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秋月1
唐主李璟感觉自己真是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吞噬小说
南北两国邦交,虽然早前双方私下里动作不少,但大体上还小心地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李璟本以为自己灭闽亡楚,开疆扩土,威服四方,功盖前代,如今又是国力昌盛,还有哪国哪邦敢与自己争一雌雄?他整天活在大臣们的阿谀奉承之中,但现在他似乎明白了,原来自己的军队一旦遇到真正的对手,同样是不堪一击的。
闻听官军在北方吃了个不大不小的败仗,李璟寝食难安,以为终于要与大国交战了,急忙调兵遣将应付大战,却又未料到周军并未趁胜而进,适可而止。然后,他等来了郭威亲书的国书一封,郭威在国书中大谈误会与意外,并且说周军守土有责,并非对他土有染指之心,这让他心安了不少,尽管他能想像得出胜利者此时应有的“嘴脸”。
与北方邻居有限的几次交战,每一次都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面子和里子都失了。
“皇兄,刘彦贞日前连上三表,自请处罚,不知皇兄有何旨意?”皇太弟李景遂在身旁问道。
“刘彦贞还有胆自请罪责?主帅无能,连累三军,朕要灭他九族!”李璟怒斥道。
“皇兄,刘彦贞是功臣之后,冒然杀他九族,是否太过了?更何况,他昔日戍边有功……”
“住口,莫非你收了他的钱财替他陈情?”李璟斜睨地看了一眼李景遂,白皙的脸因为愤怒而涨红了。
李景遂吃了这一骂,心里有苦说不出。天地良心,他可没收过刘彦贞一文钱,身为皇太弟又兼天下兵马大元帅,虽然并不实际掌握全国兵马,但那刘彦贞求到了自己,更有不少武将为他求情,他可不想得罪了所有武将,否则他将来就指挥不得武人了。
“你们别以为朕不知道一些文武将臣正千方百计地想着脱罪,朕这案头上的奏折十有***是为他开脱的,难道边将轻启边衅,丧师辱国,朕就不能杀他吗?”李璟继续说道,“我大唐立国以来,未见有几位能让朝廷放心的边将。国危思良将呐!”
“请皇兄宽心,北方各地来报,虽然我有涂山之败,但周军仍未有大举调动迹象,今观郭威之书,他似乎并未有南侵之心。”李景遂劝慰道。
李璟的怒火发泄了大半天,这火气也消了不少:“不管怎么说,这刘彦贞是不能再为边将,有他在北边一天,朕寝食难安。朕杀他一人容易,若是牵连他的亲属,国人怕是怨我不仁。”
“皇兄,那如何处置刘某人呢?”李景遂问道。
“削职为民,永不复用!”李璟断然道。
虽然这个结果不会让许多人满意,但总算保住了刘彦贞的性命,李景遂只得躬身应道:
“遵旨!”
“三弟,今日这里并无第三人,你身为天下诸道兵马大元帅,今日给为兄说句心里话?”李璟问道。
“请皇兄明言。”李景遂听皇兄说的认真,连忙说道。
“若是周军挟此大胜,突然发兵南下,我没淮驻军是否能够抵挡得住?”
李景遂暗道自己的这个皇兄,显然是突遇北方兵败,有些后怕了,遂劝解道:
“皇兄勿忧,依臣弟拙见,周军并无必胜把握。涂山之战,败在边帅轻敌大意统兵无方,假使周军南下,首先需要足够的兵力,其次还要有足够的渡船,而我军水师则是北人所不能一较高下的。北人利在战马驰骋,退一步说,就算失去了淮河天堑,我方还有江淮之间大片州县可以迟滞敌军,来犯之敌若不能速胜,则必会在我军前后夹击之下!”
“若是果如三弟如言,则也不必自夸,淮河以南,皆是我大唐根本之地,岂能任由敌军战马纵横?休要再有迟滞之语!”李璟则道,“朝廷每年入项,大半用来养兵助军,指望官军能够保疆护民,避免百姓***之痛,将士们倘若不能守土,朝廷养他何用?”
“皇兄圣明!”李景遂面上露出羞愧之色。
“朕听枢密院上奏,我涂山近万兵万,果真是败于两千义勇马军之手?”
“回皇兄,枢密院所言非虚。但我军并未倾巢出动,敌军则是抓住了半渡而击的有利时机。”
“这义勇军难当比得上当年杨吴王之黑云吗?”
