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宋粱与柏丞只见过两次,相识不过三日。
她并不觉得此时的柏丞值得自己去信任。
所以柏丞方才口中所言,她也只是听听。
在这个世界,宋粱只会相信她自己。
柏丞见不管自己怎么劝都没用,就没再说了。宋粱命汪吉送他出宫,又嘱咐汪吉派人盯紧柏丞。
她要知道柏丞的一举一动。
——
北镇抚司办事效率极快,不到两日便寻回了架火战车图。
这一日,齐陈携图入宫禀报。
“陛下,架火战车图如今已经寻回,陆夫人也全都招了,此案可以结了。”
宋粱正仔细看着这种架火战车图,点了点头应道:“结案吧,辛苦了。”
说罢,她将图纸递给汪吉,“图纸立刻送往兵部,让兵部的人以最快速度去造架火战车,越快越好。”
汪吉领命后退下,殿内只留宋粱与齐陈二人。
齐陈见宋粱眉心紧皱,轻声问道:“陛下有心事?”
宋粱答:“朕方才算过了,造五百辆架火战车大概需要半月有余,邺城那边怕是等不了这么久。”
“陛下在忧心此事?”齐陈有些惊诧,他从未见过宋粱这般关心国事。
他大昭的昏君也有一天会关心国事?
莫非是苍天有眼,点化了她?
宋粱深深叹了口气:“近几日朕收到好些折子,都是说邺城战事吃紧,请朕早日派军前去支援的。可如今京中已无能上战场的适龄将军,架火战车短时间内又无法造成,朕实在不知该如何增援。”
齐陈抬眸望她,见她眉间全是忧愁,一时间竟愣住了。
这是他第一次认真看着宋粱。
不知是在什么时候,宋粱变得和从前不一样了。
她变得太多了,她的眼里如今装着的不再是吃喝玩乐,而是家国大事。
宋粱似乎真的在用心去做一个皇帝。
“陛下变了。”他忍不住开口。
“何意?”宋粱自然明白齐陈是在说什么,但她依旧选择装傻。
齐陈为她解释:“陛下从前只顾饮酒作乐,终日流连于教坊司这种地方,从未关心过国事。”
听到这里,宋粱心里咯噔一声。
教坊司?还真有教坊司这种地方?
原主还真是一点都不顾及自己的身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宋粱与他对视,眸里尽是真诚。
“从前是朕做错了,朕真的很后悔。如若能让朕重新选择,朕一定从始至终都爱民爱国,绝不会去做那些混账事儿。
齐指挥使,你乃大昭栋梁,朕希望日后你能辅佐朕一同治国,你可愿意?不,朕应该问你,你可相信朕?”
宋粱说得声情并茂,她觉得自己这一番表演堪称是能被纳入教科书级别的。
她就不信,都演到这一步了,快把真心掏出来给他了,他齐陈还能不信她?
事实上,宋粱的确是低估了齐陈。
她这一番表演过后,齐陈心中依旧没有被掀起太多波澜。
反而是极其认真开口:“希望陛下日后能一直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您在这个位置上,要坐就要坐稳,若再胡作非为,这京中定会有人取而代之。”
齐陈这是在威胁她?!她这么用心去表演,他敷衍回答也就算了,还换来了他的威胁?!
他能不能认清楚如今自己的地位?她宋粱才是大昭的皇,他齐陈,只是臣!
他如今这是在说如果她不好好当这个皇帝,他就会篡位夺权?
好你个齐陈,还当真是目中无人。
当着她的面都敢说得这么直接,心里怕是早就起了异心吧。
也对,毕竟原文里他确实这样做了。
他杀了她,他上位了。
想到这里,宋粱愈发恼火了些。
但她又不敢表现出来,只好克制住自己,沉声道:“齐指挥使,朕也希望你在其位,为其职。为大昭尽心,为朕尽心。朕一定,会坐稳这个位置。”
宋粱此生最恨别人威胁,别人越是这样说,她便越要做给他去看。
齐陈竟敢这样威胁她。
这一代明君,她还非做不可了!
宋粱以为齐陈听了这话不会再说什么,可她万万没想到齐陈这个不怕死的又说道:“要想坐稳这个位置,单凭陛下如今的能力,完全不够。”
宋粱已被气炸。
她现在只想知道,从前的宋粱是如何忍得住一直没杀齐陈的。
单凭他这张嘴,他都该被原主降罪几百次了吧!
“齐指挥使,你到底想说什么?”此时的宋粱语气里已经有了些不耐烦。
齐陈毫不在意她的情绪,自顾自说着自己的想法:“臣希望陛下从明天开始用功读书,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兵书,陛下都该熟读并牢记。
还有,陛下如今身虚体弱,当加强锻炼,强身健体。臣以为,陛下闲暇时候也该学几个招式练练,不求能派上大用,只要足够您去防身便可。
臣听说您最近被人行刺过,虽未受伤,但这样下去总不是个办法。万一有一天宫中侍卫不在,御林军也不在,陛下一人当如何抵挡得了这些危险的事儿?”
听他说了这么多,宋粱才终于明白,原来齐陈是在认真给她提建议,并非是在出言挑衅她。
她语气缓和了许多:“朕被人行刺的事儿,你都知道了。”
齐陈道:“臣是北镇抚司指挥使,臣想知道的事儿,必然能知晓。臣还知道,是太子派人暗杀的您。”
“这你都查到了?”宋粱有些意外,那日被刺杀的事儿她一直让人别声张,尽量悄悄处理,越少人知道越好,别让人拿此大做文章。她那时候是希望这件事不了了之的,可齐陈那时还身在宫外,居然查出来是太子派的人,他到底是怎么查的案?
齐陈没回答她,反而问道:“太子想要钱与权,如今已经起了异心,陛下当如何打算?”
“太子......”宋粱有些犹豫。
太子是她的亲弟弟。
其实她早就知道那日刺杀是太子安排的。
这是原文里便有的桥段,但血浓于水,她并不打算治他的罪。
这同样是原文里宋粱的做法。
原文里,宋粱在查清此事之后,和她的选择一样,放过了太子,让这件事情不了了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