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历史军事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一章 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

第一章 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1 / 1)

第一章华夏上空的上帝之鞭

第一节五胡概况

“汉”,承载着华夏辉煌历史并令我们无比骄傲和自豪的一个字,蕴意无穷。

星汉灿烂,汉者,银河也。古文典籍中的汉,一般就是指的银河。那么,汉,又是如何成为我们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汉族的族名的呢?是因为我们都是来自星星中的你吗?

显然不是。汉族中的汉,来源不是银河,而是地球上的一条河。

自秦岭南麓的陕西宁强县境内,流出一条河,东部的某一段称为汉水。汉水岸边有一个城市,因汉水而得名,称为汉中。公元前206年10月,一个老汉自一场凶险的宴会上逃脱后,被请客做东的那个人封到这里,封号为汉中王,统治巴蜀地及汉中一带。4年后,这个老汉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登基大典,一跃成为一个王朝的皇帝,国号就为汉。又过了61年后,老汉的曾孙继位,开疆扩土,东征西讨,北方匈奴、南方百越、西域诸国,都称这支打来的军队为汉人。自此,汉人之名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看到这儿,大家想必都知道了,那场凶险的宴会发生在咸阳郊外的鸿门,那个逃脱的老汉就是刘邦,他的以武著称的曾孙,自然就是汉武帝刘彻。汉水-汉中-汉中王-汉朝-汉军-汉人,可以说,汉族这个名字,是保家卫国、开疆扩土生生打出来的。后来,汉人又融合了其他一些民族的同袍同胞,成了现如今的汉人,成为我们伟大的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

与“汉”相对应的,是“胡”。

《汉书.匈奴传》中记载,匈奴单于派使者给汉朝递交国书时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看样子,这个单于对于自己被称为胡人,还挺自豪的。那么,关于“胡”字,你了解多少?我们一起来看。

“胡”字,由“古”和“月”构成。此处的“月”,实际上是“肉”字的变形,故与动物肢体、内脏等有关的字,都以月字为偏旁部首,如,腿、脚、臂、膊、腰、肾、脾、肺、肝、肠、胸、腑、胆、腔、刖等,直接以“肉”作为偏旁部首的反而很少,仅有脔、肏等几个。

值得注意的是,以“肉(月)”字为偏旁部首的汉字,“月”字基本是在左或下,“月”字在右的,除了“胡”字,你还能找出其他的吗?

“胡”字的原始意思,是指成年的牛脖子上那块下垂的肉。越是年老的牛,脖子上下垂的肉越多、越明显,所以,可以从肉下垂的程度来判断牛的年龄,故在“月”字旁边加上个“古”字,“胡”字也可以引申为古老和长寿。而其他动物,如人类、猫咪等,则可以以“须”来体现年岁,也就有了“胡须”这个词。

“胡”字,后来又引申为所有野兽脖子上的肉,如,《中山狼传》中有“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这里的“胡”就是指狼嘴巴下的肉。再后来又引申为喉咙,《促织》中有“视成所畜,掩口胡卢而笑”,此处的“胡”即指喉咙。现在我们山东潍坊一代的方言,还称喉咙为“胡伦”。你要是跟这里没上过学的老年人讲“囫囵吞枣”这个成语,他们八成会跟“胡伦吞枣”混了,音完全一样。

总之,“胡”字,与野兽脖子附近的肉和毛发有关。而生活在地球纬度越高地区的男人,雄性激素分泌水平越高,故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男性又大多数有大胡子。因此,汉人称少数民族为“胡”,带有蔑称的意味,胡来、胡说、胡作非为等词也应运而生。

一个人若被冠以蔑称,一般开始时会感觉到愤怒或羞辱,但慢慢的会逐渐接受,久而久之自己也就逐渐习惯了,因为,这个称呼久而久之就仅仅是个符号而已了。譬如,前面提到的自称“胡者,天之骄子也”的单于,另外还有“包黑子”、“马大脚”、“司马夹头”等。老王大学同级有个同学,绰号是“大便”,久而久之,他自己也习以为常了。

中国古代胡人的起源及分支,一直有诸多种说法,争议也颇大,主流观点:

1、匈奴(hu

历史上与中国农耕文明碰撞最激烈的游牧民族,“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匈奴,甚至一度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的代称。

匈奴先祖是夏朝的遗民,祖居阿尔泰山脉以东南、大兴安岭以西、蒙古草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北、华北平原以西北戈壁,向西迁移的过程中融合了月氏、楼兰、乌孙、呼揭及其临近的一些白种人。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一部分内附中原,一部分后来西逃欧洲,与当地马扎尔人(Magya

)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内附中原这帮人,最终编入了曹魏政权。

匈奴人离开了,另一个民族乘虚接管了匈奴人的旧地,它就是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极其重要角色的鲜卑人。

2、东胡(乌桓、鲜卑)

春秋战国时期强盛一时的北方少数民族,因居匈奴以东而被称东胡。

还有一种说法,东胡应该是一个古阿尔泰语词(蒙古-通古斯语)Tou

g-gu(s)的音译,实际上是“通古斯”一词的异写。

秦末汉初,东胡强盛,其首领比较膨胀,不断向匈奴索要名马、美女、土地。匈奴冒顿(音“毛肚儿”)单于怒而击之,东胡人被打散,残余分为两支,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乌桓后被曹魏消灭,曹孟德的名篇《观沧海》,即是灭乌桓后豪情大发所做。自此,乌桓山便从史籍中消失了。

