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什么最重要?体统!
什么是体统?体统就是被人们看做是道德的模范准则,被大众所接受的道德行为。
说白了就是身份和面子,叔嫂间传出暧-昧的传文无疑是有失皇家身份、丢尽皇家颜面的大事情。
单凭苏若玉的三言两语,没头没脑的几句话皇后就信了?皇后当然信了,而且深信不疑。为什么?为什么皇后会对第一次见面的苏若玉如此信任呢?
错,皇后没有信任苏若玉。皇后之所以相信他们叔嫂间确有暧-昧,是因为她必须相信,她需要相信这样的事实存在。
她唯有相信了才能把这件事当成事来处理,否则一句‘你胡扯,我不信。’故事就结束了,还怎么继续小题大作?
苏若水与叶孤元历之间有什么还是没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拿这个事当事说了,这就需要调查,需要澄清。
这个调查的过程就足够**了,皇后越想越开心,大方的赏了苏若玉一对翡翠镯子,苏若玉千恩万谢的收了。
苏若水终于画完了《白蛇传》,一幅幅画像下面配上她娟秀的一行行小字,真是赏心悦目。
‘元弘一定喜欢得不得了。’苏若水看着画不由自主的想起了叶孤元弘,想起给他讲《白蛇传》时他听得那么认真。
随着故事的波折他也跟着喜怒无常的像个孩子一样,苏若水回忆着从前,幸福的勾起嘴角。
苏若水拿起画笔,按着回忆中的模样画了一幅叶孤元弘的画像。
夜幕深沉远山近水,一个黑衣男子负手而立,在凉亭中仰望苍穹。轻风吹动的发带和衣角衬得那人如同谪仙般孤高傲世。
那是一个多么迷-人的夜晚,她走的又急又累的时候居然和他在长亭偶遇。
她急着见他才贪赶夜路,他急着见她才夜宿荒郊。
苏若水忽地想起了那首逼死了‘苏若水’、断了他们姻缘红线的诗。
她提笔蘸墨,挥毫写就‘百年世事三更梦,妾伴夫郎梦里沉。万里江山一局棋,妻做陪君对弈人。’。
“报,喜公公来了。”
“请到正厅待茶。”
苏若水在轻云、蔽月、流风、回雪四个丫头的簇拥下缓步走到正厅。
“老奴见过娘娘。”喜公公横搭拂尘,略一低身向苏若水示意。
“不必多礼,喜公公请坐。”苏若水再不待见他,也得给他面子。
喜公公没坐,苏若水倒是坐下了。
“娘娘,皇后娘娘这几日凤体不安,老奴是奉皇后之命来请您进宫的。”
“可着御医看过了?”
“看过了,皇后娘娘这几天常念叨您,您随老奴进宫看看吧。”
“御医看过就好,母后凤体欠安本应进宫侍候左右,怎奈本宫新寡正是不祥之人,而且这几天我这身子也沉重得很,实是行不得路。”
苏若水才不进宫去呢,她再傻也知道那个黄圈圈里是皇后的天下,上次差点着了她的道,现在再进宫那叫羊入虎口。
正好叶孤元弘死讯传来,她可以避居太子宫连安都不用进宫请了。
“就麻烦喜公公替本宫回个话,说本宫过几天再去给母后请安,我自会每天焚香为母后祈福。”
“既如此老奴就先退下了。”喜公公也不愿意跟苏若水废话。
反正他的任务就是跑一趟腿儿,也没人说请不动她会怎么样。他只要来了,把话带到了就算完美完成任务。
“送喜公公。”苏若水一个眼神,立马过来两个小厮把喜公公送到宫门口。
喜公公没有请动苏若水,同样的大内侍卫也没有请动叶孤元历。
皇后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的结局,虽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依然不妨碍她气得跳脚。
“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皇后不停的在地上打着转转。
抓起一个茶盏就要扔出去,忽见一个男人笑意盈盈的走了进来。
这皇宫里除了皇上,几乎见不到别的男人。偶尔皇子进宫也得按规定时间走固定的程序,得到批准以后才行。
制度是制度,规定是规定,任何条文都是死的,人是活的。有些重臣或是皇上的近臣偶尔也会获得批准,或是接到宣召进宫来的。
今天来的人就是礼部尚书苗世谨,当今皇后的嫡亲哥哥。
“兄长?”苗世英也很久没见过亲人了,一时激动忘了所有的不愉快,那茶盏也算是逃过了粉身碎骨的一劫。
“臣苗世谨参见皇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千岁。”
“快快请起。”
不用吩咐丫头们也知道赶紧的给苗世谨搬椅子、递茶盏、执羽扇。
“不知兄长今日何事进宫啊?”皇后知道没有事的话,他是不能随便进到这皇宫里的。
“为过几天殿试的事,圣上宣我进宫,就是探讨一下今年殿试的题目。”苗世谨觉得这就是皇上赐给苗家的荣耀。
殿试的题目通常都是皇上临时起意,随便命个题目考考贡士。
特别宣召他进来商议题目的事,足见皇上对他的信任;能被召入深宫,足见他圣眷正隆;能准他单独来见皇后,足见这份恩宠-的与众不同。
“哦,这有何难?可定下来了?”皇后甚是不以为然,就是出个题目考别人嘛,又不是按别人的题目做诗。
“定下来了,今年的题目就是大争之世。”
大争之世,这四个平常的字里面蕴藏着多少玄机啊。
又过了两天,皇后的准备工作也做得差不多了。她又一次派人分别奔赴三王府和太子宫,依旧是请叶孤元历和苏若水进宫。
只不过这一次文请改成了武请,来也得来,不来也得来。虽然他们俩都很不情愿,但谁也没有反抗,都乖乖的跟着大内侍卫进了宫门。
“臣媳参见母后。”苏若水深深一福,这一次她连个丫头也没带。
“儿臣参见母后。”叶孤元历也依礼参拜。
“罢了,都起来吧。”皇后这一次没有装聋装瞎,还大方的一摆手,赐他们俩一人一个座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