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
李瑾煜听审,大理寺少卿周瑾刚正不阿,证据确凿,曹正极其党羽一网打尽,工部侍郎曹正贪污一案顺利完结。
曹正一案,李瑾煜不负众望,办得妥妥当当,朝廷大臣对其赞誉有加,同时也因此案,人心惶惶,有心人生怕查到自己的头上,也有些人揣测圣意,晋帝此举意欲何为?答案呼之欲出。
果然,不出众人所料,三日后,李瑾煜被立为太子,入住东宫,被立为太子,他并没有多大的意外,因为他知道,他的父皇只会立他。
对于立太子一事,纵然晋帝有私心,亦不会拿晋朝的江山来赌,他定会择一明君,保晋朝百年基业,造福百姓。
宠妃淑妃之子李皓虽聪颖过人,却生性柔弱,且自幼体弱多病,并非君王之选。
德妃之子李晟,心思阴狠,缺乏悲悯之心,不懂体恤百姓之劳苦,此乃君王大忌,亦非君王之选,其他的皇子年龄尚小,而晋帝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只能尽早做决定。
回观李瑾煜,皇后所出,继承太子明正言顺,有勇有谋,杀伐果断,有仁慈之心,亦有大丈夫之气魄,君王的不二人选。
“殿下,皇后宣您入宫。”青竹道
李瑾煜知道,母后此时宣自己入宫,定是商议太子妃之事,他用手轻捻眉心道:“帮本王回了,就说今日有要事,改日再进宫陪她。”
“可是,卑职听说,皇后身体抱恙……”
“进宫。”
坤宁宫
皇后钟氏正站在荷塘的围栏外,拿着鱼食洒落,李瑾煜见状道:“母后身体不适,何不多休息?”
“无碍,偶感风寒,已吃过药了。”
“此处风大,我们回殿内吧。”李瑾煜道
“你看这鱼儿在坤宁宫的庇护下,长得着实不错。”
李瑾煜知道她有所指,并未出声,皇后继续道:“煜儿,今日宣你进宫,你应当知道母后的用意。”
“恕儿臣愚钝,请母后明示。”
“你如今贵为太子,为稳定朝局,太子妃人选需尽早选出。”
“母后,此事日后再议,儿臣先行告退。”
“煜儿,你如今长大了,不听母后的话了。”
“儿臣确有要事,望母后体谅。”
“天大的事也得给本宫等着。”
皇后钟氏把花名册递到李瑾煜手上,并示意他翻看道:“本宫听说前几日你去了上官晋的府邸,还和他的女儿上官浅浅下了一局棋。”
“嗯,儿臣近日在解棋局的残局,听说上官大人棋艺了得,便上门讨教,谁料上官大人不在,就和他的女儿上官浅浅对弈一局罢了。”
“是吗?此前怎么没听说你喜欢下棋?”
“母后,人不是一成不变的。”
“也是,上官浅浅那丫头母后瞧着还不错,我把她也列入了花名册。”
李瑾煜听着,手一顿,他这一动作全数落入皇后的眼中,知子莫若母,皇后似乎知道该如何让他这个不近女色的儿子沾染一丝桃花的味道。
只是上官晋之女上官浅浅并不是她心中的太子妃人选,可若他喜欢,也未尝不可,总比谁也不要的好。
李瑾煜闻言道:“母后,这恐怕不妥吧?”
“有何不妥?”
“据儿臣所知,上官浅浅今年尚未及荆。”
话一出,他就后悔了,皇后诧异的看着他道:“照你这么说,若她及荆,你是否同意把她列入花名册?并且同意选太子妃?”
“母后,皇家历来选秀,都需及笄后才可以列入花名册,儿臣方才这么说,是怕坏了规矩,其他的您别多想。”
“无妨,明年三月,那丫头就及荆了,做后备人选亦是可以的。”
“母后,这些你无需操心,儿臣自有打算。”
“你的打算?你算算看,你府上那些姬妾入府多少年了?仍未替你诞下一儿半女,本宫何以不着急?”