鲜卑山在哪里?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兴安岭北部的嘎仙洞发现了北魏祭祖时所刻的祝文,根据其文字研究,这个嘎仙洞就是《魏书》中提到的拓跋鲜卑的祖庙石室,因此,鲜卑山的方位,大体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北,即大兴安岭中部的东西罕山南麓。

鲜卑的崛起,比较偶然。

历史上,谁活得更长,谁就更有话语权。238年,魏明帝曹叡眼见司马懿熬死了曹家两代人,熬死了对手诸葛亮,连跟曹操一起打天下的那群同僚都快死绝了,还精神抖擞,内心十分不是滋味儿。正好,这年有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摆在曹魏政府面前。

辽东的公孙渊叛乱了。有叛乱就需要有人率军去镇压,曹叡就选定了司马懿。辽东,距离洛阳3000多里,气候又干燥寒冷,就是年轻人去个来回也得丢半条命,何况年近花甲的司马懿。曹叡的意图不可谓不阴险:最好是司马老儿平定辽东,然后,再因舟车劳顿死在班师的路上,嘿嘿……

就这样,时年59岁高龄的司马懿挂帅远征3000多里,擒斩“东北王”公孙渊,尽杀公孙一族,取得辉煌战果、统一辽东。司马懿安然班师回京,出乎曹叡的意料,然而,此战还产生了一个后果,更是出乎了曹叡、司马懿和所有人的意料。

那就是,没了汉人“东北王”公孙渊的压制,鲜卑人开始崛起、扩张,最终深刻影响了北中国乃至全中国的历史进程。

我们在谈到东汉末年历史时,总是说魏、蜀、吴三国鼎立,其实,当时应该是四足鼎立,因为,除魏蜀吴外,还有个国家。

辽东半岛上的燕国。

燕国第一代掌门人,不是后世的慕容鲜卑,而是公孙度。公孙度,原董卓手下大将,被董卓派到辽东半岛镇守,在群雄中原逐鹿打得热闹时,辽东却俨然一片世外桃源。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中创造出的世外桃源绝情谷谷主公孙止这一角色,不知是不是受了辽东公孙家族的启发。

第二代掌门人,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康,砍掉前来避难的袁绍儿子袁尚和袁熙的脑袋献给曹操那位狠人。三代、四代掌门人分别是公孙度的儿子公孙恭和孙子公孙渊。

公孙氏,一家冷血分子,统治辽东期间手段强硬,当地士族、少数民族首领说杀就杀。公孙度大杀辽东世家大族,夷灭百余家;公孙康则攻占了高句丽都城、俘获了高句丽国王,迫使其迁都至丸都(今吉林集安市);公孙渊更是自封燕王(孙权最先封过其为燕王,但其不屑,还杀了吴国使者),设置百官,为鲜卑族、扶余族等少数民族首领封爵,郡内民众皆畏服不已。

公孙氏的冷血上不了热搜,却受到当时中原王朝的热烈欢迎。因为,辽东公孙氏政权虽然仅存在了50多年,但其对于三国时期中国东北边境的稳定与拓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不仅使战国汉代以来中原政权在东北的统治得以延续,更遏制了周边少数民族力量的侵扰。如今,公孙氏被司马懿所除,直接后果就是,鲜卑人开始崛起、做大。

鲜卑,在西晋时期分为东鲜卑(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北鲜卑(有拓跋部、柔然)、西鲜卑(吐谷浑)。

(1)东鲜卑--段部、慕容部、宇文部。

段部鲜卑后被羯族人的后赵击溃,后融入中原,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一定关系。

慕容部的慕容皝创立大燕国,史称前燕。前燕被氐族人苻坚的前秦消灭,皇族慕容垂投降前秦,后复国建立后燕。后来,后燕被鲜卑拓跋氏的北魏击溃。后燕慕容德成立南燕。南燕被汉人刘裕所灭。

宇文部与高句丽通好。南北朝时期宇文氏篡西魏成立北周。宇文部落中的迭刺部后来成为契丹族的一部分。

(2)北鲜卑--拓跋部、柔然。

鲜卑拓跋部,是成就最大的鲜卑人。代国后代拓跋珪建立北魏,北魏后来统一中国北方,后再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长期与南朝的汉人政权对峙。

另外,还有与拓跋部同源的鲜卑秃发氏。汉魏之际,拓跋氏的一支从塞北迁到河西,被称为河西鲜卑。秃发氏曾建立南凉,属地大约相当于今甘肃西部和宁夏的一部分。

南凉被乞伏人的西秦所灭,剩余秃发部人投奔老家人拓跋部建立的北魏,因与拓跋氏同根同源,被赐姓“源”。

源姓渊源单一,因此,当今如果在国内碰到个姓源的人,那么你就告诉他他是鲜卑秃发氏的后裔,一般准没错。

柔然,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后与北魏拓跋氏多年对抗,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时代背景就取于此。柔然后被突厥击败,分为南北两支,南支逃到辽河上游,成为契丹人(辽)。北支逃到雅布洛诺夫山脉以东、外兴安岭以南的地区,成为室韦人(蒙古)。

(3)西鲜卑

前燕皇帝慕容皝的哥哥率部从东北迁到青海东部,称为吐谷浑,在鼎盛时期疆域辽阔,横跨青海、甘肃、新疆南部、四川西部。吐谷浑唐朝时期被吐蕃所灭。

现在中国的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都属东胡的演化版。

3、回鹘

主体是丁零人,最先游牧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苏武牧羊的地方),后内迁。因其生活用车车轮高大,又被称为高车人。漠北人也称他们为敕勒、铁勒。

