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带着仓库到明末 > 第27章 自家土地

第27章 自家土地(1 / 3)

江南的三月中下旬(农历),一般是水稻插秧完不久,然而,这里种植水稻的比例只有三四成,其它农作物主要是桑树和棉花,也还有些是种植蔬菜或水果。

郭文东对农业还算有些了解,应该是桑叶和棉花收益更高,才有许多人不愿种植水稻。

只听方节礼开口道:“少爷,不仅大明内部棉花和桑叶需求大,还可以出口海外,比种水稻更赚钱。日后向佃户收回耕地后,可全部改种桑树和棉花。”

他是完全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

郭文东问道:“这原本都是水稻田吧?”

方节礼道:“是的,这一片桑树和棉花地,听说是近十几年来才陆续改种的。”

郭文东又再问道:“江南的大米可否自给自足?”

方节礼道:“那应该不能,江南许多地方,粮商时常要从外地把谷物运来,本地人耕种的粮食不能完全满足。这几十年来,江南的米价一直在涨。少爷,咱们把卖桑叶和棉花赚的钱,用来购买大米,绰绰有余。”

果真如此,在前世的时候,郭文东查过一些资料,身为鱼米之乡的江南,竟然还粮食供给不足。

在太平盛世的时候,江南百姓的这种做法显然没什么问题,假设种桑树可以赚三两银子,种水稻只能赚一两银子,那么将出售桑叶的钱拿来购买足够的粮食还能多出许多盈余,这账怎么算都是赚的。

然而,到了明朝后期,天灾和战乱反复侵袭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帝国,北方地区正常的农业生产遭到极大破坏,明朝出现了全国性的粮食短缺。这样一来,能从外地购买到的粮食越来越少,但百姓对粮食的需求却不可能降低,米价逐渐上涨就显得很正常了。

郭文东心中有个计划,在收回耕地直接耕种后,最少要有七成用于种植主粮食,要先确保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接下来,郭文东行走在田埂里,视察着粮食种植情况。

来到水稻区域,这里大多数稻田刚插秧不久,田地里的一株株禾苗整齐有序,有少数种植晚稻的农民在忙着插秧,有许多是家中的老人、青年、妇女齐上阵。

这时候的人,不像现代人,现代生活条件好得多,有许多人肥胖发福,几乎不存在营养不良的人,只要不是身体残疾,去打份工不可能连温饱都解决不了。

而这时代的人大不相同,除了南京城内少数富人外,郭文东所看到的农民,根本不存在肥胖者,大多身材削瘦,皮肤黝黑,有不少人还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最新小说: 唐门,美人江湖 在莽新造反的日子 王爷的替嫁狐妃 妃笙天下之盛世浮华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 庶女宠冠后宫 贞观小财神 狂燕 曌帝双龙传 开局赘婿到第一首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