“选太子妃一事,已定,其他的无需多言。”
李瑾煜听着这话,无奈之意充满心中,他不想多说什么,这里似乎藏着自己的一份私心,若上官浅浅在那花名册上,选太子妃一事,他倒是可以退一步的。
皇后钟氏见他不出声,以往坚决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丝松动的痕迹,暗想:“上官浅浅,能入得了她儿子的眼,想必有她的过人之处。”
思及于此,她突然迫不及待的想见见上官浅浅。
李瑾煜离开后,皇后钟氏道:“霜华,传本宫懿旨,宣上官浅浅进宫。”
“是,娘娘。”
上官府邸
上官浅浅在嬷嬷的监督下,学习行走礼仪还算安分,虽时有不愿,做些小动作也被嬷嬷一一识破,挣扎了两日,倒也开始配合,因为她自己心里也明白,若她不认真学习,爹爹和嬷嬷不会就此放过她的。
此时的她,正练习行走之仪,本就气质绝佳的她,经过这几日的学习,气质更加出众,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风华。
嬷嬷看着上官浅浅的容颜,暗想,此女虽未及荆,身上还略显青涩,可骨子里那清贵与娇媚呼之欲出,再过两年,不知长安城有多少男子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她自问在宫中见美人无数,和上官浅浅比起来,不过是一群庸脂俗粉。
“嬷嬷,您看这样可行?”上官浅浅道
嬷嬷收回了思绪点头道:“不错,行走之仪暂且学到这里。”
“多得嬷嬷细心教导。”
“这几日你也累了,今日放你半日假,明日辰时,学习茶艺之道。”
“真的啊,谢谢嬷嬷。”上官浅浅雀跃的跳起来,脸上露出甜甜的笑容,她已经好几天没有出去玩了,闷得慌,今日终于可以出府逛逛了。
“曼珠,我们走。”
主仆二人高兴的朝门口走去,哪料撞见一辆马车停在自家门口,她疑惑的看着,暗想:“这分明不是爹爹平日坐的马车,会是谁呢?”
不容她多想,从马车里走出一个身穿官服的女子,她缓缓走到上官浅浅面前,暗暗打量她道:“想必你是上官姑娘吧?”
“嗯,你是?”
“奴传皇后懿旨,宣上官姑娘入宫。”
“传我入宫?”
“正是。”
“可是,我与皇后娘娘并无交集,皇后娘娘为何传我入宫?”上官浅浅疑惑道
“这奴就不知道了,皇后娘娘的心思,哪是我们做奴婢的可以随意揣测的。”
“姐姐,皇后娘娘还说了些什么吗?”
“并无其他。”
“上官姑娘,话奴已带到,就不久留了,奴还得回去给皇后娘娘复命。”
“可是……”上官浅浅被这一出弄糊涂了,可那位女官愣是不肯透露半分,作为皇后身边的人,做起事情来,果然滴水不漏。
“明日辰时,会有人来接你入宫。”
“好吧。”
曼珠看着那渐行渐远的马车道:“小姐,这如何是好?”
“我哪知道,这皇后娘娘真是莫名其妙。”
“就是。”
“难道她在皇宫里住得生厌了,宣我入宫给她解闷?”
“小姐,无论怎样,明日你入宫,可千万要小心,别得罪了宫里的人,奴婢听说,那宫里恐怖至极,稍有不慎,便是杀头之罪。”
“嗯,知道了。”
“可是,解闷也轮不到我啊。”
“算了,明日之事,明日再说,咱们先去玩。”
曼珠看着自家小姐这性子,也不知是好还是不好,她都担心极了,亏她还有心思去玩。
“曼珠,走啊,愣着做什么?”
