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懦是残忍之母。怯懦只是保住所谓的安全的手段,可它不但削减我们的卫护能力,甚至于驱我们至毁灭之崖,使我们碰着历来无意冒犯我们的灾祸。
恐惧,源于你对这个世界的未知
这个世界并不恐怖,恐怖的是你心里的那个芥蒂,人类对于未知的事物始终抱着一种近似于敬畏的恐惧心理。比如说,我们都会感到害怕的鬼故事、鬼电影,这种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营造荒诞和不可理解的气氛。而真正令我们感到害怕的,并不是鬼会伤人,也不是鬼有多丑陋,恰恰是那种荒诞和不可理解。本质上来说,这一切都源于未知。因为你不知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能会要发生什么,你处在一个未知的景象之中,这时,恐惧来得非常单纯和直接,即便我们知道此时此刻是安全的,也没受到任何外界人或物的攻击和干扰,而对周围一切的未知,就会让我们害怕。
海瑶在学校附近碰见一个农村大姐站在大树底下兜售布袋——一种长方形单面有图案的纯棉购物口袋,价钱相当便宜,只售1元。于是她一口气买了5个。
布袋拿回宿舍,室友们纷纷询问在哪儿捡到的宝,都跃跃欲试去买几个回来。不料一位细心的同学蓦然惊呼:“怎么上面有个‘死’字!”定睛一看,布袋的图案四周原来还环着一圈外文,几个较长的单词不认识,字典里也没有,中间一个“die”却赫然触目惊心!再细看图案本身,几个简单而形状怪异的色块拼凑在一起,谁也辨不出那究竟是什么。
“我说这么便宜!”“准是邪教的图腾!”“巫婆!”“咒语!”室友们大呼小叫。
海瑶有点害怕了,接下来不管遇到什么倒霉的事情,室友们都会怪海瑶买来那个“不吉利的东西”,海瑶的心里也很忐忑,生怕哪一天飞来横祸。直至一年后,结识了一个外语学院的朋友,海瑶心里的结才解开,“咒语”之谜水落石出:原来那句奇怪的外文其实是德语。“die”是德语中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冠词,发音为“地”,用法相当于英语“the”,专用以修饰阴性名词,“咒语”全句的意思是“保护世界环境”。
回头再看那神秘的图案,原来竟是世界七大洲的板块!为了这个忐忑不安这么久,真让海瑶哭笑不得!
我们之所以恐惧那么多,常是因为自己吓自己,是我们将自己圈禁在了幻想之中。其实,这世界上本就没有那么多恐怖存在,只是我们硬将它扯了出来。
当然,恐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体验。伍德在《你害怕什么?》一书中形象地描述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体验很可能是充满恐惧的。我们被迫离开母亲的**——一个柔和,温暖,安宁,舒适的世界——进入到这个世界——它仿佛是一场充满光亮,噪声,寒冷,疼痛的噩梦。婴儿出生的时候,它害怕得身体紧缩,疼痛得面部扭曲,双眼紧闭。也许,我们与母体脱离之后的第一种情绪就是恐惧,第一个反应就是躲避。”人从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要遭遇各种恐惧。安格尔在《学习处理恐惧》一书里这样陈述:“我们生活在各种恐惧之中。我们害怕被抛弃,害怕失败,害怕痛苦,害怕死亡。我们害怕上帝是虚构的,害怕生活不过是一场闹剧。我们害怕陌生,害怕怀孕,害怕变老,害怕陷入无助,害怕被抢劫,害怕伤害,害怕看到人受伤害,害怕破产,害怕股市暴跌。害怕不被人所爱,又害怕爱别人太多;害怕受人关注,又害怕被人忽略。害怕陌生人,害怕电梯,害怕犯错误,害怕街头地痞,害怕老鼠,害怕地震,害怕血,害怕人上门讨债。”
恐惧在一定程度上,是合理的,有时逃避也是必需的,为了安全和生存,人可以合理而必要地选择远离令自己感受到威胁的东西,但这个恐惧对象应该是明确而真实的。如果你的恐惧与这个世界并没有真实的联系,你不大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害怕什么,也不大清楚自己逃避的目的地何在,那么你的恐惧就是虚幻的,你逃避的目标与保存生命的目的背道而驰,这就会给生命带来危害。
