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太后、杨亮和杨石两兄弟,还有理仁正在商议现在该如何对待理宗赵昀的事情。杨太后听了半天说到:“侄孙呀,就是你让理宗亲口承认他不是赵家子孙,可是有多少人能相信呢?别人不会说你逼迫理宗承认吗?”
杨石现在也扭过弯突然说到:“对呀,就是你能让赵昀承认,可是谁能保证别人不说什么呢?在说赵昀是姑母亲口承认的赵家子孙,要是她老人家现在反悔,别人会怎么看待我们杨家呢?”
理仁心中早就对所谓杨太后他们的杨家嗤之以鼻,可是眼下要真是杨太后再也不能镇住这些赵家的根苗,恐怕以后的事情肯定不妙。听见杨石这样说,理仁也想了想问到:“哪,侄儿请问叔父大人,现在我们已经攻进京城,天下悠悠之口,要怎么能够让多数人都满意而不再找我们麻烦呢?”
“这个~~??”杨石现在也被问的一头雾水,顿时只有看看杨太后和自己哪不争气的弟弟。
理仁看见他们都被自己文的没有办法,他嘿嘿一笑说到:“既然叔父和姑婆都没有主意,哪,我再来说说如何?”
杨太后看了看杨石,见自己的侄儿点点头,她顿时和颜悦色的对理仁说到:“好了,侄孙,你既然有办法,那就说来,只要是不损害我们杨家就是。”
理仁心中一阵冷笑,但是面子上还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说到:“姑婆,两位叔父大人。您们都知道,这人都是生来都为财,只有那圣人的书中描写,才把人说成那种理想的状态。现在我们要堵住百姓的最就非常简单,只要是新皇上任后多给些新的好的,能为农人做主的政策就行。这些人只要是对我们没有仇恨,他们就不会被有心人集结起来对付我们。再下来就是各个商人们,他们不少都是在京城之中有人撑腰才能做生意,现在我们可以发行新政,让商人们的负担减小,而不损害当权者的利益就行。”
说到这里理仁看了看杨石,只见他瞪大着眼睛看着自己。理仁对他笑了笑说:“我们只要是这两步走好,基本上天下已经安定一半。”
“哪另一半呢?”杨石这时和上自己的嘴巴,惊讶的询问。
理仁又说:“另一半就是百姓和各个世家中的读书人,就是你们所称为的儒林中人。这些人是整个大宋的官员来源,他们都跟着这些朝中重臣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让他们闭口,只要在新皇登基之时再次开科试举,就能让下面的儒生们闭上他们的言论,甚至有可能他们还会为新皇说话。再下来就剩了朝中的各个官员和皇亲国戚们,要让他们闭口只有先让那些三朝老臣们为我们说话,比如把一直为赵竑伸冤的魏了瓮等人调回京师,让他们来面对朝中反对派官员。再就是皇亲国戚们,只要加大封赏力度,那肯定会有一大批倒向我们。”
说到这里,理仁终于开怀大笑着说:“只要是他们闭嘴,哪我们就可以来个伪造先皇密旨,说是本来要让赵竑登基,却没有想到史弥远串通各个重要的官员,让赵昀篡位得逞。当时太后杨氏迫于史弥远的威胁不得不承认赵昀,~~”理仁会所到这里不再言语。
杨石突然喊了声:“妙呀,这个时侯就可以说,李知孝一直是皇太后派在史弥远身边的密探,理仁是皇太后亲自指定的保护赵竑遗孤的人选。这次李知孝和理仁进攻京城是奉了太后的懿旨,现在抓住伪皇歼灭史弥远是为了让赵家正统回归。妙~!妙~!妙~!”杨石连续说了三声妙,然后看向杨太后,笑着说到:“姑母。您现在明白了吗?”
