元宗李璟信任和重用,后来又常陪后主李煜下棋,再后来归附大宋。太宗知其棋术甚高,虑及围棋、兵法关联之密,便安排其撰写《围棋义例》。这《围棋义例》一出,当真是围棋史上开天辟地之事,便如人世间有了文字,再也无需结绳记事。
“他将围棋之战中各种招法、战术,挑拣要紧的归纳成三十二种,如打劫之‘劫’、吃子之‘提’、相持之‘持’、征杀之‘征’等,更有立、行、飞、尖、粘、关、冲等行棋的命名简单明了。当其之前未有之时,却只知比划这样摆、那样走,当真是没有名堂、毫无章法,禀赋稍低者更是莫名其妙、稀里糊涂、不明所以。”
郓王对《围棋义例》极为推崇,看着怀英、弃疾似是不以为然,毫无高山流水知音之意,心有不甘,他却不想两个孩子初涉围棋,毫无体会。既然话不尽言,继续说道:“徐铉字鼎臣,广陵人。十岁能属文,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仕吴为秘书郎。仕南唐,历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归宋,为散骑常侍,坐贬卒。铉文思敏速,凡所撰述,往往执笔立就。精小学,篆隶尤工。
“《围棋义例》由宋朝的徐铉奉宋太宗的旨意撰写,他将当时围棋实战中常用的各种着法、战术的术语,选择有代表性地归纳成三十二种,并逐一加以解释,包括:立、行、飞、尖、粘、斡、绰、约、关、冲、觑、杀、劄、顶、捺、跷、门、断、打、点、征、{山辟}、聚、劫、拶、扑、勒、刺、夹、盘、松、持。这对围棋术语的规范化,起很大的作用。
郓王接下讲道:“围棋学起来与象棋又大有不同。
“象棋一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楚辞·招魂》中就对其形制以及玩乐方法作过专门记载:“蓖蔽象棋,有六簿些;分营并进,道相迫些;成枭而牟,呼五白些。”意思是说,用玉石(即蓖)做成的相当于骰子。(即蔽)大小的象棋,每方共有6颗;比赛的方法是分曹并进。(指必须两人或两组对局联赛),相互进攻,逼迫对方于死路;最后是赢者“牟”(指成倍)取胜利。击败了敌兵(春秋时兵制,以五人为伍),而发出了胜利的欢呼。
汉刘向《说苑·善说》亦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说:“足下千乘之君也……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意即劝盟,不妨也像“燕”国一样,斗象棋观歌舞,逍遥一二。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