“哦,好的。”曼珠说着,小跑跟上了。
翌日清晨,一辆华贵的马车准时停在上官府门口,上官晋和白落樱送上官浅浅至门口,上官晋千叮万嘱道“浅浅,入宫万不可耍性子,宫里可不比咱们王府,万事小心。”
“爹爹,知道了,你从昨晚叮嘱到现在了,浅浅耳朵都被你说起茧了。”
“你这丫头,爹爹还不是怕你这性子收不回,这万一得罪了皇后娘娘,你该如何是好。”
“好了,老爷,你少说两句,浅浅虽说性子有点野,到底是机灵懂事的,你就别操那个心了。”
“行吧,走吧,曼珠,照顾好小姐。”
“是,老爷。”
待马车走远后,上官晋道:“这突然宣浅浅入宫,也不知皇后打的什么算盘。”
白落樱看了自己夫君一眼道:“依我身看,皇后是为太子选妃。”
“这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我们浅浅又不差,又是中书令上官府的千金,书香门第,成为太子妃的人选亦是情理之中。”
上官晋若有所思的听自己夫人白落樱的话,她说的也不无道理。
马车缓缓朝宫门驶去,越靠近宫门,她的心就忐忑几分,虽之前有随爹爹进过几次宫,可那都是有爹爹在,这次是自己独自一人,指尖不自觉的捏紧手帕,在微凉的秋天,竟冒出了些许汗珠。
不一会,马车停下,马车内的女官道:“上官姑娘,请随奴下车,前面就是皇后的寝宫坤宁宫。”
下车后,主仆二人边走边惊叹,这皇宫果真是奢华至极,琉璃瓦在阳光的闪耀着金光,大殿的内柱都是由多根红色巨柱支撑着,每个柱上都刻着一条回旋盘绕、栩栩如生的金龙,分外壮观。
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就连这里的一草一木都透出皇宫的奢华的气息,如此穷工极丽,上官浅浅叹为观止。
行至坤宁宫门口,姑姑道:“上官姑娘,您在此稍等片刻,奴进去禀报。”
“嗯,有劳姑姑。”
上官浅浅默默的打量着眼前的一切,不一会,方才进去的姑姑出来道:“上官姑娘,皇后娘娘有请。”
“嗯。”主仆二人再次跟随姑姑的脚步行至内殿,不一会,姑姑的声音响起:“娘娘,上官姑娘到了。”
“臣女上官浅浅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万福金安。”上官浅浅低头叩首,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生怕自己一不小心便冒犯这位无上尊容之人。
“上官姑娘,无需多礼。”
“谢皇后娘娘。”
上官浅浅慢慢抬起头,打量着眼前这位晋朝最尊贵的女人,只见她身边一袭火焰般耀眼的大红色凤凰朝服,外披着金红色的罗锻鸾凤华袍,举手投足间无处不见的高贵与从容,眼眸处一丝凌厉与孤寂藏于其中。
皇后钟氏也从上而下细细的打量上官浅浅,似乎要把她看透,片刻后,眼眸中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许多年未见,竟出落的这般标致,不愧是长安第一美人白落樱的女儿。”
“娘娘谬赞,您认识家母?”
皇后钟氏掩嘴一笑道:“有过几面之缘,她近来可好?”
“多谢皇后娘娘挂心,母亲一切安好。”
上官浅浅小心翼翼的问:“不知皇后娘娘今日传民女进宫,所为何事?”
“说来也是本宫唐突,但思来想去,也只有传你进宫为本宫瞧瞧了。”
皇后钟氏摆摆手,宫女霜华便取出一幅画在红木案桌上摊开道:“本宫听说上官姑娘画画造诣颇深,也曾得晋朝赫赫有名的大家非白先生亲传半载,因此,本宫想请上官姑娘帮本宫看看,这是否是非白先生的真品。”
“娘娘过奖了,浅浅确实得非白先生点拨,但天资愚钝,有负恩师教导,但恩师的画作,浅浅还是可以辨别出一二。”
“能得非白先生亲传半载,想必天资不凡,你且看看。”
“是,娘娘。”
上官浅浅走至案桌便,仔细端倪着画作,不一会便道:“皇后娘娘,这确实是恩师所作,这是他早年间的作品《雅》,还有其他两幅《风》和《颂》被先生珍藏起来,此前听闻先生提起,《雅》被送出,想不到在皇后娘娘这里有幸看看恩师早年间的作品。”
“原来如此,是真品就好。”
“吐番王子出使我国,听闻他极喜欢非白先生的作品,因此本宫打算赠他这幅画。”
“娘娘英明,赠名贵之物,不如赠心头所好。”
“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