现在中国的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大部都属这一支的演化版。

4、匈奴的亲戚和奴隶们

(1)突厥,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和汉人所灭,剩余的西逃,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2)羯族,来源比较杂,有的来源于小月支、羌族,有的来源于西域、中亚等地,有白色人种的体貌特征,深目、高鼻、多须,是匈奴的一个别支或者说是匈奴的附属民族、奴隶,最终命运?比较曲折复杂,见后文。

5、肃慎

先秦称肃慎,商、周时分布于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在汉魏时称挹娄,北魏时称勿吉,隋唐为靺鞨(曾役属于高句丽),其后称女真、满族。今天的满族人即属这一支。

6、羌氐藏

(1)羌族,形成于现青藏高原地区,最早载于甲骨文卜辞,意指西方牧羊人(羌字本身像不像羊字?),周武王伐商纣时曾加入周武王的联军(《后汉书•西羌传》: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羌族一直生存到今天,是中华56个民族大家庭的一员。

(2)氐族,商朝和西周时,氐族还未从羌族中分化出来,春秋战国时,氐族才开始以氐作为族称,但仍多以氐羌并提。后独立成族,曾经建立过仇池、前秦、后凉、成汉等国家,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氐族不是游牧民族,而是农耕民族,姓氏也皆为汉姓,汉化程度极深,所以能出现大秦天王苻坚这样的仁者之君。

(3)吐蕃,即藏族,也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4)党项,西羌族的一支,曾建立西夏,后被蒙古人灭亡。

7、杂胡

(1)铁弗,鲜卑与匈奴混血后代,铁弗人赫连勃勃成立夏国。

(2)乞伏,在阴山以北,鲜卑与敕勒混血后代,曾依附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前秦在淝水之战败于汉人的东晋后,乞伏背叛前秦在现在的甘肃榆中成立西秦。西秦被铁弗人赫连氏的夏国所灭。

汉朝以来,就有胡人不断向中原内地迁徙,逐渐盘踞华北地区,势力不断壮大。到西晋时期,胡人已入居关中及泾水、渭水流域,对晋都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首先对西晋挥动上帝之鞭的,是匈奴人。

第二节不想当单于的匈奴人不是个好外孙

秦汉时,匈奴与秦、汉王朝常年战争,到东汉时,匈奴内部分裂为南北两部。

北匈奴从漠北西迁,西迁的过程中战斗力极为骠悍,横扫欧洲,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这部分匈奴人最终与欧洲人融合为当今的匈牙利人。匈奴的英文名是hu

,发音“杭”,欧洲匈牙利"hu

ga

y"的英语发音“杭盖瑞”,足可证明两者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南匈奴则进入中原内附。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

汉化的南匈奴,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即在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

如果对河套这个地理概念没有深的印象,那么教个简单的记忆方法:小学学过地理的都知道黄河呈“几”字形,这个“几”字形的顶端是怎么形成的呢?

具体是:黄河先沿着贺兰山向北流,由于阴山阻挡再向东流,后沿着吕梁山向南流,这样,北—东—南,就形成了个“几”字形的顶端,活像个套子,故附近地区被称为“河套”。

再说南匈奴。如何对内附的南匈奴进行管理,是令汉族统治者非常头疼的问题,毕竟,这么一大帮外来人口成群的迁到中原找饭吃,得提供给方舱隔离房不说,还得给地给补助,处理不好将是个极大的社会隐患。

幸好当时的管理者,是雄才大略的曹操,他深思熟虑后,祭出了笼匈四字管理方针。

分而治之。

道理很简单,把他们分开,不就好管了嘛。

216年,曹孟德对南匈奴这部分外来人口进行了分化,把他们分为左、右、南、北、中五部,为他们办理了中原“暂住证”,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这样,也就终结了匈奴的单于王朝。

曹操将匈奴五部各部贵族封为帅,后改称都尉,并亲切的为他们派来了汉人政治委员(司马),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匈奴人办理了中原暂住证后,逐渐改变了以游牧为主的生活方式,转而与汉人一样,向定居的农耕文明发展。

定居,从此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犁田而食,晴耕雨读、心灯不夜。从此,这帮曾经苍凉大漠上除了放羊就是撵狼的流动逐食者,接触到了磅礴浩瀚的汉文化。

汉文化,多种哲学思想完美的融合,道家的自然、儒家的仁爱、墨家的无私、法家的严谨、佛家的奉献,具有高度的包容性、蓬勃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创造力,这对匈奴人,特别是匈奴中的贵族子弟,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匈奴五部帅中有个叫刘豹的,被封为匈奴左部帅,居于新兴,即今山西忻州市北一带。刘豹自称是匈奴冒顿之后,因“汉高祖”刘邦曾将汉朝的宗室公主嫁给冒顿,其子孙遂姓刘。

《晋书》记载,刘豹有个儿子叫刘渊,字元海。比起老子刘豹,刘渊已是匈奴中原第二代,暂住证也变成了绿卡。当然,不同史料之间抬杠是家常便饭,《匈奴史》就认为,刘渊不是刘豹的儿子,因为他出生那年,刘豹已经七十多了。

这确实是彻头彻尾的抬杠,史载刘渊“姿仪魁梧,身长八尺四寸,须长三尺余”,可见他们家都是祖传的大胡子,大胡子的男人往往能老蚌生珠,譬如,当今的张大胡子。

无论刘渊是不是刘豹的儿子,但刘渊这个名字,你若翻遍史料,很难找到。原因?