那么,怎么来减轻自己的恐惧心理,直到让自己直面恐惧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克如此建议:“当你试图克服恐惧的时候,不要冲上前去,让自己一下子面对一切;这样做很糟糕,结果往往会与你预想的目标适得其反,使你原来的恐惧陡然增加十倍。最好的办法是,与你惧怕的对象保持一点儿距离,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接近它。这样,你会越来越适应你害怕的处境。”
害怕会让机会溜走
机会总是伴随着一定风险或困难降临的,如果你总是心怀恐惧,就一定会与机会失之交臂,因此,抛掉你的恐惧心态吧,这样才能把握机会。
有一个人,在某天晚上碰到了上帝。上帝告诉他,有大事要发生在他身上,他有机会得到很多的财富,他将成为一个了不起的大人物,并在社会上获得卓越的地位,而且会娶到一个漂亮的妻子。
这个人终其一生都在等待这个承诺的实现,可是到头来什么事也没发生。
这个人穷困潦倒地度过了他的一生,最后孤独地死去。
当他上了天堂,又看到了上帝,他很气愤地对上帝说:“你说过要给我财富、很高的社会地位和漂亮的妻子,可我等了一辈子,却什么也没有,你在故意欺骗我!”
上帝回答他:“我没说过那种话,我只承诺过要给你机会得到财富、一个受人尊重的社会地位和一个漂亮的妻子,可是你却让这些机会从你身边溜走了。”
这个人迷惑了,他说:“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上帝回答道:“你是否记得,你曾经有一次想到了一个很好的点子,可是你没有行动,因为你怕失败而不敢去尝试?”
这个人点点头。
上帝继续说:“因为你没有去选择,这个点子几年后给了另外一个人,那个人一点也不害怕地去做了,你可能记得那个人,他就是后来变成全国最有钱的那个人。还有,一次在城里发生了大地震,城里大半的房子都毁了,好几千人被困在倒塌的房子里,你有机会去帮忙拯救那些存活的人,可是你害怕小偷会趁你不在家的时候,到你家去打劫,偷东西?”
这个人不好意思地点点头。
上帝说:“那是你去拯救几百个人的好机会,而那个机会可以使你在全国得到莫大的尊敬和荣耀啊!”
上帝继续说:“有一次你遇到一个金发蓝眼的漂亮女子,当时你被她强烈地吸引了,你从来不曾这么喜欢过一个女人,之后也没有再碰到过像她这么好的女人了。可是你想她不可能会喜欢你,更不可能会答应跟你结婚,因为害怕被拒绝,你眼睁睁地看着她从你身旁溜走了。”
这个人又点点头,可是这次他流下眼泪。
上帝最后说:“我的朋友啊!就是她,她本来应是你的妻子,你们会有好几个漂亮的小孩子;而且跟她在一起,你的人生将会有许许多多的乐趣。”
这个人无言以对,懊恼不已。
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围绕着很多的机会,包括爱的机会。可是我们经常像故事里的那个人一样,总是因为害怕而停止了脚步,结果机会就这样偷偷地溜走了。只有及时抓住机会的人,才能取得人生的成功;而在有准备的人眼中,抓住机会努力改变自己,更多的机会就会出现在眼前。
机会是属于有勇气的人的,而我们往往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不敢跟他人接触,因为害怕被嘲笑而不敢跟他人沟通情感,因为害怕失落的痛苦而不敢对别人付出承诺。
能否把握机会,实在是决定人生能否成功、是否如意的关键。用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生活,我们的人生就会得到提升。机会不等人,千万不要让它从你指缝中溜走,否则你就会一事无成。
恐惧让你与成功无缘
如今,从市值上看,苹果电脑公司已经成为超级企业。一直以来,大家都只知道已故的乔布斯先生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其实在30多年前,他是与两位朋友一起创业的,其中一名叫惠恩的搭档,被美国人称为“最没眼光的合伙人”。
惠恩和乔布斯是街坊,两个人从小都爱玩电脑。后来,他们与另一个朋友合作,制造微型电脑出售。这是既赚钱又好玩的生意。所以三个人十分投入,并且成功地制造出了“苹果一号”电脑。在筹备过程中,他们用了很多钱。这三位青年来自中下阶层家庭,根本没有什么资本可言,于是大家四处借贷,请求朋友帮忙。三个人中,惠恩最为吝啬,只筹得了相当于三个人总筹款的十分之一。不过,乔布斯并没有说什么,仍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惠恩也成为了小股东,拥有了苹果公司十分之一的股份。
