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自己的敌人,可以开怀释之,不耿于怀,必当回报而后快。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
“冤家宜解不宜结”,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前些年,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某地农村的一个地方,在责任田分到各户之后,因用水的问题引起了村子里两大姓之间的械斗。
当时,某姓由于在这个村子里是小姓,人少,便吃了亏,还受了伤。于是他们不服气,跑到邻乡的同姓那里搬援兵,准备为受伤的同姓兄弟报仇。
这时,一位复员军人见此情形,知道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仇仇相报何时了,便大胆地站出来劝说同姓的乡亲们要有所克制,要
“忍”。他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这场械斗的起因,描述了它如果发展下去有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恶果,以及对本姓乡亲的不利等等道理。
经过他的耐心劝说,以及乡里其他方面的调解,某姓的乡亲们终于
“忍”住了,从而使一场即将爆发的流血事件得以避免。显然,这样一种
“释仇”,实际上这是以自己的某种牺牲为代价去争取双方的和解。释放彼此间的仇结,从而化敌为友。
在现代社会中,不同程度的
“仇”往往会由于各种矛盾和关系的调节与处理不当而产生。而由于这些各种各样的
“仇”,使社会出现不安定的因素,使个人处于一种极其恶劣的外部环境与心理环境之中。
因此,尽管释仇必定要以自己的某种牺牲为代价,但由此换来的个人的利益是更大的。
这也是
“忍”的价值。克己忍让,也是克制自己,忍让别人之意。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难免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互不忍让,必将使矛盾激化,冲突升级,加重双方的对抗心理。
即使一方凭借权力或武力去压倒对方,那也只能造成压而不服,或面服心不服的状况。
而高明的方法应该是克己忍让,对对方礼让三分,让事实来
“表白”自己,一旦你这样做,你的高风亮节必然会激起对方的羞愧之心,打心底里由衷地佩服你的度量,这样,也就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化敌为友,你不仅不会失去名望,而且还能获得真诚的拥护者。
同事之间少不了互相帮助,但是,有些人在与人交往时,却往往具有十分明显的功利性。
你对他有用,你能帮助他解决问题,或你具有某些他可以利用的关系,等等,所以,他才与你交往。
当我们知道某个同事在与自己交往中是带有这种企图利用自己的动机时,还要不要与他来往呢?
一般说来,你不必因为发觉对方的这种动机而与其断交。因为,你不能以一个朋友的标准去要求同事之间的交往和相互关系。
同事之间的来往总是有限的,也不可能过于亲密。它不可能像朋友那样,是建立在共同的兴趣、志向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也不可能是绝对纯洁的。
所以,你不能对这种交往有太高的期望,也不要希望其中有太多的朋友般的感情内涵。
因此,尽管你发觉某人在与你交往中是想利用你,也不必感到气愤,不必与其断交,只需适当地把握这种交往的程度和分寸即可。
当然,我们也应该区分这种利用的目的和性质。有些人故意和自己套近乎,拉关系,往往是为了拉帮结派,或者说是为了达到不光彩的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及时地予以回绝和抵制。千万不要被某些人当枪使。
如果他人仅仅是想借你的某些优势和关系为其个人解决某些实际困难,你则可以非常自然地与其保持正常的交往。
珍惜友情,让我们的人生道路变得更加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