《晋书》的作者是唐名相房玄龄,“名犯高祖(李渊)庙讳,故称其字焉”,所以史料中见到的一般是刘元海这名字。一人成皇帝,八辈祖宗的名字都是驰名商标,不容得半点侵犯,哪怕仅是重个字。李渊的祖父叫李虎,因此,虎牢关成了武牢关,后赵皇帝石虎也成了石季龙,当然,这都是后话。

不管是叫刘渊还是刘元海,事实是,由于长期居于中原,且是在跟上层汉人们混,匈奴娃刘渊受汉文化影响极深,已基本被汉化。史载他既喜欢研究《周易》这样晦涩的哲学课本,也喜欢博览《史记》、《汉书》这样的历史课本,学习累了也喜欢翻翻《诗经》这样的诗歌课外读物,积累了丰富的汉文化知识。

匈奴娃刘渊不仅自己喜欢学习汉语课本,还经常教育其他匈奴人多读汉书:一物之不知者,固君子之所耻也。

为了更好的学习汉文化知识,刘渊还给自己找了个好老师。此人叫崔游,上党人,即现在的山西长治市人,大名士,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丧服图,据说就是此君所撰。

刘渊继承了游牧民族人特有的彪悍身体,体貌伟岸,又受汉文化熏陶,汉胡结合,使他显得姿仪不凡、气场强大。再加上膂力过人、弓马娴熟,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深得太原诸名流的推崇。

公元265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时,匈奴小王子刘渊正作为匈奴人质的身份留在都城洛阳。后来,有个叫树几能的秃发氏鲜卑人在凉州(今甘肃武威)叛乱,起兵反晋。

有叛乱就得镇压,派谁去平叛呢?

刘渊的山西老乡、上党人李熹给司马炎出了个主意:任命刘渊为大将军,率五部匈奴西征凉州,让匈奴人与鲜卑人火拼,即可避免汉军损失,又可削弱异族势力。

这个方案看起来不错,其实,却是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

曹孟德好不容易把匈奴人给分化成五部,你再把他们集合起来归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管,再让他们一起去打仗结成血的战斗友谊,这简直是,别人编马鞭你送牛皮—找抽。

大臣孔恂看出了其中的隐患,赶紧制止司马炎:树几能凉州造反并不可怕,可刘渊这小子若能平了凉州,干掉树几能,才是凉州真有难。他这一去,如蛟龙得云雨,绝非池中之物了。

就凭这点见识,孔恂就没白瞎他老孔家的姓。司马炎信了老孔,没让刘渊去,而是改派了三国单挑第一人文鸯去镇压。

孔恂只是坏了刘渊单独带兵的好事,接着,又出来个更狠的。

司马炎的弟弟,兼司马炎儿子司马衷的连襟,贾充的女婿、齐王司马攸,他直接劝司马炎:不除掉刘渊,咱们以后定不得安宁。

司马攸之所以如此忌惮刘渊,是因为,他无意中遇到一件令他坐立难安的事儿。

某日,司马攸经过九曲河滨,看见一帮人围坐在河边喝酒。喝酒就喝酒吧,这帮人还鬼哭狼嚎的,又叫、又哭、又唱。派人上前一打听,原来是刘渊为一个叫王弥的朋友回老家东莱郡(今山东莱州)饯行。

王弥,乱世枭雄之一,人称“飞豹”,关于他的事迹后叙。

派出去的人还回报:刘渊这小子在冲王弥哭着发牢骚呢--王浑、李熹等同乡很了解我,屡次推荐我,可有些人却向皇帝大进谗言。我本来就不想做官,这点你知道的(对,都知道你想当),但这些人进谗言,可能会使我葬身洛阳,哥几个再也见不上了。

其他朋友们也都一边嚎叫,一边大碗牛饮。总共没带几颗花生米,却一个个喝出了茅五泸汾的效果。

特殊时期公然聚集滋事儿,都是些社会不稳定分子,统统给我赋红码!司马炎动了杀心。

生死存亡之刻,老乡起了作用。

大臣王浑(裴楷的岳父),前面所提的欣赏刘渊的太原名流之一,因讨伐东吴时立过大功,深得司马炎信任。王浑与刘渊算是老乡,关系也较铁,向司马炎进谏:我们大晋正要向少数民族表明以诚信相待,用德政使远方之人归附,怎能凭连萌芽状态都没有的嫌疑,杀戮别人送来伺候的人质?这是要显示我们晋朝恩德不广?