“苹果一号”首次推出便大受市场欢迎,共销售了近10万美元,扣除成本及欠债,他们赚了4.8万美元。在分利时,虽然按理惠恩只能分得4800美元,但在当时这已经是一笔丰厚的回报了。不过,惠恩并没有收取这笔红利,只是象征性地拿了500美元作为工资,甚至连那十分之一的股份也不要了,便急于退出苹果公司。
当然,惠恩不会想到苹果电脑后来会发展成为超级企业。否则,即使惠恩当年什么也不做,继续持有那十分之一的股份,到现在他的身价也足以达到10亿美元了。
那么,当年惠恩为什么会愿意放弃这一切呢?原来,他很担心乔布斯,因为对方太有野心,他怕乔布斯太急功近利,会使公司负上巨额债务,从而连累了自己。
惠恩在放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同时,也就宣告与成功及财富擦肩而过了。
事实上,像惠恩一样总想着逃避的人并不在少数,当今社会,“怕事”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时代病。面对责任,许多人都在“躲猫猫”。面对社会的压力,许多人被压弯了脊梁骨,这种行为从心理学上来看也是不正常的。许多研究心理健康的专家一致认为,适应良好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解决问题”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问题,怨天尤人。
从成功学的角度说,一个人如果不敢向高难度的生活挑战,就是对自己潜能的画地为牢。这样只能使自己无限的潜能得不到发挥,白白浪费掉。这时,不管你有多高的才华,工作上也很难有所突破,职场上遭遇挫折更不是什么新鲜事。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等着挨打的心情是消极的,那种等待的过程与被打的结果都是令人沮丧的。一个人在心理状况最糟糕的状态下,不是走向崩溃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有些人之所以有着不如意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个人主观意识在起着决定性作用,他们选择了逃避。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心理,那么我们就能拥有更为完美的人生。
战胜心里的魔鬼
恐惧是来自内心的魔鬼,它会毒害你,扼杀你的信心、勇气,让你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失败者。因此,你必须消灭它,这样你才能活得轻松快乐。
困境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完了,那你就永远失去了站立的机会。
两人结伴横穿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个中暑病倒,不能行动。剩下的那个健康而又饥饿的人对同伴说:“好吧,你在这里等着,我去寻找水源。”把手枪塞在同伴的手里说:“枪里有五颗子弹,记住,三个小时后,每小时对空鸣枪一声,枪声指引我;我会找到正确的方向,然后与你会合。”
两人分手,一个充满信心地去找水,一个满腹狐疑地卧在沙漠里等待。他看表,按时鸣枪。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难相信还会有人听见枪声。他的恐惧加深,认为那同伴找水失败,中途渴死。不久,又觉得同伴找到水,弃他而去,不再回来。
到应该击发第五枪的时候,这人悲愤地思量:“这是最后一颗子弹了,伙伴早已听不见我的枪声,等到这颗子弹用完之后,我还有什么依靠呢?我只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际,兀鹰会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么痛苦,还不如……”于是,第五次鸣枪时,他用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不久后,那提着满壶清水的同伴领着一队骆驼商旅循声而至,但找到的却是一具尸体。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曾有过畏惧,没有人从小到大从来都不曾畏惧过。但有些人走过了一个坎儿,翻过了一座山,终于学会了勇敢,有些人走过了一个坎儿,却难翻过一座山,因为他学会的是更畏惧,于是他面对的只有悲剧的上演。
