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城在距离李冬老家宿城不到150公里的东南方向,早些时候,宿城是从淮城划出来的。至于为什么会划出来,李冬认为只可能是因为口音差距太大的原因。李冬的口音和北方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有浓浓的碴子味,但可以听得懂,不像淮城有些词汇完全偏离了原本词语的发音。比如“小孩”,淮城的发音是“小舅”;比如“睡觉”,那边的发音是“刷高”;再比如“直走”,他们叫“直刺”。。。
上大学的前几天,李冬拿着暑假打工挣来的几千块钱,在市区体验了一把阔少。来到一家年轻时尚的服装店里,几分钟的功夫,基本花完了所有的工资,把衣服从春天一直买到了冬天,这中行为,在18年以来,应该是第一次,初次体会到了有钱人的快乐,并且也确实能让别人快乐。卖衣服的服务员高兴的忘记了自我,主动要了李冬的联系方式,并且承诺做最好的朋友。
上学的前一天,家人为李冬组织了宴席,茶余饭饱后,在KTV又放飞了自我,那个卖衣服的小女孩也应邀前往,也就在那个时候,他开始忘记了高中时候一直喜欢的丁洁,无比憧憬大学的生活和未来社会的美好。至于这个卖衣服的女孩,在踏上淮城的当天,便和女孩说了再见,对于李冬而言,这只是美好生活的新开始。
第二天九点多,李冬就坐上了老李朋友的小轿车,前往淮城。老李不会开车,老李朋友是个修车的,又是淮城人,便担负了这次护送任务。
不到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小车便开到了学校的门口。
开学的那天,像乡镇的集市,热闹非凡,从十几岁到六七岁、从少数民族到汉族、从老师到营业厅动作人员各种各样的人,应有尽有,让人充满了好奇。才从车子里下来,便有人上来问李冬。
“同学,你是哪个专业的?”
“哦,我是**专业的。”
“快,跟我来。”
这个流程和客运站略有差距,一样的是,都会热情问这问那;不一样的是,他们会问你“朋友住宿吗?朋友要不要找**。”并且这些负责接待的学长学姐,并没有提成,唯一的吸引力就是未来某些日子,自己能够做到学生会的领导,冲刺年终奖学金和推荐就业名额。
办理完一切手续之后,老李去缴费处交了钱,把收据交给代班之后,这项服务便结束了,从这个角度看,和客运站的民间工作人员,又有点相似了。
老李的朋友把车子开到了宿舍楼下,一起把东西搬到了楼上,夏天不用铺床套被子,很快便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