唐末群雄逐鹿之时,杨行密能够站稳江淮,最依仗的就是他的心腹牙军——黑云都。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当年杨行密打下来的江山,岂能轮到李昪做皇帝,更不必说李璟了。如今黑云都已经不复存在了,但黑云都的威名至今仍流传在江淮人的心中。
“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景遂道。
李璟在殿中踱着步子,低头喃喃道:
“朕要是有这么一支精锐,那就再好不过了!不过千军易得,良将难求。朕我朝武臣,除了李金全、皇甫晖,还有边镐等少数人可堪一用,还没有几个能与周军将帅相提并论的,北朝真是良将如云啊。”
这话出自李璟之口,换作他人,当然都不敢这么自贬的。李景遂忽然灵机一动,进言道:
“臣弟忽然有个想法,就不知当不当讲?”
李璟佯怒道:“你是朕的三弟,这里又没有外人,兄弟之间还有甚么当不当讲的?”
“皇兄,眼下正有一个良将,滞留我金陵哩!”
李璟愣了一愣,恍然道:“你是说北朝使臣韩奕?”
“正是他,那义勇军不就是姓韩的嫡系人马。臣弟私下里与宋公、周公等大臣们计较,此番义勇军突然南下与我交战,怕正是为了韩奕,这是在向我朝示威哩。”
“胡说,韩奕是北国大臣,岂会甘愿为朕所用?”李璟不敢相信。
“世上事岂能都以常理度之?”李景遂笑道,“韩奕与北朝另一重臣王峻之间的矛盾,世人皆知,若非韩奕失势,他岂会成为使臣来我金陵?臣弟料想,韩奕在北朝过的并不舒心,受人排挤,郭雀儿明显更宠信王峻多一些。有道是,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所以这韩奕若是换个投靠的主人,也并非没有可能。皇兄想想,李金全、皇甫晖之辈,如今都是我朝重臣,想当年他们不都是被迫投奔我江南的吗?”
“就是不知北海侯喜欢甚么?若是王爵或者钱财,那就太简单了,朕自然会慷慨给予。但朕观其言行,他并非像是一个贪恋荣华富贵之人。”李璟摇头道,流露出要招揽的意思。
“皇兄怕是又忘了另一个姓韩的了!”
“妙哉!”李璟击掌而笑。
……
韩奕重得自由,但这自由也只是相对的,除了可以自由出行外,他要求北返的要求迟迟未能得到金陵朝廷的回复。
这让他十分气愤。
秋叶黄,湖蟹肥。
当金陵城也感觉得到来自北方的凉意后,正是吃蟹的最佳时节。韩奕命人去街市上买回近百只的太湖母蟹,亲自动手清蒸肥蟹,又沽了数十斤的美酒,和义弟郑宝及部下们围坐在一起,放开肚子品尝肥蟹,东扯西扯,自午时至月上柳梢时分,仍然兴致未减。
“侯爷,这眼看就要到了中秋节,咱们什么时候能回中原?”曹十三打着酒嗝。
“怎么?十三郎想家了?”韩奕笑问道。
曹十三低头道:“家,我早就没了家。不过,江南绝非我等久居之地,此地虽然繁华,物产丰富,还有这美味湖蟹,但中原才是我们的家。”
曹十三的话,引起众人的共鸣。
“依我看,江南朝廷分明是故意拖延,必有图谋。”郑宝说道。
“稍安勿燥,此时此必我等反而不能太过心急。要学学冯太师。”韩奕道。
想当年冯道被石晋瑭哄骗着去临潢府给辽主送礼,辽主久仰冯道的大名,想留冯道在辽国做官。冯道苦争不得,只好佯买大批木炭,给人他将久留辽国的打算。辽主见他“忠诚”,对他很是放心,就允许他南返,冯道此时故意慢慢准备启程,他老谋深算,知道自己就是日夜兼程,也跑不过辽人的战马,反让辽人疑心,所以他故意来麻痹辽人,走了两个月才离开辽国边境,逃出辽人的魔掌。
虽然不知金陵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冯道的故事显然对韩奕很有启发。
“不知兄长有好良策尽早脱身,难道就听由天命吗?”郑宝沉不住气。
“怎么?你想杀回汴梁?你当金陵人是死物吗?”韩奕轻斥道,“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凡事得多用点脑子,鲁莽不得。从今日起,尔等休要胡思乱想,更不准轻举妄动。”
“就像今日这般,品尝着鲜蟹美酒?温柔乡里是英雄冢,这是兄长说过的话。”郑宝扔下手中半只湖蟹,赌气地回到自己的屋中。
“衙内、衙内!”曹十三等人在身后呼道。
“不要管他!”
明月升的高了,皎洁的月光投在了庭院中,满月银华,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桂花香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韩奕想念起了李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