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震撼全网,热议!!!
【254、震撼全网,热议!!!】
却说,苏青云乘一叶扁舟,畅游赣江。
他可不知道,自己这一篇《滕王阁序》在文坛引起了轩然大波。
已经有几十所顶尖名校,行动起来,在找寻他的联系方式。
不过,半路上,他接到了张一谋导演的电话。
“张导啊,好久不见,打电话来有什么事吗?”
“苏先生,《满江红》电影就要上映了,我想邀请你来参加首映礼!在首映礼上,我们会揭晓《满江红》这首词的下阕,以及作者的身份。当然,我们也不会白邀请的,车马费五百万,你觉得如何?”
“好的,小事一桩,”
虽然苏青云压根就看不上这五百万,但是张导亲自打电话来邀请,这个面子还是要给的。
另一边,不知道是谁将《滕王阁序》上传到了微博、斗音上。
很快,这篇文章就在全网疯传。
几乎,每一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人在分享这篇文章!
而这篇文章同样引起了全网热议。
微博、斗音、慢手、公众号、知呼……等,各大平台,几乎全部都在讨论这篇文章。
“我的天呐,王勃的《滕王阁序》现世了?真乃千古奇文!”
“什么王勃啊?这篇文章是今年滕王阁诗会,有大佬模仿王勃的口吻,临场发挥,创作出来的!”
“什么?这是临场发挥创作出来的,尼玛,这也太牛逼了吧!
“离谱,简直是离了个大谱,离离原上谱!”
“啧啧啧,这篇古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仗工整,就连我这个高中毕业都能感觉到,这篇古文好厉害啊!”
“楼上的,何止是厉害,这可不是简单的古文,这是骈文啊!”
“骈文是什么?有没有人给大家科普一下?”
“我来给大家说一下什么是骈文,骈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极为讲究,骈文行文,必须‘骈四俪六’,讲究对仗和声韵!
因此骈文作者想要在行文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创作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大部分人写骈文,顾得了形式就顾不了内容!可这篇《滕王阁序》,把形式和内容都兼顾到了,而且文章风格雄奇,竟写出了魏晋风骨!这篇骈文,可以称作龙国文坛史上骈文的巅峰,被称作‘千古第一骈文’也不为过!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是临场发挥,现场创作出来的!
由此可见,文章的作者不是谪仙下凡,也是天纵之才!”
这一番解释,一下子让许多人搞明白了骈文的难度,更明白了想写出这篇《滕王阁序》,到底有多困难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专家教授发文,发视频来分析这篇《滕王阁序》的牛逼之处。
比如,钱穆文老爷子,就在微博上专门为《滕王阁序》撰写了一篇文章。
“《滕王阁序》实乃天才之作!”
“此文称得上千古第一骈文,整篇文章引经据典,辞藻华丽,读之令人酣畅淋漓,大呼过瘾!”
“有人问我,这篇文章到底厉害在何处?”
“首先,此文乃临场创作,又是骈文,非天纵之才所不能书!”
“其次,既有华丽的辞藻,更有严谨的对仗!”
“既有颓意之沉,又有奋发之强。”
“既有写实,又有虚指。”
“借景抒情,揽物发聩。”
“典故叠出,现实不乏。”
“亦文亦诗,各显其能。”
“看似美文,实为哲篇。”
“最后,此文一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钱穆文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多字!
上述每一点他都展开详细讲解!
几乎从各个角度,论述了这篇《滕王阁序》的牛逼之处!
不止是钱穆文!
很快,京北大学文学院院长赵明谦也发了一篇文章——《读滕王阁序有感》。
“《滕王阁序》全文行思缜密,紧扣题目,不拘一格,实乃天才之作!”
“作者由近及远,从壮丽的楼阁到秀丽的山川,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滕王阁秋景,展开了一幅流光溢彩、错落有致、上下浑然天成、虚实相映成趣的滕王阁三秋图。”
“其中最精彩的要属“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这句话是一个视觉的飨宴,整幅画面的主体是红色的夕阳余晖和蓝绿色的水光接天的模样,白色的野鹭穿插其间。色彩美,动态美,虚实美,空间立体美,带给读者无暇的想象。”
“紧接着,作者写众人宴会上登临逸兴,进而兴尽悲来,怀古议论,引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作者以起伏跌宕的笔势,从“逸兴遄飞”写到了“兴尽悲来”。”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身处逆境仍旧心胸开朗,立志报国。这一段所用典故较多,但却合理恰当毫无堆砌之感,作者以王勃口吻写自己怀才不遇、深陷困境的矛盾心理,却又用一种处世的乐观精神加以化解,这种高尚的情怀,引起了众多文人雅士的共鸣。”
赵明谦先从总体上赏析了一下《滕王阁序》,紧接着又开始着重分析《滕王阁序》的艺术特点。
“我认为,在艺术上,《滕王阁序》有以下写作特色!”
“第一,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全文以四六句为主,杂以六四句……”
“第二,骈俪藻饰,辞采华美。
全篇采用对偶句,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
如“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尤其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一句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又平仄相对。如此讲求音律,又不影响意义表达,写出来的句子抑扬顿挫,富于乐感,富于诗意。……”
“第三点,运用典故,简练含蓄。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加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赵明谦何许人也?
堂堂京北大学院长,洋洋洒洒,用了五千字,将《滕王阁序》夸上了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