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个时候,说不定……
许守云想到这里,忍不住的又打量了一下接头人这妙曼的身姿。
傲人的身躯。
嗯,就这么定了。
到那个时候,自己亲口告诉她,自己并非宦官。
而是一个真正的男人。
……
许守云在想什么,姜灵自然不知道。
此刻她也没有注意许守云的表情。
思索了片刻,这才缓缓的开口道。
“最近,有人上奏折回报,在大魏各地,这些年,产生了一种以崇尚景国的风潮。”
“普通民众以拥有景国的瓷器,装饰品为荣!”
“寒门士子,学子,以推崇景国诗词为风头。”
“权贵世家,乃至于部分地方官员,以景国习俗为甚。”
姜灵缓缓的开口说着。
“这种情况,在我们楚国也常见,不知道你有没有应对的办法?”
说完就期待的看着许守云。
似乎怕许守云乱想,停顿了下,又接着开口道。
“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有两个好处。”
“第一,能够更进一步的获得女帝信任,这样对我们后续的计划有利。”
“第二,就是能够将此办法用到楚国,用大魏国做尝试,出了纰漏也不会影响到楚国。”
许守云一听。
顿时就明白是什么问题了。
这不就是文化入侵嘛!
这种事情,在前世经常出现,可以说是见惯了。
前世那几十年的信息爆炸,所见过的事情,用大魏当前的形式来对比,大魏现在的问题就是小儿科。
“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很容易解决!”
许守云缓缓开口出声道。
“怎么说?”
姜灵一听,顿时双眸一亮,赶紧询问。
“很简单,这种情形,其实用一个词来形容,比较恰当。”
许守云淡淡的开口说道。
“什么词?”姜灵也配合的开口询问。
“文化入侵。”
许守云上前了一步,自信的说道:“景国的瓷器,景国的诗词,景国的习俗,景国的服装,等等这些,其实就是代表着景国的文化。”
“这跟大魏独有的特色也是一样,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习俗,传统,这些东西,传承下来,就是独属这个国家的文化。”
“是故,文化之间,是有高低之分。”
“而这一切爆发点,与四年一次的四海文会有很大关系。”
许守云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接头人,只见对方此刻皱着眉头,似乎在思索。
这皱眉咬唇的样子,当真是美极了!
“为何与四海文化有关?”
姜灵开口将心中的疑惑询问出来。
许守云等的就是这句话。
再次上前一步,靠近对方,开口道。
“四海文会是天下读书人的聚会,象征文坛最大的聚会。据属下所知,大魏建国之后,原本一直名列前茅,但却没有拿过第一,大景国一直稳坐第一。”
“估计当时的帝王想着迟早有一天会拿下第一,但万万没有想到,最近百年来,连前十都没有拿过。”
“尤其是上一次,倒数第二。四海文会号称万国之会,想想看倒数第二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文化没落。”
许守云肯定的说道。
姜灵听到这里,顿时脸色惆怅,眉头紧皱。
许守云并没有停下来,继续开口说道:“文化没落就会意味着一个情况出现,大魏士子们一个个开始崇拜大景国文化,这源于人的天性,弱者崇拜强者。”
“这种情况虽然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危害极大!”
姜灵听到这里,自然明白许守云所说的危害。
在之前,姚广云也跟她说过。
而许守云还在继续叙说:“其中最大的一个危害,就是丢失民族自信心。”
“一旦这种情形,在一个国家形成普遍现象,那么就会造成一种共识认知。”
“所有人都认为大景帝国比大魏好,哪哪哪都好!觉得大魏不如大景。”
“这种情形在平时看不出什么,一旦爆发战争,那么弊端就会出现。”
“将士们没有信心,士子们未战先怯,官员们害怕输掉,极力反对。等等各种现象。”
“到那个时候,大景国想要打败对方,可以说是轻而易举!”
许守云一口气说了一大堆。
但这些信息,只是冰山一角。
前世经过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他,深刻的清楚,文化入侵这还只是最表面的现象。
如果有懂行的人进行操作,接下来,进行经济战争。
景国压根不用废一兵一卒,就可以让大魏国四分五裂。
而姜灵,在听了许守云这些后。
顿时陷入了沉思震撼之中。
她虽然知道这种情况很严重。
但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
“真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那大魏、那咱们大楚国也面临着这种情况,那不会……”
姜灵赶紧的改口询问道。
许守云并没有注意到姜灵的表情。
他自信的说道:“这些事情,对于别人来说可能是难事,但对于属下来说,自有良策。”
听到许守云这么说,姜灵顿时心中一怔,好奇无比。
这个问题,从姚广云说出来之后,她就一直在思索。
根本无解。
或者说是当下没有任何办法。
连姚先生这样的大才,也拿这个问题没有办法。
而许守云不过刚刚听闻,就有解决的办法,这也太厉害了吧?
“有何良策?”
想到这里,姜灵忍不住的开口询问道。
“办法有很多。”
“不管是瓷器也好,服装也好,习俗也好,诗词也好,核心都是文化。”
“文化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从源头上手,最为简单。”
姜灵听闻,有点迷糊,话能听懂,但是怎么解决还是一团迷糊。
当即下意识的开口询问:“那应该怎么解决。”
许守云听闻淡淡的说着:“属下举个例子吧!例如诗词,一首好的诗词受到追捧,这很正常,但好的诗词受追捧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传播!”
“大景帝国距离京都,足有数千公里之远,为何他们的诗词会这么快的就传入到京都呢?”
“肯定是有原因的!”
“而我们并不需要去创作比对方更好的诗词,只需要解决源头问题,即可。”
“当然,这种方法,只是治标不治本,不能为长久之计。”
“长久解决的话,还得大力发展大魏自身的文化,花费更多的银子,培养更多的人才。”
许守云凯凯而谈。
其实他还有一个更简单的办法。
只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