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元华伞 > 第一章 清风不识字(上)

第一章 清风不识字(上)(1 / 1)

世上男人,不过三种:白马、种'马与河马。

白马,是一种勤勉有力量兼具些英气的动物,白马男正是如此,他们占总数的六成,因数量广多,皮相各异,有的顺从温和、有的被动高冷、有的韧劲十足、有的谨慎小心,看似五花八门,其实都是同一类人;种'马,有三成男人是种'马男,他们精力充沛,敢想敢做,敢打敢拼,热烈的欲望致使其活力无穷,擅长钻各种漏洞;剩下来的就是河马男了,虽只一成,总量也并不少,河马这种动物,有三个特征:一是擅潜水,二是貌虽憨厚,实则极有实力,长大后在自然界几无天敌,三是能在不同的时刻展现颇不同的一面,河马男有时温文尔雅,有时勇猛无畏,有时上善若水,有时舍身取义。

此三种性情,并无高低优劣之别,不过同种人行为相似,大可类比。就拿借钱来说,其本来面目是至少暂且侵占钱财所蕴之力量,此种攻击强的举动正是种'马男的拿手好戏,他们无所顾忌,一往无前,口若悬河,或凭空画饼,或声泪俱下,总能让人慷慨解囊;而白马男总是脸皮薄了点,胆子小了点,怕借了钱后用钱来办的事办不成,怕遭推拒,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等等;河马男呢,有个臭毛病,好为他人着想,除了先自要喟叹一番时运,多半还会怕连累了他人,就算事情紧要,不得不厚起脸皮、鼓起勇气,临阵时也绝不如种'马男来得那般爽利。

识人之难,难于上青天,我们自不能以某男找人借过钱,就来断定他是种'马男,毕竟白马男、河马男也有去借钱或者称为融资的时候。本书试着碎片式解读这三种男人的行径,也不过是博君一笑。

哈,说起借钱,世人的发迹,多从借钱开始,这个故事也从此说起吧。

十五年前,北方起了战事,天下震动,天公又不作美,江西连年大雨,洪涝后闹起了饥荒。在江西安福县有一座小小的寺院,名叫普济寺,寺内共有九个僧人,为洪涝米少,檀越不来布施,眼看要挨饿了。普济寺老住持年已八旬,因焦急不安而一病不起,他躺在病床上对其他八个和尚道:“徒儿们,为师年老,怕是熬不过去了,你们还年轻,不能白白饿死啊,哪个有法子去募化个大施主,活了大家的命,我就让他替我做了住持。”内中一僧,法名圆怀,四十五六岁,瘦骨嶙峋,本是个种'马性情,虽出了家,本性犹存,最通人情世故,又能说会道,老住持一直有意把住持之位传给他,只是他因幼时家贫,不识字,老住持也是个不识字的,深知做住持不识字的不便,是以踌躇不决。圆怀此时答道:“师父不要烦恼,您还记得邻县的肖举人吗?他是个最仗义好施的,本去了外省做官的,现今因他的母亲离世,在家丁忧,若去募化,必不空手而回,只有一样……”老住持见他吞吞吐吐的,道:“只管说来。”圆怀道:“弟子空手前去,或是化个两三贯钱,或是两三石米,能撑几多日子?北方这场仗,也不知道要打到几时,似肖老爷这种大施主,随随便便化过了缘,去哪再找第二个?弟子有个计较,不如我拿一件寺内拿得出手的东西去,典押在他那里,借个几十两银子回来,待过了荒年,再攒了钱去赎回来就是。”老住持道:“寺内哪有什么好东西!只有祖师亲笔写下的那本经书宝贵,只是那本经书对我等是至宝,官老爷却未必看得上。”圆怀道:“无妨,不过是有了东西好开口。”

圆怀敢说敢做,果然带着祖师留下的一本《明霞经》,到肖老爷那里典得白银五十两。不久老住持圆寂,圆怀就接任了住持。老住持弥留之际,又懊悔在自己手里失了祖传之物,一再交代圆怀道:“待得年成好了,一定要记得把经书赎取回来。”

