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本打算在赵国推广,但最终并未付诸于行动,因为这玩意根本就无法保密,一旦被秦国知晓,凭借秦国的八百里秦川以及巴蜀之地,粮食产量立马翻几番,所以他根本不敢推行。
所以他现在只能从最基本的提高行政效率开始,基础做好了,以后他的想法肯定会更快地去实施,到时即便秦国学过去了,但也会落后一步,有了这一步的差距,秦赵两国的国力便会被慢慢拉平甚至可以反超了。
-----------------
檀台宫议政殿。
各位大臣都看向了许久未曾出现的长平君赵括。
一位平时和赵括没多大交集的大臣,却笑着走了过来,“太叔静,见过长平君大人。”
赵括示以微笑,“太叔大人,无需多礼。”
对于对自己抱有善意的人,赵括也不会无缘无故去得罪,“不知太叔大人召吾,有何事?”
“并无他事,吾就是来感谢长平君的,感谢大王和君侯让这邯郸官员免费领用赵纸,诸位同僚都在赞叹大王和君侯的贤德。”
“哈哈。”赵括摆了摆手,“这都是大王体恤子民,我等臣下只是稍作配合而已。”
“长平君所言甚是,不过君侯的功劳也是不容抹杀的......”
“抹杀?”赵括听出了太叔静的话中之意,于是轻声说道,“多谢太叔大人的提醒,括记得了。”
太叔静笑了笑,便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随着赵王的到来,朝议也正式开始了,赵括并未早早地拿出自己的奏章而是等到了其他大臣基本议政完毕才缓缓站起身。
“启奏大王,臣有要事上奏!”赵括将手中的奏折呈上。
“哦?赵君有何要事,快快呈上来!”赵王对待赵括,总是那么特别,不像君臣,更像是朋友。
赵王打开一看,依旧是一篇白话文,很快就读了一遍,他读完后,便把奏折传了下去。
“大王,臣上个月就在朝堂上提出朝议、政令应采用白话,当日蔺上卿提出,用白话文会增加成本,但大王和臣已将赵纸遍布邯郸,成本问题已被彻底解决,那臣提出的那个建议是否可以马上执行?”
赵王对于赵括的建议基本上都是采纳的,所以直接开口道:“赵君的建议,寡人认为于国于民皆有好处,完全可以实行。”
殿上的大臣们都皱起了眉头,因为赵王此时的话语相当于直接便同意了长平君的建议,根本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