某大公司招聘职员,有一位刚毕业的应聘者面试后,等待录用通知时一直惴惴不安。等了好久,该公司的信函才寄到了他手里,然而打开后却是未被录用的通知。这个消息简直让他无法承受,他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了信心,觉得再试其他公司也会一败涂地,于是服药自尽。
幸运的是,他并没有死,刚刚抢救过来,又收到该公司的一封致歉信和录用通知,原来电脑出了点差错,他是榜上有名的。这让他十分惊喜,急忙赶到公司报到。
公司主管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却是:
“你被辞退了。”
“为什么?我明明拿着录用通知。”
“是的,可是我们刚刚得知你因为收到未被录用的通知而自杀的事,我们公司不需要连一点挫折打击都受不了的人,即使你再有能力,我们也不打算录用。因为公司今后可能会出现危机,我们需要员工能不畏艰难与公司共存亡,如果员工自己都无法克服畏惧心理,怎么能让公司也转危为安?”
这位应聘者彻底失去了这份工作,原因何在呢?很显然,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正确的评价,偶然受了点打击便轻视自己而畏缩不前,对未来不抱有希望,这是心理极度脆弱的表现。他没有想到自己失去工作,不是失在严格而苛刻的公司经理的考题上,也不是败给实力不俗的竞争对手,恰恰是自己的畏惧,挡住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发展道路。
畏惧是人生成功的大敌,它会损耗你的精力,折磨你的身心,缩短你的寿命,让你失去信心,阻止你获得人生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克服它你才能给自己赢得一次成功的机会,如果你不愿失败,就立即行动向畏惧挑战,人生的路很漫长,如果你一直都无法面对心底的这个魔鬼,到头来后悔也来不及了。
一味逃避不如勇敢直面
一味逃避是懦弱的表现,并且不可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糟。因此,必须学会直面现实,勇敢地解决出现的问题。
A君是某公司经理,一次,他的一个助手出了一个纰漏,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六神无主的助手找到A君,表示要辞职。这时,A君给他讲了一个藏在心里已久的秘密:“8年前,我受雇于一家建筑公司当业务员,由于我的勤劳能干,大量欠款源源不断地收回,公司颓败的景象颇有改观。老板也很赏识我,几次邀我到他家吃饭。就在这时,他唯一的女儿悄悄地爱上了我,常常送一些精美的小玩意儿给我。我起初不敢接受,后来碍于情面只得收下。就这样过了两年,当有一天我告诉她我不能再给予她太多时,她一气之下寻了短见。
“她的三个哥哥咆哮不止,扬言非要我偿命不可。那时我手里已有了为数不少的积蓄,很多人劝我一走了之。我没有这样做,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事因既然在我,我必须回去面对这一切,是死是活——无关紧要。
“当我走进她的家门,一群人向我扑来,可她的父亲——我的老板向其他人摆了摆手,走上来紧握着我的手,良久才缓缓地说了这么一句话:‘一个女人愿意为你献身,说明你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你敢来面对这一切,说明你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A君的话给了他的助手很大触动,他决定留下来,接受董事会的裁决。结果,董事会认为他敢于面对问题,只是扣了他两个月奖金。