时光如白驹过隙,战难和饥荒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阵波涛,天下太平后,普济寺的香火渐渐旺盛。肖老爷丁忧期满,去广西做了三年县令,后来新皇登基,他升迁到州府做了几年通判,一因与上司不合,二因是个举人出身,不似进士出身的有前程,遂冷了做官的心,四年前辞了官,又回了分宜县老宅居住。圆怀和尚知道后,就动了赎取经书的念头,奈何他自己又生起病来,恶时卧床不能动,好时也腿麻骨软,走不得远路的,熬了四年,终于大好,虽尚有病容,身子骨倒也轻健了。

“十五年前借的五十两白银,现今该还多少?”圆怀和尚想了此事许久。这些年在圆怀和尚的精打细算下,普济寺已积攒了一百多两纹银,但和尚想起肖老爷的侠义之风,只带了五十五两银子出了门。“当初没说息钱的事,也没有立文书,我就统共五十五两银来赎,肖老爷多半是会答应的。留些银子做用度总是好的。”抱着如此期望,圆怀和尚寅时出发,巳时初过渡,巳牌末已到分宜县县城。

来到肖宅前门,只见院门沉寂,大门紧闭,偏门开着,一老一少两个仆人在看门。圆怀和尚上前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有礼了。”两仆人回了礼。圆怀和尚道:“贫僧普济寺住持圆怀,十多年前受肖老爷恩泽,今日特来答谢肖老爷。请问肖老爷在家吗?”老仆人答道:“师父恐怕是见不到我们老爷了,老爷已经驾鹤仙去三年了。”圆怀和尚吃了一惊,道:“啊!阿弥陀佛,我竟全然不知!”老仆人又道:“上个月才过了三周年。”

圆怀和尚呆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一为恩人离开了人世,二为今日的事没了着落,许久才回过神来,带着哭腔对老仆说道:“阿弥陀佛!肖老爷待我普济寺恩重如山,不想这么早就仙逝了,从今而后,我每日早晚给肖老爷诵经念佛……不知府上现在何人当家?”老仆人看了看圆怀沉甸甸的包袱,道:“老爷不在了,自然是夫人管事。”那年轻的仆人插嘴道:“大少爷也管事的。”圆怀道:“劳烦通报一声,就说普济寺住持圆怀求见。”老仆人还待说什么,那年轻的仆人抢道:“大少爷正在后院练武,我去给你通报一声。”说完一溜烟的去了。老仆不满地哼了一声。

不一会,年轻的仆人回报:“有请!”圆怀和尚跟着他进了门,穿过前庭,来到大堂。一进门,见两个人坐在堂上:左首一人,满腮浓髯,面相极有威严,目光炯炯有神,气闲神定又隐隐有奔马之势,乍看有二十多岁,细看却不过十八九的年纪,圆怀和尚一见,心里不由得叫了一声好,再看右首那人,是个白面书生,不过十五六岁,微带笑意,一副什么事都不放在心上的样子。

带路的仆人道:“大少爷、二少爷,客人到了。”那浓髯的粗壮少年早站起来,拱手道:“法师驾临,有失远迎。”白面少年也起身行礼,却并不说话。

浓髯少年正是肖家大公子肖东山,白面少年是二公子肖暖烟。

圆怀和尚道:“贫僧普济寺住持圆怀,见过两位公子。”肖东山道:“师父不必多礼,请坐!”双方寒暄完毕,分宾主坐定。圆怀和尚道:“肖老居士是我普济寺的大恩人,不想已往生极乐,阿弥陀佛!”肖东山道:“师父说先父是你们的大恩人,恩从何来?”圆怀和尚道:“十五年前闹饥荒,只因无米下锅,贫僧来到府上,也是在这件屋子里,把一本祖师亲笔所写的经书与老爷典得五十两白银,那经书是我普济寺祖传的至宝,却对肖老爷毫无用处,亏得肖老爷侠义心肠,换了别个,哪会同意?恩情就在这里了。我今日来,一是为了吊唁恩人;二是为了归还钱银,我佛门清贫之所,倾尽全寺,只得五十五两白银,且当本利一并归还,还望公子海涵;三则是请公子赐回经书,此书是祖师所传,外人拿着并无益处,于我普济寺却是一件要紧的物件,望公子成全。”

