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讲述的成氏家族,本是始皇帝嬴政的小皇子嬴长生一枝的后裔。
嬴长生本是一个不喜朝政的皇子,却一生致力于把大中国的茶马古道,改革、拓展成了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直到秦朝灭亡,汉朝孔儒一党擅权朝政,不断追杀秦嬴氏族人,致使嬴长生这一枝的老秦人,没有去成南越国的,大都逃到了大中国的漠北草原。
当时的漠北,一直是匈奴人的聚居地。
嬴长生,曾与匈奴大单于冒顿十分交好,逃到漠北的那部分秦嬴氏族人,便投奔到了冒顿处,隐匿、混居于游牧的高车人之中。
星转斗移、时间久矣,秦嬴氏族人们,逐渐地与当地的高车人通婚,逐渐地完全融入了其中,逐渐地成为了真正的游牧高车人。
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嬴长生一枝的那部分高车人,便在蒙古大草原,形成了大中国最为强悍、最为智慧的一个游牧民族——孛儿只斤氏族。
孛儿只斤氏族,也因正宗的中华秦嬴氏族后裔,而被称之为黄金氏族!其后代中,出现了很多厉害的人物,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就是成吉思汗。
在成吉思汗的率领下,他们一面征战,一面总结始皇帝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兵法等哲理,并与当时的实际环境情况,和战争经验相结合,编撰了一部用于一统天下的宏篇巨著《金扎撒》。
“扎撒”在大中国古老的蒙古方言中,是法则、法令之意。在《金扎撒》的指引、规范下,成吉思汗的大元军,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城掠地,势不可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横扫了整个亚洲及东欧。几乎收复了六亿多顷(合四千多万平方公里),大中国原本的国土疆域。
经当代全世界的科学家和权威机构多方考证,这部《金扎撒》,是全世界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人类第一部具有宪法意义的成文法典。所以,《金扎撒》不仅是兵书、也是战法,更是武功秘籍和国家治理、管控之绝学。当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进步、最为完善的一统天下之根本大法。
当年的成吉思汗,格外重视《金扎撒》的传承。
为防止意外,他还亲自下达旨意,聘用了当时全世界,最最厉害的能工巧匠和工艺大师,历时五年,把这部《金扎撒》打造成了一部永远不会坏损的金箔大卷书。
金箔大卷书,正是被当今世人传说中的,都朝思暮想要得到的——“金箔秘籍”。即便不说什么功法、秘籍、法典,就那四十八斤超级纯黄金,也已是价值连城!
其真正的宝物价值,还在于精湛、无与伦比的炼金工艺、技术水准。
金箔大卷书的封面和里面的全部页面,都是用非常特别加工的纯金,雕刻而成。封面是厚于内页一些的卷书壳。里面的每一页,都是与当今牛皮纸张差不多厚薄的金箔页面。页面上的秦隶文字和图画,也全部都是精雕细刻上去的。具有极其高的柔韧性,极其好的抗腐蚀性,以及极其强的完好保存性。当时的工匠曾做过实验,用世界上最强力的王水,都绝对奈何不得金箔大卷书丝毫!
号称历经万年,页面和字迹都不会有丝毫的蚀损和破坏。
元朝灭亡后,到了明朝后半期,又擅权朝政的孔儒一党,重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再次大肆剿杀诸子百家,焚毁前朝文化经典,篡改华夏历史和文化。更是使各家及各种典籍,再一次遭受灭顶之灾。包括所有版本的《金扎撒》,也全部都被毁灭、失传。
经年历时,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全然忘却了它的存在。
即使后来,又有人发掘出了大元宝藏——“金箔秘籍”的只言片语,却也完全不知有什么《金扎撒》,或者什么是《金扎撒》了。
随着孔儒一党推行的朝政越来越腐败,欺压、盘剥民众愈发残酷,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民众纷纷揭竿而起,战乱骤起、国运动荡,使得各方人们又想起了无所不能的“金箔秘籍”。
传言盛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探求、查访“金箔秘籍”的下落……
而作为孛儿只斤黄金氏族的嫡传后人,一直隐姓埋名的成氏家族现任掌门人——成巴图王爷,历经很多年的卧薪尝胆,勤学苦练,终于练就了绝世功夫,并且文武双全,精通医道。他花了几年的时日,重修族谱,聚集族人,逐渐地联络起了已在全国开枝散叶的成氏宗族各个部落人群。
时局之下,他已强烈地感觉到,该是出山,去取回那部金箔大卷书,为大中国开疆拓土、重新恢复大明丢失的我华夏泱泱国土的时候了。
他带着妻子赵纳兰,从三江源出发,先回到蒙古大草原,祭扫、拜谒了祖先;再沿江河向东南直下,目的地本是要去武当山。
只是他们都明白,此时,江湖上已有颇具通天本事之人,终于查证出,成氏家族,就是金箔秘籍的传人。可是世界上姓成的人家,也已十分繁多,分布也很广泛,使得那些人,一直无从考证:真正的嫡系传人到底在哪里。
再加上,成巴图一家深藏不露,只要有被发现的苗头,便迅速、及时地搬迁到更加安全的地方。而且,他们从不向任何人透露行踪和去向;也经常是迂回、绕道而行,以避免泄露出了最终目的地。
于是,江湖上便掀起了一波接一波地,追查成家嫡传之人下落的纷争闹剧;便产生了一浪高过一浪的争夺金箔秘籍的腥风血雨。
成巴图,本姓孛儿只斤,之所以姓成,一是祖辈们为躲避孔儒追杀,二是为纪念成吉思汗而取姓“成”;“巴图”在咱大中国蒙古方言语中,是勇敢者的意思。
而成巴图的妻子赵纳兰,本姓其实是女真人爱新觉罗;改姓赵,是因为千年前的祖上,其实也是秦嬴氏族的赵姓;“纳兰”则是中国女真方言语阳光的意思。
也就是说,成巴图和赵纳兰的祖辈,都是大中国蒙古人和女真(满)人的后人。而他们之所以能摒弃这两个大家族之间的世仇矛盾,心心相印,最终结合到了一块儿。其实是,他们祖辈的上很多代祖辈,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族——秦嬴氏族。
有当今后生,可能以为孛儿只斤氏与秦嬴氏,他们似乎有点儿远。但当代世界多国的大科学家们,都已千真万确地反复证实,秦嬴氏族,与华东北女真氏族、蒙古孛儿只斤氏族,还有西藏各代大喇嘛,以及匈奴冒顿等,他们都是O3基因最正宗的中国黄种人。
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孔儒集团的老祖宗孔子,以及他们吹捧两千年的释迦牟尼,则是C3基因印度棕种人。并且,孔子在印度只是个低种姓(奴隶)棕种人;释迦牟尼却是印度高种姓婆罗门教徒!
本书的故事,就从成巴图和赵纳兰南下的路途上,开始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