故事中A君明知老板家等着他的是一场暴风雨,却没有因此一走了之,而是勇敢地去面对,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生活中,当发生一些困难的事或令人痛苦的事时,很多人都习惯于逃避,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已经发生的不可能再改变。逃避、不敢面对其实就是在自我欺骗,这样只会使人变得更痛苦。而且一旦逃避成了习惯,人就会变得消沉,不再进取,到头来一事无成。
已故的布斯·塔金顿总是说:“人生加之于我的任何事情,我都能面对,除了一样,就是瞎眼。那是我永远也无法忍受的。”
但是这种不幸偏偏降临了,在他60多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看东西时,色彩整个是模糊的。他去找了一个眼科专家,证实了不幸的事实:他的视力在减退,有一只眼睛几乎全瞎了,另一只好不了多少。他最怕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塔金顿对这种“无法忍受”的灾难有什么反应呢?他是不是觉得“这下完了,我这一辈子到这里就完了”呢?没有,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还能非常开心,甚至于还能运用他的幽默。以前,浮动的黑影令他很难过,它们时时在他眼前游过,遮挡他的视线,可是现在,当那些最大的黑影从他眼前晃过的时候,他却会说:“嘿,黑影来了,不知道今天这么好的天气,它要到哪里去。”
当塔金顿完全失明之后,他说:“我发现自己是个能承受视力减弱的人,就像一个人能承受别的事情一样。要是我五种感官全丧失了,我知道我还能够继续生存在我的思想里,因为我们只有在思想里才能够看,只有在思想里才能够生活,无论我们是否知道这一点。”
塔金顿为了恢复视力,在1年之内接受了12次手术,为他动手术的是当地的眼科医生。他没有害怕,他知道这都是必要的,他知道他没有办法逃避,所以唯一能减轻他痛苦的办法,就是爽爽快快地去接受它。他拒绝在医院里用私人病房,而住进大病房里,和其他的病人在一起,他试着让大家开心,而在他必须接受好几次手术时——而且他很清楚地知道在他眼睛里动了些什么手术——他总是尽力让自己去想他是多么的幸运。“多么好啊,”他说,“现在科学的发展已经到了这种地步,能够为像人的眼睛这么纤细的东西动手术了。”
一般人如果经历12次以上的手术和不见天日的生活,恐怕都会发疯发狂了。可是塔金顿说:“我可不愿意把这次经历拿去换一些更开心的事情。”这件事教会他面对不如意的事,就像他所说的:“瞎眼并不令人难过,难过的是你不能面对这个事实。”
在一生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失败,失败就是这样,你逃避它,它就拼命地追逐你,你面对它,它就会停步。所以说,失败并不可怕,不敢面对它才更可怕。
日本大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对此理念阐述得最透彻,他说:“跌倒了就要站起来,而且更要往前走。跌倒了站起来只是半个人,站起来后再往前走才是完整的人。”
日本三洋电机公司顾问石藤清一,曾在松下电器公司担任厂长,当时松下幸之助就给他最好的教育机会。有一次,日本遭逢有史以来最狂暴的台风,虽无人员伤亡,但工厂却接近全毁。石藤心想:好不容易迁到新厂,正想全力生产、大干特干时,却遭此打击,老板心理上一定很沮丧吧!
松下是在台风即将停止之前赶到工厂的,此时不巧松下夫人亦身体不适而住院,他是探病后再赶来的。
“老板,不好了,工厂遭逢巨变,损失惨重,我来当向导,请巡视工厂一趟吧!”
“不必了,不要紧,不要紧。”
“……”(彼此无语)
老板手中握着纸扇,仔细地端详它,横看、纵看,神情异常地冷静。
“不要紧,不要紧。失败没什么了不起的,跌倒就应爬起来。婴儿若不跌倒就永远学不会走路。孩子也是,跌倒了就应立即站起来,号哭是没有用的,不是吗?”
松下说完掉头就走,对工厂的灾难毫无惊恐失色之态,就快速离去。
胜败乃兵家常事,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失败,重整旗鼓,开辟人生另一个战场。
逃避现实世界不快的人,永远也无法获得成功。生命中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挫折,只有勇敢面对,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