肖东山听了,哈哈大笑,道:“此事我尽知!师父来的正好,我正要找你呢!”说着,起身在桌边抽出一把刀来。只见白光一闪,刀已出鞘,肖东山提着刀,缓缓走到堂中,真是龙骧虎步,劲力透衣。

圆怀和尚见他提着白花花的钢刀冲自己走来,心里直发毛。

好在肖东山走到堂中就站定了,只见他唰唰唰三刀劈向左路,手腕一翻,变劈为刺,前进一步,一个虚劈,又是二刀。肖东山耍毕,收刀问道:“师父,此招使到一半,为何变为直刺,前面三刀定已把人逼到左边,此时直刺,不是明摆着给人喘气之机吗?”

老和尚定了定神,道:“我并不懂耍刀的事,公子这是问错了人。”

肖东山道:“《明霞经》既是你祖传的东西,为何半点不懂,这分明是书上所记!莫非此书非你所属?”

圆怀一听,急得站了起来,道:“此书确是我祖师所传,已有五代,先师与我都不识字,这里面写的什么,半点不知,又不曾给外人看过,并不知道这里记着耍刀的事!只知道这是祖师爷留下的仅有之物,是极等珍贵的!”

肖东山道:“这么说来,寺院中竟没人懂这招数间的变化了?”

圆怀道:“是。”

肖东山连道可惜。

二公子肖暖烟此时插嘴道:“哥啊,你这痴劲吓着客人了!你看老师父面容,哪里是个练家子?还是说正事吧。”

肖东山见老和尚果是个弱不禁风的,一笑,道:“师父别急,我无不还之意,只是我最爱习武,书中疑惑之处存在心中久了,见了原主人当然要讨教一二,让师父见笑了,我这就去取书。”说完,快步去了后院。

不一会,书已取来,原来是一本平淡无奇的册子。圆怀接过经书,翻开一看,书页下边角微卷,中间还有两页脱了线。圆怀翻了几页,看到了自己所做暗记——乃用针蘸了墨汁划得几处细痕,知道这肖大公子是个信人,拿出来的是原物。

肖东山兀自陪罪道:“是我保管不周,书页都松了。”

圆怀连道:“不打紧,不打紧。当年肖老爷借我五十两纹银,救了寺内一众老弱和尚的性命,真是天大的恩德。这次我把全寺值钱的东西都换了银子,只得五十五两,作为本息还给府上。”说着,取下肩上的包袱,递给肖东山。

肖东山接过银子,并不打开看,递给肖暖烟,道:“二娘的生日快到了,难免有些开销,你拿去交给二娘。”肖暖烟拿了银子,往后去了。原来肖东山生母早亡,他爹娶了新妻,生下了肖暖烟这个弟弟。

圆怀和尚得了书,辞了肖东山,欢天喜地的出了肖宅。肖家公子没有留他吃斋饭,他就在街道拐角处的石墩上坐了一坐,吃了随身带的干粮,喝了点水,再不停留,出了县城。

世间的路,归程一向比去时快。圆怀和尚少背了五十五两银子,心情又愉悦,一个时辰已到渡口。此时清风徐来,凉凉爽爽。

普济寺和分宜县县城之间有一片湖泊,以往都是一个艄公领一页扁舟在此渡人。现今国泰民安,百姓渐渐富裕,湖泊两边的交易日益频繁,来往过渡的人也多起来。艄公年迈力衰,就让儿子接了班,他拿出几十年的积蓄,给儿子买了艘大船,一次能运数人过河。

圆怀到时,已有俩汉子在此候船,一人精瘦黑脸,一人憨厚敦实。黑瘦的穿灰色直裰,挎一口腰刀,衣鞋颇整洁,憨厚的却是普通庄稼人打扮,裤子上沾满了泥尘。从姿态来看,这两人应是同伴。两人打量了圆怀一下,并不说话。

不久,湖上一声口哨,一顶白篷船飞也似的来了。船夫大叫:“各位客官久等了!过渡一人十文,下船再给钱!满三人就走!过渡一人十文,下船再给钱!满三人就走!”

