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职博士,能够以学生的身份在母校呆一学期,真是件幸福奢侈的事。我在单位请了一个学期的假,第一学期都在交大上课,打算先完成所有的课程学习内容,后面的计划是一边工作一边写论文。
做学生的感觉真好,每天被熟悉的铃声叫醒,然后去食堂吃个早餐,背着书包,和校园里年轻的本科生、硕士生们一样,拿着课本跑到教学楼去听课。
每天晚饭后我会像从前一样,漫无目的地在校园四处走到,发现校园的变化竟然很大。去往当年本科的宿舍楼的校道上,小树竟然已经长得碗口那么粗了,记得当年进校时还是小木棍的样子呢,现在的叶子已经要把整条校道盖住了。
校道上的身影在肆意追逐打闹,稚嫩的脸庞,开朗的欢声笑语,多像从前的自己。青春,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呢。有使不完的精力,有不切实际的梦想,有赤诚的热血,有纯洁的友谊,有清澈的心灵。可以做异想天开的尝试和挑战,不怕犯错,也不怕笑话,把日子过得跟小说和童话一样。身处他们之中,我仿佛坐着时光机,回到了十年前。可是,我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你的了。
宿舍虽然依然叫眷诚斋,里面住的人却已经换了若干届。从前的宿舍的房门是暗黄色的木门,比现在的这个铁门好用许多。那时候宿舍还发统一的浅绿色棉被,格子床单,白色的搪瓷饭缸,上面印有秦山交大的字样。每个月楼下还会统一收集洗床单免费清洗。
那时宿舍楼是不通宵供电的,每次晚上十一半会吹一次长哨提醒大家要断电了。然后在在十一四十五分让所有学子瞬间进入暗黑世界。然后在少数人在带动下,整幢楼的人一起起哄,整个生活区像炸开了一样。“来电,来电,我们要来电!”声音铺天盖地,地动山摇,而且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楼管终于不堪折磨,最终被迫无奈,怀得仁爱之心再次拉动电闸,给所有人再送上半小时的光明。
可这帮小子明显是贪得无厌得寸进尺的德性,很快,又有人发起新运动:“通宵,通宵,我们要通宵。”这一回可真正让楼管的犯了难,可他们最终没有屈服,因为学校有学校的规定,毕竟他们不想丢饭碗发觉没有响应后,闹事的也终于觉得无趣,百无聊赖地躺进了黑暗里。
W街依然是W街,商铺多数已不再是从前的店主。租碟的少了很多,VCD的碟片已经绝迹,全是DVD格式的了,而且容量都是越来越大。现在什么电影都可以网上下,哪有人看碟。租小说的也已经绝迹,看小说的人也许还有,但多数改用电脑或MP4、MP5了。从前还有一家卖磁带的,那种放进随声听里,靠两节五号电池发动,WALK-MAN,爱华,索尼,那时候是多么流行呢,很多人的抽届里塞满了香烟盒大小的磁带,被花花绿绿的纸片儿缠着,纸片一面是明星像及歌曲目录,一面是歌词内容。这些经历你们是不是也有过。
那时候学校的二食堂还开着,是我最常去的食堂,也曾经是全校人流量最大的食堂。食堂外的张贴栏会贴一些最新的重要告示,大一曾经在那里看过全校优秀毕业生介绍,也曾暗下决心要发奋图强,后来是庸庸碌碌地离开了校园。记得那时候早餐一元,中午和晚上两元,一天吃五块就饱了。全校的各大食堂最贵的是三块五的套餐,二荤一素,份量颇足,每次决定打这份菜时都要深思熟虑一番,最终才痛下狠心,打回来后还被同学说真奢侈真奢侈,然后偷偷躲到水房,忍受着隔壁大小便池的气味,做贼一样快速吃完。
那时候九里校区到处都是人,篮球场上永远没有空的位置,不像现在篮球场多得没人用要改成网球场了。那时候詹天佑体育馆足球场还可以踢足球的,没有像现在这样改成了停车场。记得每天早晨我都会从球场侧边铁线网的一个洞口钻进去跑步,再早的的时候,那里都会有几个小子在踢球,因为场地实在是太紧张了,一到白天都有无数四肢发达的家伙在里面挥霍体力,无数个足球没有方向地四处飞射,稍不留神肯定会被不知来自何方的球射个鼻青脸肿。通往詹天佑体育馆的路上是亮堂堂的,因为两旁的行道树纤细幼小,只能伸出零星的树叶。不像今天这样生长茂密,形成一个浓密的林荫道。
那时候北门外没有那么多中年男女举个牌子,热情四溢地向每一个过往的学生叫卖:“同学,租房子么?租房子么?”牌子上写着“一天起租,干净卫生。”那时男女出去开房是件有点羞耻的事情,年轻的小情侣最多就是傍晚在镜湖的草丛里亲一亲抱一抱,或者临睡前在眷诚斋十幢楼下来个长吻。偶尔听说一两起开房会觉得很新奇很刺激,半夜时在宿舍里某人讲得绘声绘色,一群人听着涎水直流。虽然那时校园里也会有些“一天起租”的广告,但没有像今天举牌这样明显。这些广告多数是晚上的时候,被人偷偷地贴在张贴栏,电线杆,食堂和宿舍楼门口。名字取得都很温馨,什么“玫瑰园”“甜蜜空间”“浪漫小屋”“快乐时光”什么的,广告写得很详细,免费热水毛巾,隔音效果良好等等。广告单底端的被撕成一片片纸条,纸条上留有电话和QQ。
那时东门外的大排档餐馆里,同学聚会时一百多元可以吃得很好很热闹。那时候我们也不管能不能喝,端起杯子就会灌下去,不怕喝酒只怕没酒喝,不怕敬酒只怕敬酒时没话说。东门外街边有不少流动的烧烤摊,荤菜一元,素菜五角,豆奶一元五,啤酒三元。约个女孩去东门外吃烧烤,一边吃一边闻着那呛人的木炭烟味,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体面。。
那时候泡妞不像现在这么费钱,动不动要去沙湾影院看个电影,或者必胜客吃个情侣套餐。那时的消费内容丰俭由人,项目自选。免费的有相约图书馆,以及镜湖边坐坐。中档消费为校内看电影,DVD机配投影仪配大银幕的那种,华强超市二楼、明诚堂报告厅,学生会堂、詹天佑体育馆底层,你可以一周换一个地方,收费每人三元。西门外的花店玫瑰花打折时卖五毛一枝,买一捆十块,报纸包一包照样拿出去献媚。稍微阔绰一点,可以约到北门的佳园酒家,精打细算地点一点,二个人斯斯文文地吃不到五十。那时的女孩们大多素面朝天,极少数的略施粉黛。不像现在一个个涂得跟个妖精一样。那时校园里处处是雪白的长裙,清新飘逸。不像现在到处是白花花的大腿晃得你没有食欲。
怀念那个时代,并不是因为那个时代有多么美好,而是因为那时候我们是多么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