“哈哈,哀家已然知晓,你就不用再做说明。”说到这里,杨太后又仔细的看了看理仁的面孔“侄孙呀,没想到我们杨家居然出了你这个天才呀,你爷爷、我父亲大人的在天之灵也该瞑目了~~。”说完杨太后好像是真心的留下了眼泪。
一切已经按部就班,在理宗赵昀的亲笔诏书下,顿时整个大宋一阵哗然。当新皇赵旦登基之时,各个地方的藩王们都带着亲兵齐聚京城,看样子京城里又将迎来一段不平静的时期。
这时在襄阳边关的贾似道,也知道了风声,他马上想到自己的姐姐贾贵妃,她可是理宗身边最红的贵妃,这次理宗的倒台,很有可能要牵扯到她。可是贾似道在之后接到的诏书中,根本没有看见朝廷有关贾贵妃的只字片语,仿佛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这样反常的状态持续了十余天,终于在贾似道再也受不了的时候,一队一万人的军队奉新皇之命前来跟贾似道交接,并且带来了一封说是杨国公的亲笔书信。史弥远心中想了无数遍,怎么也没有想到大宋有什么杨国公。可来的交接将领也并没有多说,只是让他看完书信后什么都明白了。
贾似道将信将疑的来到自己中军大帐,慢慢拆开信件之后,顿时恍然大悟到:“居然是他!”他看完信件,再也不迟疑,根本就不顾各个将领的规劝,马上把手中的权利交接给前来的将领,火急火燎的带着亲兵卫队往京城进发。
十余天说短不短,说长不长,贾似道心中却是犹如过了两三年般。终于来到京城之外,看见京城的一副繁华之象,他根本就不敢相信这就是东京临安。因为他原先家居就是临安,那时的的临安虽说是已经很繁华了,可经常见到有讨饭的和逃难而来的人。可现在没有一个来往的人是脸上都带着不自觉的微笑,街道上也不再看见有逃难的和讨饭的。他也在家书中知道当时朱雀军和叛军部队占领临安时,整个临安几乎被毁掉一半,可现在你不管走到哪里,都看不见战火摧残过的痕迹。
他在亲卫们的开路下,终于回到家中见到自己的妻妾。只见自己的妻妾们并么诶有多少愁容,反而时不时她们经常笑闹。
终于天黑了,应酬一天的贾似道现在才得到了暂时的安宁,他在自家的花园中看着天上圆圆的明月,心中在想着京城中反常的情况。这时一个人在他的声后说到:“呵呵,似道兄真是好雅兴,半夜时分也来这花园之中赏月,不过为什么没有嫂夫人陪伴呢?难道是似道兄又有新欢,把嫂夫人抛弃一边,可是你不是这样的人呀。呵呵。”
此人说到这里,贾似道顿时感觉到自己的脊梁骨一阵寒冷,马上抽出亭中的宝剑,转身面对黑暗之处大声喝道:“谁?是谁在哪里,还不与我速速现身!”
“哈哈哈,似道兄不愧为待过几天兵的人,警觉性就是高呀。哈哈,似道兄还不把你的宝剑收起,难道你就真的不认识故人了?”一个和自己身高差不多的身影渐渐的显现在火烛灯光之中,这一下,贾似道才看清来人。他马上掉下脸来说到:“怎么是你,我的家丁怎么不来禀报一声。”
“哈哈,似道兄别来无恙否?”此人对他抱了抱拳,自顾自的做到刚才贾似道所座的对面,拿起桌上的酒壶,给自己斟上一杯。轻轻喝了口赞赏到:“嗯,好酒,呵呵,好酒。真想不到似道兄居然喜欢绍兴女儿红。”
贾似道现在看清楚此人也就不再害怕,走到此人对面坐下后又问到:“问你呢,你是怎么进来的。为什么我的家丁不来给我禀报?”
“哦!似道兄是问这个呀,呵呵,不好意思,我来时,本来想让家丁并报一声,可是看着你府中已经是熄灯睡觉,所以不好意思太过打扰。可是当我走到你家的背后,突然看见园中有灯火之光,所以好奇就跳进来看看。呵呵,没想到,似道兄居然在掌灯赏月。真是好雅兴呀。”此人说着就比了个翻墙的动作。
贾似道顿时摇摇头,叹口气说到:“你呀,你现在的身份可是国公,怎么做起那梁上君子之事。难道一位国公半夜来我府中,我就不开门迎接?”说到这里,贾似道更是鄙视的看着此人。
此人脸皮也是很厚,他哈哈一笑说:“什么国公,不就是个封号罢了,你想要你拿去就是。不就是翻翻院墙吗?有什么。”
“我不要,就是要也拿不来。”贾似道顿时翻翻白眼。
“呵呵,算了不说了,现在有如此好酒,你我一醉方休如何。”此人顿时岔开话题,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贾似道从看到此人,心中的满腹问题就像问个清楚。可是眼前此人根本就不给自己机会,等他又要问问时。此人又说:“喂,你一个朝廷大员,难道家中没有好厨师?现在光是有酒无食,你难道就不觉得无趣的紧?”
急死到顿时咽下自己将要问的问题,翻翻白眼说到:“你说你这个人,现在都什么时辰了,你还要吃食,厨师恐怕已经是早就回去了。”
“算了,不跟你说了,你等等,我去去就来。”此人说完顿时起身消失在黑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