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阁 > 都市言情 > 风雨长剑歌 >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七十四章 昆梁

第二卷 漫漫江湖路 第七十四章 昆梁(1 / 1)

昆州有大山,名曰昆梁。

山岭横亘于昆离二州交界之处,绵延几十里,如同天堑。

大山虽广,却是不高,大片常叶高木遍布山岗,树冠层层叠叠,郁郁葱葱,自远端遥望过去,日光映下,随风起伏的林海一片青翠。

中原南地山多林多,单一座普通大山,并不需多述篇幅,而之所以特意提起,自然是因为这座昆梁山,有其值得提起的特别之处。

离州已是中原边界,和物产极为丰富的南疆众多森林接壤,自古以来便有商队来往于中原两地,商路繁华,而自离州往江南去,昆州便是必经之地,古人见大山拦路,何解?

开道。

于是,有人开道于天堑之下。起初,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蜿蜒盘旋,直上昆梁山,小道狭窄而隐蔽,外人无从知晓,仅一些本地采药人和猎人行于此道,横穿险峻山岭。

但走的人多了,小道也慢慢被踩宽踏阔,逐渐有途经行脚商人发现了这条奇险的山路,询问了当地人通往何处,得知竟可越山而去,皆大惊,信者不信者均有,其中有胆大者一试,验证了此言为真,心中震动之余,还惊喜地发现,走这条捷径要比原本绕过大山的路线要快上许多。

商人们尝到了甜头,顿时一发不可收拾,对他们来说,时间相当于钱财,省时即赚钱,既然走近道能赚不少钱,何不为呢?渐渐地,无数商人开始从此地过,昆梁山也不再是天堑,而变成了商驿要道。

然而有商,便有匪。

不知何时起,昆梁山中出现了不少匪徒,占山为王。这些山匪之来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前朝江山未定,连年征战,无数贫苦百姓流离失所,多少武林豪杰无处容身,只得遁入山林,落草为寇;二说是商人们常年行商往来,其中有些许心思活络、或说邪左之辈,于此地发现了“商机”:方圆几十里的昆梁山,仅此一处可以通行,实乃要道中的要道,并且道旁山林耸立,地势奇险易守难攻,若将其占领,何愁金银钱财不滚滚来?这可比辛辛苦苦跑商赚钱啊,由于本身是商人,自然懂其他商人的性子,仅需付上一丁点“过路费”,便能破财消灾,安安稳稳地过了这昆梁山,这等好事,无谁不愿。

最初的山匪是其中之一,或是两者兼有,早已不可考,总之鱼龙混杂的山匪占据了这条不可或缺的山道,设卡拦阻来往商人,不讲道理地收取“买路财”,商人心中虽有几分不满,可也无法子,只得被迫接受了。

然而昆梁山山匪甚众,他们并不是一体,又岂会是一心?商人队伍往来多了后,各种乱象层出不穷,收费不匀、一道多卡、劫完再劫等等,弄得商人们苦不堪言,心中已隐隐生出怯意,然而一些目光短浅的山匪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更有歹毒者,直接豪夺货物杀人抛尸山中,一了百了。

细水长流无本万利的生意,就硬生生被那些家伙搞坏了,不过转念一想,也正常,毕竟世上没脑子的人还是占多数。事情传开后,商人们惊惧万分,钱虽重要,却也能赚到,可命只有一条,丢了便再无,于是此地日渐萧条,连买路财都已经收不到了。

得亏这些落草之寇不全是无能之辈,还是有明白人的,在山匪们没了收入来源、眼看已离饿死不远,即将为争夺资源而自相残杀之际,其中的聪明人牵头,不知用了什么办法将各个山匪团伙凑到了一起,成立了个大寨子,就地以昆梁为名,并立下众多条框规矩。

规矩是为了大家的利益,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于是很顺利地推行下去,在外对商人言,山寨只为守护昆梁山道不受侵扰而立,可任由商人通行,只收买路财,绝不伤人。

商人谨慎而趋利,山匪之言,不论信不信,都无人敢来以命一试,但在山匪收买了几名商人,让其安稳地来回跑商后,商人们见有同道做出了表率,在金钱的驱使之下,终于忍不住再度回来,以一些银钱为代价,换求通过此地。

见着了既得利益,即使是目光短浅之辈也开始拥护支持这些新规矩,尽管还有少许不服从者,但在严格执行之下,死的死,驱逐的驱逐,原本杂乱无章的山贼盗匪团伙,开始逐渐变得秩序井然。

而商人们见山匪确实如其所说,一直老老实实,只收一份买路财,绝不伤人,似已洗心革面,提着的心也都放了下来,享受到了此等便利,哪里还会再走其他道。

来往昆离两地,必须要过这昆梁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多绕几十里路,要么交财直接越过山岭,该如何选,那还不简单?