名士就是名士,一番慷慨陈词,冠冕堂皇。司马炎最终放过了刘渊,也最终成就了一个楔进中原的异族皇帝。作为汉人,就凭这点来说,王浑没白瞎他起的这个名-浑。

历史上成功的枭雄性格百异,可有一点相同,即普遍轻财好施,舍得投资联络感情。如董卓,其发迹的关键,就是靠轻财好施,获得了大批羌族人的强力支持。

与此对应的反面典型,是“北洋之犬”冯国璋。冯从小生活艰辛,所以对钱看的比较重。当了总统进了京,见中南海湖中的鱼儿们欢快的游来游去的,老冯顿时两眼放光,犹如看见了一条条金灿灿的小黄鱼儿,遂派人一网打尽,送到市场出售。一时,北京各饭庄都在叫卖“总统鱼”。时有对联--“宰相东陵伐木,元首南海卖鱼”。

“北洋之龙”王士珍做总理时,冯国璋想让他派个人去拉拢广西督军陆荣廷,却又不舍得自己出钱。气的王总理大骂:这件事还不是为他?我一天到晚狗颠屁股垂似的,为的是谁?这一点钱,他还不往外拿。

也难怪,冯国璋做总统时,被总理、不蓄家财的“北洋之虎”段祺瑞玩弄于股掌之间。吝啬之人,格局往往不会太大。

刘渊则是这方面的正面典型,他轻财好施、招贤纳士,河北的名流不远千里,纷纷前来拜附。后文有个反面典型“西晋葛朗台”司马腾,因吝啬而丢命,再叙,先看刘渊。

刘豹死后,刘渊代父为匈奴左部帅,也终于当了官儿。西晋太康十年(289),晋武帝司马炎封刘渊为匈奴北部都尉。

后来,西晋朝廷又做出个更大的错误决定—任命刘渊为匈奴的五部帅,被分化的匈奴又迎来了一个雄才大略的准单于。

这是刘渊大难不死后的第一次后福,他的贵人毫无疑问是王浑。长期背运的人一旦转运,好运气会如钱塘江江潮般接踵而至,这可能也是宇宙万事守恒定律的一个体现吧。转运后的刘渊的第二次后福,接着也来了,贵人是?

人在官场混,首先你得行,然后得有人说你行,最重要的是说你行的人得行。具备了这些条件被提拔后,才没人敢说你不行,而且你说谁行谁就行。这次,说刘渊行的贵人,是前文所讲的西晋官场老油条--杨骏。

晋武帝司马炎驾崩后,杨骏控制了朝政大权,自然很行。可由于擅权,自知很多人不服。不服?就赏到你服。老杨大开封赏以求收买人心,刘渊也因此躺赚,得到了一串官职,具体是:

1.建威将军。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以及杀虎斩蛟的周处都得过此号。

2.五部大都督。意思就是,你还是管你匈奴那帮人。

3.汉光乡侯。这是个高级职称,刘渊为晋庭寸功未立就被封侯了,西汉身经百战而未封侯的李广若泉下有知,估计棺材板都要按不住了。

好运带来了喜和爱,刘渊准备叠个千纸鹤,再系个红飘带,迎着好运兴旺发达通四海。但总体上,西晋政权对已归顺多年的匈奴部落,采取的是即拉拢又防备的策略,这是出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担忧。

这种担忧不无道理。匈奴人血管中流淌着的是自由奔放、彪悍狂野的血液,怎能一直接受寄人篱下的现实?终于,晋惠帝司马衷元康末年,刘渊部下匈奴族人开始不断叛逃出塞,奔向他们祖辈生活的塞外大漠。

刘渊因此被西晋朝廷短暂的免了官,后被安排到成都王司马颖坐镇的邺城任宁朔将军、监五部军事。

先被免官后又被交流到异地任职,刘渊心里暗暗吐槽:还让我“监五部军事”,把我的办公室从山西老窝移到河南安阳,如何“监五部军事”?这是赤裸裸的不信任兼歧视!

歧视?歧视就对了,因为,匈奴人很快就彻底造反了。

西晋八王之乱爆发后,各王之间忙于互相攻伐,对少数民族的统治力大大降低。刘渊的叔祖父、匈奴五部老干局退休老干部(原匈奴北部都尉、左贤王)刘宣,及时发现了这个造反的好时机。

发现重大机遇的匈奴老干部刘宣,立马年轻了二三十岁,亢奋之余召集匈奴五部上层贵族开会。会议上,刘宣发表了希特勒式的煽动演讲:当年,西汉与咱们匈奴相约为兄弟(实为翁婿,差辈了),同甘共苦,自从汉朝灭亡以来,魏晋更替,咱们匈奴的单于却徒有虚号,没有国土可言(本来就是投降过来滴),各贵族也逐渐成为了平头老百姓(汉人富贵也不能传三代啊,刘皇叔都被汉朝的“推恩令”推成了卖草鞋的)。

这段话的中心思想是:咱们匈奴在中原,受委屈了。

老干部刘宣接着煽动:现在司马氏互相掐起来了,正是咱们趁机复国的大好机会。今我孙刘渊品学兼优,帅呆酷毙,上天如果不是为了光复咱们匈奴,怎么会给咱们降生了这么一个超级杰青、匈奴版韦东奕呢?

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我孙承天命,造反了,同去同去。

匈奴的没落贵族们一个个涨红着脸,被老刘的一番话撩拨的热血沸腾:对啊!趁你病,要你命。大匈奴翻盘的机会来了。当场缺席选举刘渊为大单于,并派刘宣的一个叫呼延攸的心腹,到邺城去通知刘渊。

听完呼延攸所述,刘渊雄心躁动不已,然有喜有忧。喜的自然是自己成了大单于,忧的是,怎么走。

请假是门学问。老王高中时有个同学,痴迷武术,时值李连杰的电影《精武门》在县城电影院上映,其急得抓耳挠腮,最后实在忍不住,托人向班主任请假—感冒了,打点滴。如愿以偿的过完了眼瘾后回到学校,班主任早在教室恭候:感冒打点滴去了?撸起袖子来,我看打针的针眼在哪里?看完光洁如玉的手腕后,气急的班主任也上演了一场不亚于《精武门》中的功夫表演。现在,刘渊也面临这个问题,如何艺术的请假走?最终,他绞尽脑汁,找了个自认为司马颖不会拒绝的请假理由。

