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不说话,这宝间之中的气氛就稍微显得有些尴尬,看到王离这般气定神闲,淳于越不由得高看了王离一样,真不愧是将门虎子,有成大器之风。
要是其他人年轻人的话,见到自己早就嗷嗷叫,迫不及待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了,那里会这般。
淳于越知道,自己既然是来寻求帮助的,那自己就要由自己先开口才是,此子的恶行那可是赫赫有威的,前不久才将胡亥公子给收拾了一顿。
这几天虽然不知道为啥会对自己这般客气,但始终是本性始终是难移的,率先开口道:“不知公子对陛下下挟书令一事有何看法,现在满朝文武都在为此事终日惶恐,不知陛下会作何定计,但我等百官,享黔首之俸,自当是为天下百姓计,要是陛下真的下发挟书令的话,那天下黔首势必会无书可读,我儒家所倡导仁义之本便也会丢失呐。”
“不久前公子扶苏找老夫说过公子天人合一,君权神授之念,此番论调,老夫生平未见,今天特来请教公子。”
王离看着淳于越,本来以为这老小子会跟自己扯上一番大道理,但是想不到这老小子一上来就摆出了是求教的态度来的,这倒是令自己猝不及防。
道:“淳先生,心中时时刻刻怀念着天下黔首百姓,真乃是天下黔首之福,要是我大秦百官都如先生一般,那我巍巍大秦定可万年。”
一通马屁送上之上,又接着道:“但现在陛下发挟书令态度之坚,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劝的动的,而且陛下现在已经坚定的认为只有法家才是治理国家最好的手段,先生认为,要是你们儒家还在墨守成规,按照周和春秋之法去治理国家,毫无变化的话,此等方案,不要说是陛下,就连我都难以苟同。”
王离说的也还算是委婉,但在淳于越心中虽然是认同这番话的,但是始终是有一点点的不高兴,这就是典型的说明了儒家无用嘛。
道:“公子未免言过其实也,当今天下,惟我儒生最多,要是儒生无用的话,那这些人又何必学儒……”
看着有些激动的淳于越,王离觉得是不是自己说的太猛了一点,里面道:“先生想必是误解我的意思了,我并非是说儒家无用来,恰恰相反,在我心中,要治理这天下还非儒家不可,但是要是儒家还是按照自己的意志在办事情的话,那陛下未必会用啊,所以先生的念头得变上一变了。”
听到王离的话之后,淳于越心中早就是十分不满了,语气变得有些僵硬,道:“那公子以为我儒家要如何改变。”
王离鄙视的看了一眼这老小子,耐着性子解释道:“先生,当今天下都是陛下的,包括儒家,所以儒家当是为陛下服务的才是,所以现在先生要想的是让陛下的意志为主,儒家的意志为辅,在承认陛下之权力是上天所授予的,永生永世陛下之权都无人可夺。”
“如此一来,既是承认了陛下的地位,同时也给陛下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找到了源头,这便是君权天受,先生想一下,如此之般的话,则这天下民心总共会逐渐的靠向陛下,陛下得到好处了,又怎么会不重用你们儒家士人。”
“先生可得记好了,要是陛下用你们,你们才是官,可以为天下黔首请命,让天下的黔首因此而受惠,要是陛下不用你们的话,那你们儒家只能是士人,永远也不可能为天下百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来的。”
淳于越听着王离这略微有些离经叛道的话语,同时又不得不承认此话有理,淳于越不管是知识在博,地位在高,但是手中终归没有任何权利。
自己心中的为政理念也无法施行,但是又固守己见,今天听到王离的话以后,淳于越感觉自己是看到了希望一样,要是王离的这番话去呈给陛下的话,淳于越有把握,嬴政一定会用。
因为这些年来,嬴政虽然掌握着这天底下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终归少了合理性,因而做事情只能采用高压政策,但是要是这一个方案上去的话,这天下的高压势必会找到一个宣泄口,而儒家士人也会逐渐的被任用。
但是淳于越同时还有着儒家心中的固执,如此做的话,那儒家岂非是成为了嬴政统治这天下的工具,那这样岂非是丧失了儒家本心。
道:“公子,小老儿知道此事如果按照公子所言的话,则对天下黔首是必定有巨大好处的,只是这般做派,我怕儒家士人会丧失了心中的道义坚守,只会成为那趋炎附势的小人。”
说道趋炎附势的时候,淳于越还看了看王离,觉得王离对这几个不仅是领悟颇深,应用的也是十分到位。
看着淳于越有松动的趋势,王离就觉得此时十有八九可成,毕竟淳于越一直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现在找到了一条可以实施的路径,但是需要一个台阶下来才是
立马道:“先生,此事过于多虑了,儒家之人都如先生一般为国着想,所以先生大可不必担忧其他的事情,目前要做的事情,就是让陛下认可儒家,认为儒家之人对这天下是有贡献的,不是一群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两日后的廷议,先生知道咋做了不。”
“先生切记,陛下会不会听事古分封那一套的,要是先生心中还有儒家,想为儒家的发展做贡献的话,先生定要再造儒家,打造出一个适应我大秦的儒家才是。”
听着王离再造儒家四字,淳于越心中激情涌动,奋发之心再起,觉得王离说的有道理。
淳于越走后,离香看着王离,眼中都是满满的崇拜,道:“公子可真厉害,,懂的可真多纳,那些大道理,离香可是都不懂啊,不过离香觉得公子说的好有气势。”
看着这妮子,王离笑道:“小香香,本公子会的那可多了,以后在让你一一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