说话间已靠了岸,船夫收了桨,用竹篙把船稳住,跳上岸来。两个汉子也不谦让,一脚就上了船,坐到了蓬里。船夫上岸解了个手,见老和尚也已上船坐好,正要解绳开船,远处有人大喊道:“等等,等等,我要过渡!”

只见一个锦衣公子大踏步而来,他长袍带风,一转眼已到船前。“哎啊,等等我,哈啊,来的正是时候!”锦衣公子边说边上了船,只见他脚似不着地,像一片落叶落在船上一样,船晃都不晃。船里的两个汉子见状对视了一眼。

圆怀坐在船头,一见这位公子,心里大赞:“好个俊俏的相公!我活了六十多岁第一次见这般俊俏的人儿。”细看其衣装,头戴纶巾,身着蓝色锦袍,脚踩一双黑色绸面方头靴,鞋口嵌以金线,他身形修长挺拔,背后背一把长剑,剑穗飘飘,端的是玉树临风,神采飞扬。

锦衣公子把众人一打量,在船头老和尚身边坐下。船夫大叫:“各位客官坐稳了,走!”用竹篙一撑,船离了岸缓缓往湖心而去。锦衣公子随水声吟道:“船缓进,水平流,一茎竹篙剔船尾,两幅青幕幅船头!”其他四人也听不懂,没人搭他的讪。

行到湖中,锦衣公子见众人都不言语,对圆怀道:“师父面带喜色,必有好事,何不说出来让我等也沾沾喜气。”圆怀道:“阿弥陀佛,出家人能有什么喜!只是遇到贵人,解了我多年的一个心结。”就把事情的来由一一说了,讲到去肖家讨书的事情,说起肖大公子拿出刀来,众人知道必有缘故,都竖起了耳朵,再说到肖大公子讲书上的刀法,众人心里都是一动。

那公子听到此处,连连摆手,大声道:“师父出言欺人太甚!欺我等不谙世事,这世上哪有什么书值这许多银子的!既这么值钱,岂有归还之理,既有归还的,哪有收这么低的利钱的!荒唐,荒唐,师父欺我。”

那俩汉子不知何时已从蓬里移到船头,那黑瘦汉子也道:“和尚是说笑的,拿我等作耍呢!”

圆怀急红了脸,合十道:“阿弥陀佛,出家人不打诳语。这是千真万确的事,肖家父子高义,贫僧回寺后一定天天给两位恩人念佛。”

黑瘦汉子道:“不信不信,除非老师父把书拿出来一观,方知真假。”

圆怀此时后悔起来,怪自己多嘴,闭目只管念阿弥陀佛。

庄稼汉子这时突然叫道:“好贼和尚!看你年纪不轻,竟做出这等事来!脸红彤彤的,定是犯了清规,偷吃了酒,吃多了这等胡说八道哄我们老实人……说不定还偷了东西,不然出家人哪来钱买酒!”

圆怀急了,解开包袱,拿出那本《明霞经》一晃,道:“说了是千真万确的事,喏,书在这。”只见书本陈旧,边角因翻多了而微微卷起,“明霞经”三个隶体大字清清楚楚写在封皮。

黑瘦汉子道:“翻开看看才知真假。”

圆怀把书摊在舱板上,翻开首页,顿一顿,又翻到第二页,顿一顿,翻到第三页,三人已都凑过来,伸长了脖子。

说来也怪,此时湖面上突然一阵大旋风吹来,中间原有两页被肖东山翻脱线了,不粘在书体上的,大风一来,圆怀忙用两手去摁,却已迟了,这两页早被吹得飞起来,往船后扬去。

最新小说: 镇妖司卧底二十八年 一不小心攻略了少侠 保护小师弟 讲古仙 她引领修仙圈潮流 我在茶楼酒肆说书的那些年 妖魔山筑城人 万道长青 长生不死大道主 奋斗在修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