北归会丧。“死者为大,我想回去看看”。丧制,是汉人极为看重的风俗文化,饱读诗书的司马颖这个汉人一定会准假。

司马颖是饱读诗书不假,但更饱受过社会的毒打,早被社会中的风风雨雨淬炼成了老油条,他虽然不知道匈奴老干局策划谋反的事儿,却隐约感觉到,刘渊北归,绝不是会丧那么简单。

不能放虎归山。司马颖在刘渊的假条上批示—世界那么大,你先在这里呆着吧。此事儿再议。

跟中国人打过交道的都知道,你请托办事儿,对方回答“研究研究再说”,那基本就把给你办事儿的时间一杆子戳到爪哇岛去了。假请不下来,刘渊只好令通讯员呼延攸先回去,通知刘宣等人,让他们暗中召集五部匈奴以及各小民族积蓄力量,加紧准备,伺机而动。

公元304年8月初,并州刺史司马腾与安北将军王浚联合进攻成都王司马颖。王浚是西晋北方一个势力强大的军阀,关于其生平后文会有专述。

司马腾与王浚强强联手,司马颖抵挡不住,病急乱投医,便想起了匈奴人刘渊。司马颖想以匈奴为外援,火线给刘渊加封了官-北单于、参丞相事,然后让刘渊回并州,招募五部匈奴给其当小弟。

如此天真。

乳虎啸谷,潜龙腾渊。刘渊返回了左国城,即当今的山西离石县,被诸部匈奴共推为大单于。仅仅20多天时间,刘渊就召集起了5万社会不稳定分子,定都左国城,称国号为“汉”。

一个匈奴人,为何建国后称国号为汉?此处大有玄机,值得研讨。

周围强敌林立,北边有拓跋鲜卑,东边有幽州刺史王浚、并州刺史司马腾,南边是河东的西晋军队,西边是大山,刘渊虽然自己加封了个大王,可势力被压制在太原以南的并州部分地区内。要想对抗西晋,必须走出去,并取得汉人的支持。

刘渊汉化程度极深,已不屑于已经废了近百年的单于的称呼,在他看来,呼韩邪早已是南匈奴遥远的记忆了,“男子汉大丈夫就应该学汉高祖,呼韩邪可不是男人的榜样”,这是公开啪啪打脸老祖宗。

“汉有天下世长,恩德结于人心”,自秦朝至晋朝,汉人政权国祚长久的只有西汉和东汉。汉朝历经400多年,又有刘备的蜀汉加持了40多年,早已在百姓心目中根深蒂固。而此时行将就木的西晋,立国还不到40年,定国号为汉,可使中原民心归附。

刘渊,这是想取代晋朝继而恢复大汉王朝的统治,毕竟从后来的实际情况来看,西晋只有短短的52年国祚,如果真搞定这件事,那中国古代的历史,也极有可能像日本一样,出现万世一系的皇帝,国号一直就是--汉。

“Thisiscivilwa

,thisisou

wa

,

otyou

s.”—电影《黑鹰坠落》中黑人土豪对美国将军说的话,就代表了刘渊此时的心态。一旦匈奴人成了汉人,这不就是内战吗?内战,就不会出现汉人团结一致抵御外侮的情况,汉人来归附也不会再有心理负担。

动机和目的很清楚了,可一个匈奴人建国称国号为汉,总得有个合理的解释吧?

这也难不倒历史小学霸刘渊。

刘渊翻出历史课本:当年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和亲时,曾与匈奴相约为兄弟,汉匈既然约为兄弟,“兄亡弟绍”或“兄终弟及”,哥哥亡了,弟弟理应继承。

一阵马列普遍联系规律的滥用,然而,再怎么胡乱联系,你刘渊也是个匈奴人,血统实在难以令汉人们信服。为弥补这个缺陷,刘渊又翻出一本更旧的历史课本,“夫帝王岂有常哉?大禹出于西戎,文王生于东夷,顾惟德所授耳”。

你看,大禹、周文王,不也出生于少数民数居住的地区嘛。

只要有文化,说啥就是啥。反正,匈奴人刘渊是以汉之继承者自居了。匈奴老干部刘宣等人请求刘渊上一个尊号,刘渊沉思片刻:现在四方都没有平定,暂且按照刘邦那样,称汉王吧。

虽然现在称的是汉王,但刘渊死后的庙号是什么?高祖。因此,历史上真正的汉高祖只有一位,那就是刘渊。等等,汉高祖不是刘邦吗?刘邦,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因此准确的称法应是汉太祖高皇帝刘邦。

可能会有人抬杠说,《史记》中都称刘邦为汉高祖,别忘了,史记的作者是谁?是被老刘家的人割掉了男人身上的最重要的一块肉的那个来自陕西韩城的青年,不误导一下让老刘家后人“数典忘祖”,怎么对的起他“太史公”的名号?

