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3t导弹采用三翼面气动布局。主弹翼采用大后掠角梯形翼,在主弹翼之前有4个鸭式舵,在主弹翼之后还有4个辅助控制尾舵。有些像个穿裙子的少女,由于控制面位置合适,而且大,导致该弹的机动性能较好,但是,受限制于苏联的固体火箭技术,导弹的射程不远。
导弹,其实就相当于一枚有制导能力的火箭弹,点火,固体燃料发动机,在十几秒的时间内,就全部燃烧完了燃料,之后,就靠着惯性,进行无动力飞行。
而且,p23t采用的是无线电指令修正加惯性中制导和被动红外末制导,红外导引头的前端是一个玻璃冒,阻力较大,不如采用雷达型的尖头部阻力小,在相同的固体发动机下,雷达型的射程要高出一大截。
所以,种种原因,导致p23t的射程,只有十五公里,这是最大射程,对方只要稍做机动,就够不着了,所以,在十二公里的时候,发射p23,是比较正确的选择。
在这个年代,没有一种中程导弹能够做到发射后不管,即使是后世性能先进的aim120,也只能是在末端20公里的时候,载机才能够放手逍遥,前半段的时候,还是载机得提供数据。
p23t就更加如此了,发射出去导弹,阿尔斯兰根本就不敢做过大的机动,得不停地用雷达照射目标,提供目标的各种数据,通过无线电指令,给导弹提供必要的数据,适时修正。
这几十秒的时间,就是他最危险的时候,等到导弹飞近对方,红外导引头启动之后,他就可以全速撤退了。
当导弹进入了自主引导阶段,基本上就意味着进入了导弹的不可逃逸区,战斗机的机动性能再强,也绝对没有导弹的机动性好,战机能够飞出9个g的过载,已经是极限,而导弹很容易就飞出20个g的过载来,当然,利用红外干扰弹或铂条等装置,可以干扰不够先进的导弹。
望着两只导弹射出的浓烟,阿尔斯兰在心中默念着,真主保佑,一定要取得个击落战果!
在高空执行警戒任务的熊猫,正在严密地搜索着四周的可疑信号。
熊猫是一种重型制空战斗机,有两名操作人员,前面的是飞行员,后面的是武器操作官。两人驾驶体制,可以分担许多工作,比如,操作各种复杂的电子对抗设备,同时发射两枚导弹攻击两个不同的目标,这些,都是比单人飞机优越的地方。
在四机编队的末尾,是编号为472的阿哈米驾驶的飞机。
后舱的武器操作官拉纳瓦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