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革除功名(1 / 1)

程景舟有一位正三品的吏部尚书岳父,又深得陛下信重,所以他的折子,无人敢压。

当天晚上,便已呈至御前。

程景舟除了给圣上写了奏折之外,还给礼部尚书也写了奏请。

他并没有歪曲事实,但是着重刻画了王举人欺压家户,并且害得农户几乎是家破人亡。

这个‘几乎’,就用得很妙。

毕竟,耿大郎被打伤是事实,耿憨子家买不起药也是事实。

如此一来,看似未曾编造任何情节,但是王有富的形象在礼部尚书以及陛下的眼中,俨然已经跌至谷底。

都有六百亩的免税田了,还不知足,竟然还敢瞒报田产,更欺压农户,纵人行凶,这简直就是枉读了圣贤书!

这世上若是只有一人可以无故革除一个人的功名,那便只能是皇帝!

现在,景文帝正值暴怒之时,自然毫不手软地批了一个字:“准!”

次日,不等礼部尚书上报,这批复就已经传达到了丰县县衙。

如此神速,也是程景舟没想到的。

谁能想到呢?

礼部尚书也没想到呀!

他才刚想着禀报此事呢,结果被告知圣上已经做了批示,不需要再来禀报了。

礼部尚书:……

就很无语。

王有富被革除举人功名的消息,在丰县飞速传播开来。

王有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人当即就晕过去了。

没有了功名,他在丰县就连个屁都不是,往后还如何出门见人?

先前因为仗着身份优越得罪了多少人,这下子,就有多少人恨不能立马来落井下石了。

程景舟是在王有富将所有的罚银以及赔偿都送到之后,才对外公告了这个消息,主要也是怕他还没缴上罚银,人就气没了。

现在一切都妥当了,那王有富是生是死,就跟他们无关了。

而程景舟所预料地不差,当景文帝看到他呈上去的奏报之后,便立即召见了几位大臣,其中之一,便有谢修文。

“朕知道一些世家勋贵兼并土地很严重,但是从未想过,不过是一介小小举人,都有这么大的胆子。若非是程景舟办事聪敏,只怕此时就已酿成大祸!”

“圣上所言极是,土地乃是我大治的根本,更是那些农户活命的机会,这王有富的确是太过大胆,此举当严惩。”

事不关己之时,诸位大人们都说地振振有辞,理直气壮的。

景文帝将他们叫过来,就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要让他们都知道,这一次的清丈,可不是糊弄一下就能过关的。

“不过是一个丰县,就能闹出这样大的事来,这还是在京兆府的管束之下呢,试想若是偏远之地,那些农户们若是没有了活路,落草为寇为难的还不是朝廷?”

一听这话,就知道皇帝动了大怒,几位大臣纷纷跪下请罪。

“清丈一事乃我朝之大事,是当前第一要务。户部若是忙不过来,朕就再多派几位钦差出去巡视,若发现有官官相护之事,定不轻饶!”

“是,圣上英明。”

谢修文这次没有被派出去,倒是将翰林院中的几位清正的年轻官员给委派出去了。

还未曾正式步入朝堂,身上多多少少还有几分正气在,不曾被这污浊的风气所熏染,想来还是可靠一些的。

只是到底没有经验,所以景文帝还是给抽调了一些有经验的武官同行,就算是玩不过那些文臣的心眼,至少在武力值上能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

清丈一事,需要用到的人手可不少。

县衙里虽然有衙役,但也不可能都派出去,县衙总得留人,而且城门或者是集市上也得有人巡逻,尤其是这晚上,巡逻是必不可少的。

程景舟虽然希望大家都能卖力做事,但也不至于把人当成牛马来使唤。

所以,白天清丈时,会有诸多的白役跟着跑前跑后,县衙里有三成.人马留守,另外还有两成.人要去各街巷巡逻,不能在这个时候再有其它的乱子发生。

除此之外,程景舟还约谈了丰县有名的一些乡绅,由他们家各派出一些家丁或者是子孙来跟着一起,当然,不会让他们参与测量自家土地的机会,但是如此一来,倒是可以让他们有一种参与感,也能让他们都安分一些。

而于程景舟而言,其实最主要的是这样还能省些银子。

别看县衙里收上来了两笔税银和罚银,看似不少,但是经不住花呀。

这些白役,一个月下来,至少要给出一两银子的,谢修齐和主簿二人给他总出名单来,每日都有一百余人跟着干活,也就是说一天就得往外掏一百多两呀!

再多的银钱,也架不住这么花费。

所以,程景舟才会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减轻衙门的压力。

这才几天过去,白役就减少了半数,他们县衙的开支也大大减少。

自打王举人事件爆发之后,程景舟在丰县的名气也算是彻底地打开了。

毕竟先前处置杜家田产一事中,并未开堂审理,而且杜家也只是缴了罚银,补上税款,并未见杜家人受什么责难。

如今这个王有富一出事,那就大大不同了。

但凡是有些脸面的乡绅,此时也都快速地想法子,只盼着莫要查到自己头上。

有的人倒是聪明,暗戳戳地将田地过户给一庄户人家后,再让人家写一张欠条,待清丈一事过后,再悄摸地将土地给收回来。

如此一来,这坑的还是农户。

因为这地契有白契和红契,买卖双方不通过官府,按约定俗成的方式私人订立的契据叫做草契或白契,契据上一般还会写上第三方证明人。

而通过官府验证完税后出具的契据叫做红契或官契。

红契的纸张也是白色,不过是官方统一印制的制式契据。

之所以叫红契,大概也是因为契据上盖了大红的官府大印的缘故。

红契经过官府验证出具,自然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约束力,真要是上了公堂,这红契的效力显然要高过白契的。

但白契也是被普遍认可的一种契据,尤其是在民间,有些百姓甚至压根儿就不知道还有红契这回事!

这不就给了某些人可乘之机?

(本章完)

最新小说: 步步高升:从省考状元到权力巅峰 绝世剑神:君临天下 重生78,开局被女知青退婚 重生1958: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 从县委书记到权力巅峰 美人眸 逍遥四公子 重生2000:从追求青涩校花同桌开始 天问九歌 出狱既无敌,前妻要离那就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