再说刘渊。刘渊祭天于南郊,登上汉王王位,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元熙。追尊“扶不起的阿斗”刘禅为孝怀皇帝,立三祖五宗为神主以祭之。

三祖五宗是哪些?三祖即:太祖高皇帝刘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汉昭烈帝刘备,五宗即:汉文帝刘恒、汉武帝刘彻、汉宣帝刘询、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

这三祖五宗也就罢了,都是汉室的正统,追蜀汉的阿斗刘禅为孝怀皇帝是什么意思?这意思很有意思。

三国时期的蜀汉是反抗曹魏的,而西晋正是禅代的曹魏,视为曹魏的继承,把蜀汉也追加进来,有利于打击西晋的合法性。

当一个胡人不唱歌跳舞烤羊肉串,而研究上历史课本的时候,很可怕。

刘渊又立妻呼延氏为王后。造反分子们也都被封了官,已退休的老干部刘宣被返聘为丞相,老师崔游为御史大夫,宗室刘宏(与东汉第十一位皇帝重名)为太尉。

按照属地管辖原则,左国城属并州,并州所辖区域大约为今天的山西省大部和内蒙古、河北一部分,行政中心在太原。太原,自古就是汉王朝抗击匈奴的军事前沿重镇。当时,并州的最高长官是并州刺史司马腾,司马懿弟弟司马馗的孙子。

司马腾闻听匈奴叛乱,忙率兵前往镇压,部将聂玄与刘渊在干陵(今山西文水县)发生激烈交火。细数历史上重大起义的首次战役或初次战斗,一般都是起义者胜。道理很简单,造反者一旦反复权衡后下定决心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造反,初期往往斗志都异常之昂扬,战力成倍加持。这次也不例外,政府军聂玄部大败。

匈奴勇士的凶猛彪悍,使司马腾大为震惊,怎么办?

怎么办,走着看。这个帝国在并州的最高长官,选择了逃避。司马腾决定先避匈奴的锋锐,率并州三万余户,其中有很多是流民,转移到了山东,准备积蓄力量,再与匈奴决战。

司马腾一走,并州群龙无首,刘渊乘胜进军,接连攻下泫氏(今山西高平县)、屯留(今山西长子县),最后连中都(今太原)都拿下了。

西晋永兴二年(305),积蓄了一段时间力量的司马腾再次出兵讨伐刘渊,两军在汾阳展开交战,刘渊四战四捷。这年离石发生大的饥荒,刘渊派太尉刘宏等人驻守离石,自己率大军开赴上党壶关(今山西壶关县)。几年后,刘渊发兵攻克了蒲阪(今山西永济县)、平阳(今山西临汾市),占据了河东全境。

刘渊反晋的战略思想很明确,那就是,先占据河东称帝,再挥师西南攻克长安,然后以长安为都城,征发关中之兵,直取西晋都城--洛阳。

乱世之下,一个军事集团一旦成气候,就会对其他社会不稳定分子产生虹吸作用,势力也就会滚雪球一样膨胀。秦末的刘项、隋末的李窦、唐末的王黄、明末的李张,莫不如是。这次,刘渊也陆续吸引了几支中原起义反晋的队伍,有鲜卑族的陆逐延,还有汲桑、王弥、石勒。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石勒,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奴隶到皇帝的奇人。关于其生平,后文有述。

人召集的差不多了,得逐个给封个官儿以稳定大家的情绪,这样,才能显示创业是大家集体的事儿,干起活儿来才有劲儿。永嘉二年(308),刘渊正式称帝,迁都平阳,国号为汉。续聘退休老干部刘宣为丞相,刘宏为太尉,太子刘和为大司马,其余人员,也各自都收到了满意的组织任命文件和聘书。

那个搞造反串联的通讯员呼延攸,也被封了官儿,官名是宗正。宗正是个什么职务?就是掌管皇帝亲族或外戚勋贵等有关事务的官,类似于当今的机关事务局局长。

后来,刘家始终没给呼延攸升官。看来,通讯员就是通讯员,送个鸡毛信什么的还可以,管点杂事也可以,国家大事什么的就不能靠通讯员来管理了。

人生有很多比赛,最后比的都是谁晚咽气。再雄才大略,也是一团蛋白质,谁也不能向阎罗请假。永嘉四年(310)七月,刚造反6年的刘渊病重,不久病卒,庙号高祖。

刘渊逝世后,匈奴汉国群龙无首,群雄并立。主要力量有三支:

一是大司马刘聪,刘渊四子。

刘聪自幼聪慧、好学,受其父影响,汉化程度很高,14岁已通习经史、百家之学(估计辅导班没少上)。且武艺精强,15岁时开始学击剑、骑射,膂力过人,据称挽弓能达300斤(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古代衡量一名武将的勇力,能挽多强的弓,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譬如,宋代有籍可考的勇力最强的武将是岳飞,《宋史》上记载岳飞能“挽弓三百斤,弩八石,能左右射。”

刘聪、岳飞挽弓都能达300斤,可晋代、宋代斤的概念是不一样的。东汉、魏晋的一斤,相当于现在的225克左右;宋代的一斤相当于现在640克左右。

这是说刘聪的勇力只有岳飞的三分之一吗?肯定不是,那样的话,刘聪显然称不上“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这又如何解释?《晋书》上记载的刘聪能挽弓三百斤的这个“斤”,很可能不是晋代的斤,而应该是唐代的斤。因为,《晋书》是唐代房玄龄、褚遂良、李淳风等人所著。

