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虽好,但因循守旧要不得。
皇帝有志,但时间久了容易怠慢疏忽!
至正帝,说你呢,别东张西望!
你年轻时也矜矜业业,现在怎么了?
多少年没正经上过班了?
啊?
修道修出结果了嘛?
你看看现在,这天下都变成啥样了?
这不就是我说的,你怠慢了吗?
以上!
上半段为徐鹤卷中表述。
下半段为徐鹤YY。
请相关人等不要对号入座。
……
故古之圣王,非徒以祸患为可忧,而尤以燕安慰可畏。
安不常安,而危之机已伏;
治不常治,而乱之阶已渐。
……
祖宗之时,礼乐故已兴矣,今果能如此否乎?
臣见夫逊让之俗已颓,而倾夺之风未轸;和平之音寡倡,而淫哇之习方兴。
……
徐鹤这段话还是隐晦地说了自己一些见解的。
首先,居安思危,这个看似老生常谈,但其实是他这段时间在北京城中感触最深的道理。
南方在打仗,北京城歌照唱,舞照跳,党国都特娘快完了,这帮人还跟什么事没发生似的,士大夫到百姓全都优哉游哉,觉得南方不过芥藓之疾,讨平即可。
其中大部分人压根就没想过,发生这么多祸乱的根源,到底是因为什么?
第二个,徐鹤从侧面说了祖宗之法。
到现在,徐嵩推动的开海禁依然举步维艰。
促动了一些人的利益,当然这是根本。
但还有些死脑筋,不懂变通的小官,抱着所谓太祖禁海的成法,一直不断地弹劾徐嵩。
这就有些搞笑了。
所以徐鹤特意在卷中提出自己的观点,祖宗之法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古时候还搞禅让呢,你叫至正帝现在法古搞个禅让试试?
这就是最简单直接打脸的案例。
我徐鹤就要在殿试上提出来。让皇帝你自己掂量掂量,这祖宗之法是不是一成不变?
接下来,徐鹤又扯了一些朝廷举办科举选材的必要,这是为将来的储相做准备,所以科举很好,我们这些人都是人才,都有无限可能。
这么好的制度一定要延续下去!
然后,重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