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当书童李子衿站在太平关关隘之外,大言不惭道迟早问剑昆仑山时。
正位于参差寺的那位大败儒、释两家的长眉道人如同听见天底下最好笑的笑话一般,“哦?”了一声,笑得合不拢嘴。
坐镇天幕处的儒家圣人抚须而笑,道:“孺子可教。”
那个身处洞天福地中的老道人哑然失笑:“真是年轻气盛。”
只是下一秒,除了儒家圣人并未得到回答之外。
两位道长脸上的笑容皆瞬间凝固。
参差寺的长眉道人得到一句略显稚嫩的心声答复,同样是一个略带嘲讽意味的“哦?”字,且拖音更长。
身处洞天福地之中的老道人眯起眼,目力穿透洞天福地,直冲一座剑冢废墟而去。
试图捕捉发声之“人”。
只因有心声反问道:“不气盛叫年轻人么?”
————
宋景山和陆知行走到一处,停留下来等着脚步略慢的少爷与书童二人。
不知不觉几人便已行至麓湖长街,此处便是李子衿口中能看见“胸口碎大石、赤脚踩刀刃”的繁华地带了。
“少爷,有戏法看!”李子衿指向一处,有位大髯汉子正一刀砍过身旁一个稚童的头颅。
一刀下去,稚童毫发无损,反而是大刀断成两半摔落在地。
其余三人定睛望去。
只见那大髯汉子从地上端起一个盘子,笑道:“各位看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没钱捧个人场,有钱捧个钱场,樊某在这里拜谢各位了!”
大髯汉子拿着盘子走了一圈,周围看得人多,赏的人少,便是有赏,也不贵几文铜钱,这点钱还不够一大一小填饱肚子呢。
思索片刻后,大髯汉子低下头,与稚童商量了一番,决定拿出二人的看家本领。
“想来是各位看官见多识广,先前那些个戏法早已看腻,无妨,樊某还有一戏法,放眼整个天下,也只有我父子二人才会,各位绝没有见到过,保管让各位看官开眼!”
说罢,他从包袱中抽出一根细长的绳子,盘在自己脚下。
奇怪的是,绳子已经绕地十数圈,依旧源源不断地被大髯汉子从包袱中抽出。
宋景山眯起眼,觉得此人断然不是什么走江湖的杂耍汉子,定然是那山上炼气士,那个包袱和这跟绳子也一定不是普通物件,想来多半是仙家法宝。
那大髯汉子大笑道:“诸位,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