唐代的一斤与宋代相当,都相当于现在的640克左右,也就是说,刘聪的勇力,与宋代的挽弓记录保持者岳飞的勇力相当,那样才可谓“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救过刘渊命的太原名士王浑,曾对刘渊说起刘聪:此儿寻不能测。刘聪年轻时常游历于洛阳京城,广结豪杰名士。八王之乱爆发后,刘聪曾依附成都王司马颖,被拜为右积弩将军,参与战争,年纪轻轻就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

刘渊去世后,太子刘和继位,不久就被刘聪所杀,刘聪得以继位为匈奴汉国皇帝。

二是大将刘曜。

刘曜,字永明,是刘渊的族子,因其父母早亡,自幼被刘渊收养。刘曜从小胆识过人,八岁时,一次跟随刘渊上山打猎,突然遇到暴雨,刘曜等人就到一棵大树下避雨(不懂科学)。

突然,一个响雷震得大树剧烈颤动,其他人都被吓的狗啃屎般扑倒在树下,只有刘曜小盆友很淡定(神色自若),像没事儿一样。

史载刘渊见了十分惊异,惊喜之情溢于言表:此吾家千里驹也!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处变不惊的人往往有一颗强大的心脏,这是成为枭雄的一个必备条件。

1994年10月的一天,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接受列宁格勒州州长的邀请,去参观郊外的狩猎场。到了午饭点儿时,随员在草地上摆好桌椅和食品,准备吃完午餐后去森林打野猪。正当一干人胡吃海侃时,突然从灌木丛中蹿出一只神兽。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还没等他们去找野猪,一头乌克兰大野猪先来逆袭了。

惊慌失措间,时年已63岁的老叶一个趔趄,眼镜掉在了地上。危急时刻,10名随同人员都钻到了桌子底下,一起帮叶利钦找眼镜。

只有一个穿迷彩服的随同人员稳立当场,没有往桌子下钻,他举起猎枪,啪啪,连发两枪送这头乌克兰大野猪去领了盒饭。

此人,当时是圣彼得堡市的副市长。叶利钦认定,“这是一个强硬、不妥协和思维敏捷的人,莫斯科需要这样的人”。后来,这个人来到了莫斯科,到现在都在执掌着俄罗斯的政坛,他的名字叫普京。

这就是著名的普京打野猪(一说棕熊)赢得叶利钦信任的故事,到底是来源于地摊文学,还是真人实事,已无需考证和争论,因为,无论真假,这则故事所反映出的人拥有一颗强大心脏的重要意义,已为世人所公认,这就够了。

然而,说到刘曜没被雷吓倒这事儿,老王仔细推敲,一个八岁的孩子,再怎么早熟,一般也是没有如此强大的心理素质的。惊雷而定事件的真相是啥呢?可来分析一下。

据《晋书》记载,刘曜长的比较有个性,身长九尺三寸(9.3X0.231=2.15米,姚明?),垂手过膝(三国时有个相同特征的老刘家人刘备),白眉,目有赤光,须髯不过百余根,而皆长五尺,不仅仪态不凡,而且性格“拓落高亮,与众不群”。

《晋书》同时记载,刘曜读书志于博览,而不去刻意揣摩词藻章句。意思是此人思维敏捷,能迅速统观全局。其实,能长成这般模样的人,文学水平一般都了了,大部分都是语文困难户。

刘曜出身匈奴将门,射技尤佳,能洞穿一寸厚的铁板,被称为“神射手”。少有大志,常以乐毅、萧何、曹参等人自比。连刘聪都佩服不已:汉世祖刘秀、魏武帝曹操之流,与你比起来又何足道哉!

另外,刘曜阅历丰富,还出过国。年轻时游历于京城洛阳,因事犯有死罪,辗转流亡至朝鲜。后来朝廷大赦,刘曜才返回并州,居于汾阳的管涔山。

刘渊汉国初建时,刘曜就已崭露头角,为汉国建威将军,率兵相继攻克泫氏(今山西高平县)、屯留(今山西长子县)、中都(今太原),为汉国在并州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晋书》上虽把刘曜夸成了花,什么“性拓落高亮,与众不群”“雄武过人”,“世祖、魏武之流,何数公足道哉”。但是,老王我一直对这起惊雷而定事件反馈出的信息存疑。

因为,在动物界,一般遭遇危险和受到惊吓时,动物有三种反应:一是逃跑,二是反击,三则是,静止不动。前两种反应好理解,第三种反应,着实令人费解?

不应费解。这在学界被成为强制直性静止状态,是动物的一种保护措施。这在自然界例子不少,譬如,美洲有一种“昏倒羊”,只要受到惊吓就昏倒,出现强制直性静止反应。兔子躺着洗澡时,一旦把它倒过来四脚朝天,立马也产生强制直性静止反应。再如,当你在战场上遇到敌人扔过来的引信滋滋滋乱响的一枚鲜活的手榴弹时,是本能的卧倒静止不动,还是神勇的捡起来给扔回去?正常的反应都是前者,神勇的捡起来给扔回去的,那是抗日神剧中的演员们。

刘曜惊雷而定,到底是心脏强大,还是出现了强制直性静止反应,我们通过其后的表现再来分析判断。

刘渊死后,匈奴汉国的第三股大势力,也是最强的势力,反而不是匈奴人。

而是,一个白种胡人。

最新小说: 我在大唐是传奇 隋唐:从突厥入侵开始 秦时影帝成长日志 皇叔 红楼:重生僵尸,我参军修行 大唐:女帝竟能偷听我心声 大周:我家公主太可爱了 天空中一朵云 持娃上岗之雌霸天下 这个暴君,我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