同时永歌森林的货物也传出了名声,运到中原便能轻而易举地卖出高价,于是两地跑商的商人越来越多,为了更好、更快地让其通行,昆梁寨大修山道,拓宽道路,将陡峭的地形尽量平坦齐整,至少能过马车,与此相对应的,商人队伍的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由早时的单人行脚商,到后来十多辆车的大批商队,无数商人经由此地,而自比“山主”的昆梁寨,一直收取买路财,虽收得少,但日积月累积水成渠之下,自然聚敛了无数钱财。

时至今日,昆梁山已发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最初的昆梁寨,早已不复存在。

而昆梁山的山脚下,商道的必经之处,多了一个小镇,往来的人们都称其为昆梁镇。

昆梁寨便是小镇的前身,至于为何由寨变镇,这是必然。昆梁寨当初占山为王没有被剿灭,是因为前朝朝廷江山不稳,忙于朝权争斗,没空关注小地方,再加上昆州这边天高皇帝远的,也没人会花大代价去剿一个穷哈哈的土匪山寨,而后来起势之时,又极快地成了气候,再剿灭已来不及了。

但朝廷不会永远混乱,江山总会一统,到时候,这个收买路财收到富得流油的土匪山寨,便成了朝廷眼里的香饽饽,想跑都跑不掉,反抗必是死路一条,或许是那些聪明人看到了这一点,就在此之前直接投了朝廷,奉上半数钱财的同时,甘愿被纳入朝廷之下,于是,山水正志中出现了昆州昆梁镇。

当初的山匪摇身一变,成了黎民百姓,虽无一官半职,却仍保留了半数家财,原本全力促使投靠朝廷的几名山寨首领,更是开枝散叶,成了本地的大家族。

在这儿,最大的看似是县老爷,实际上,县老爷都得看那几家脸色。

而昆梁山这条要道看似归了朝廷,私底下,却是由那几家共同掌管。

昆梁镇以这条商驿要道为基础,不再收买路财,而是改收“通行费”,并兴建客栈、马厩、酒肆、商铺等等,专为来往跑商的商人,发展至今,昆梁小镇已成了商队必经落脚点之一。

此时,昆梁镇五里之外,一名白袍儒雅公子骑着一匹健硕的黄骠马,缓步踱于大道上。

关于这些对昆梁山的了解,都来源于脑海中曾读过的一篇《昆州志·昆梁》,当然,连背着朝廷做事的内容都如此详实,自然不会是朝廷记载的正志,是结合了正志与一些乡野秘史传闻、最终编成的秘辛,虽说无甚大用,可有些特定的时候,知晓多寡,便直接代表着能力强弱。

无所不知,即无所不能。

可我与之差距,犹如云泥。白袍公子自嘲一笑,面上却是显得极为温和儒雅。

他轻轻扬了扬缰绳,胯下黄骠马似通人性,不待主人出声,便加快了步子,顺着道路,往昆梁镇的方向赶去。

如今这条横贯昆梁山的道路早已不是普通山路了,在昆梁寨慢慢演变成昆梁镇之后,因之而发家的镇民们更是大加修整,伐木动土,拓宽道路,对其常年进行修缮和维护,要道一词名副其实,不仅是商人,包括镖队、游人、甚至驿马,几乎所有来往昆离两地之人都会选择此道。

不多时,昆梁镇已出现在视野中的远方。

正值立夏时节,夏日的炎热气息彻底驱散了凉寒春意,树繁叶茂,虫鸟相鸣,这会儿正是商队往来最频繁的时期之一,无论是离州那边的永歌森林还是这边的昆梁山,山里头的猎物渐渐活跃了起来,老练的猎人们都知道,最好捕猎的时节便是夏秋两季,树植反青,葱郁生长,而山间的动物们,熬过了肃杀万物的冬天,又养了一个春天,此刻那叫一个又肥又美,肉质鲜嫩,皮毛油光水滑,均是值钱物件。

商人们也见利便来,相对低价收了这些东西,再回中原高价卖出,循环往复,便是他们的生活。

白袍公子望着前路,忽地一拉马绳,大黄马慢慢停了下来。

此处道旁,不知谁人立了个一人高的石碑,上刻有两字。

昆梁。

最新小说: 乱世缝尸人 封神:我萧升,誓杀燃灯道人! 西游牧神篇 吾以仙之名 了不起的修仙掌门模拟器 大夏经纬师 我没想捉妖啊 独尊山海 扮演探秘:贫道真的只是个演员 江湖明月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