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工作的松田大学,有不少老教师教是本科学历,这也是历史原因造成的。高学历的人不太愿意来大学工作。因为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大学老师的工资太低了。很多人接受不了这么低的工资,宁愿去企业、去做公务员,这些单位工资都比大学高。所以留下来当老师人,有很多是比较老实本份人,或者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力没那么强的人。
高校的收入,主要靠财政的拨款。教师工资,主要来自财政统发和学校绩效两块。学校的绩效工资和学校的创收有关,主要是来自于科研管理费的提成、校办产业、以及社会捐赠等。
我刚参加工作时,第一个工资才二千多元,当时真的让我大失所望。硕士研究生毕业,在省重点大学工作,名声上很好听,可是工资收入实在不堪入目。刚工作那会,我一度对我选择的这份工作懊悔不已。当时我有个老乡在电脑城卖IT产品,他手下的业务员多半是高中毕业,不少月入过万。我有个堂妹高中毕业在深圳美容院做文员,工资也是二千多,他们美容院的美容师基本都月收入过万。我还有个表弟高中没毕业,在东莞电子厂上班,他们加班多的一点的时候月收也超过三千。我有个高中同学刘娜,高中毕业后在义乌那边做文具进出口贸易,有一年来广州参加广交会,她请我去她住宿的酒店吃饭,酒店的单间价格就八百一晚。她说她前几年就在义乌买了别墅,开的是奔驰车。她下一步的计划就准备带着员工一些致富,给每位员工都买奔驰车,打造一个奔驰车队。她的这席话,让我相当震惊,一个是高中毕业,一个硕士毕业,人家三个晚上的住宿费就抵上你一个月的工资了,这人与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难道高学历就应该对应着低收入吗?读书无用论,难道是真的?
我开始寻找工资低的原因。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和工作绩效有关。我第一年是助教,又没有任何行政职务,岗位工资才一千多。工作绩效方面,我的教学工作量非常少,科研又没有,所以加起来也很少。大学不像高职和高中那样,老师几乎天天要上课,光课时费一个月就有几千。一般来说,大学老师通常一周上2-3次课,这样下来,课时费能高到哪里去呢。
我当初选择来大学工作。一是图安逸轻松,不像生产单位那样天天忙碌。二是喜欢大学的气氛,觉得和学生们在一起相对单纯。对于收入也没有很关注,觉得工资虽然低。如何找机会去做点横向项目,应该能够赚到钱。而且高校是事业单位,有编制,这样的单位很难进。事业单位有很多福利政策是一般企业没有的。松田大学前几年搞集资建房,几万块钱就可以买一套房子呢,这一下子就比外面少花了几十万呢。可能我们这批人来得晚没赶上这个政策,仅仅享受了公租房的待遇,租金到是不高,几百块钱,比外面租房便宜不少,可是公租房是没有产权的,而且不能一直住下去,没有租金会逐年上涨,涨到和市场价差不多时,你自动就会出去外面租房了。
由于收入过低,大学老师在外面搞副业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广东人把做副业也叫作“炒更”。“炒”即操作,炒作,“更”是时间的一种计量单位,这里的“更”是指的业余时间。“炒更”简单说来,就是利用晚上时间或其他业余时间除本职工作外再兼营一份职业。
比较体面一点,做横向项目,也叫社会服务。项目经费进学校的账,学校拿科研管理费的提成,学校也非常鼓励和支持这种。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机会去做社会服务。比如说土木工程的,去做结构设计。建筑学的去设计房子,平面设计的可以去做方案设计。学计算机的可以去外面开发系统。反正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不那么体面的呢,如果私自在外面做培训,做兼职等。有的学校管得不严,只要不影响校内教学,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有的学校甚至是反对的。据说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当年就是因为在外面代课而被北大开除的,后来干脆辞职自己办了新东方学校。
甚至有的去做直销了,这已经完全和任教的专业八杆子打不着了。
我认识一个做行政的老师,觉得学校的工资太低了,就开始兼职卖保险,尝到了甜头,干脆把大学的工作给辞掉了,全职做卖保险。我也认识一个学电子专业的老师,被人介绍去卖安利产品,后来为了全职做安利,也狠心地把大学老师的工作辞掉了。
相比当大学老师这二三千块的工资,校外的世界实在太有吸引力了。
有不少同事常常调侃说,当大学老师是副业,主业都在外面呢。说来也有一定道理,我认识常年在外面做项目的老师说,我从来不看单位发的那点工资的,还不够养车的呢。
可我永远说不出这样的话来,我天天在看着单位发的这点工资,盼望着这工资什么时候能涨起来。可这样的盼望几乎又是绝望,我能改变财政部门的决策吗?
按学校的安排,我一周只有二到三次上课,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想做科研,没有平台,没人指导,自己天分又有限,出不来成果。想做社会服务,我一个人从西京跑来广州工作,认识人很少,社会资源基本上没有。
那时候学校周边的房子才六千多一平米,而我一个月工资才三千左右,扣掉房租和生活费,我这样存钱存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那六千多一平米的房子呢??
这么多的业余时间,我该去搞点什么副业呢,我开始思索。做专业,我不认识人,自己技术也不过硬。做生意,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人带。去做直销做保险,这些没有门槛的生意倒是有人带,但我又觉得开头太难,加人我脸皮薄,认识人又少,推销给同事又怕人家说闲话。做培训,交通运输专业是个需求而很窄的小专业,不像外语或者艺术类那样,到处都有需求。好像每一条路,我都走不通。
“百无一用是书生”我越来越觉得这句话就是在形容自己,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居然没有一样可以在这个社会上中生存的技能,这真是何等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