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
本是一个国家富足的根本,在如今这个小农经济的时代,什么是本,无需多言。
解释一下,这句话其实就是开源节流嘛!
《吕氏春秋》已经给出了解释:“不夺农时,则为之疾矣!”
最后一句就是徐鹤站在吴兴邦的角度看待一个国家的财税问题。
阁臣都是管理大政方针的,一个县多了那俩三瓜两枣,不是阁臣该关心的问题。
所以,朝廷的施政者不要【外本内末】,不重视根本问题,而关注细枝末节那可不行。
经过大伯的点拨,一路上徐鹤都在思考这个问题。
拿到卷子,想清楚了解题思路,那接下来无非是在骨架上添加血肉而已。
以徐鹤一天刷文十篇的能力,这都是小意思啊。
只见他将稿纸一铺,下笔就来。
一直盯着他看的号军此时都傻了。
我去,这个年轻的举人老爷是不是在闹着玩啊?
试卷才刚发下来多长时间?
别人都还在皱眉看卷子呢。
这位倒好,想了还没一炷香的功夫,提笔就写。
会试难道这么简单的吗?
要是这么简单?
为什么别的人都已经眉头拧成了【川】字?
徐鹤压根没注意前面这位号军的惊讶。
他埋首提笔在稿纸上写下:“善理财者,得其道而自裕焉,”
什么意思?
善于理财的人,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自然就会富裕起来。
虽然考得是一个国家的大政方针,但徐鹤从小入手破题,恰好符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作文技巧。
第二句:“盖务本街用,生财之道也!果能此道矣,国孰与不足乎?”
反问句收尾,提起阅读者的兴趣。
进一步点题,加强建设,节省开支,这是生财之道。如果真能这么做,国家哪会不富裕呢?
从个人转向国家,回归这道题的考点。
然后用文章【告诉】阅卷人,你别考我朱圣人的《四书章句集注》,小意思,我答案给你写在这了!你不好奇我怎么让国家富裕吗?
这叫做下钩子。
徐鹤玩得透熟。
“且夫聚人曰财,国而无财,非其国矣;理财曰义,财而不义,非其财矣。”
到这里,徐鹤开始给文章加入另一个时空中的国家理财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