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人既要知人,又要知己。
《孙子·谋攻篇》又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百战都不会失败;不了解敌人而只了解自己,胜败的可能各半;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必然每战必败。这里,孙子以简洁鲜明的语言,指明了掌握敌我双方情况,对战争胜负的重要意义,揭示了惟有心中有数,方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普遍性规律。这一规律,不仅为古今中外的军事家所应用,而且已经成为致力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竞争事业的仁人志士、专家学者们的行为准则。“知己知彼”,是社会竞争的基本策略。
三国时期,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诸葛亮为刘备仔细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情况,他指出:在当时的军阀割据中,曹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力量最为强大,刘备暂时还无法与之争斗;“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只能联合而不能谋取。可以夺取的战略要地,只有荆、益二州。荆、益二州是用武之地,天府之国,更重要的是统治荆、益二州的刘表和刘璋,懦弱无能,不得人心,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然后,诸葛亮为刘备提出完整的大略方案:占领荆、益二州,作为立足之地;然后,“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妥善处理好同少数民族的关系;“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搞好内政外交,发展实力;待时机成熟,就从荆、益二州兵分两路,进取中原,统一全国。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对诸葛亮的谋略大为赏识,拜请他按此办理。后来的历史事实证明,诸葛亮对敌我双方特别是竞争对手的分析推断,是正确的。刘备的政治生涯,正是遵循这一条路取得发展的。
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军风起云涌。经过各地农民军,特别是北方红巾军的致命打击,元王朝气息奄奄,死日将近。这时,朱元璋已经羽翼丰满,并踌躇满志。但他的东西两面,各有一支劲旅,构成了巨大威胁。西面是张士诚,东面是陈友谅,陈友谅拥有江西、湖广之地,是当时疆土最广、军力最强的势力,他野心最大,早有吞并朱元璋之意。他还派人与张士诚联系,彼此联合,东西夹击朱元璋。
朱元璋与群臣冷静地分析了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对策。他们认为:陈友谅傲气十足,张士诚为人狭隘,傲气十足的人好生事,气量狭小的人没有远大抱负。假如先攻张士诚,那么,张军就会顽强坚守,东面的陈友谅必然倾全国之兵,围攻过来,使自己处于腹背受敌的危险境地。反之,先攻陈友谅,气量狭小、无大志向的张士诚肯定拥兵自保,静观其变。陈友谅孤立无援,必败无疑。陈友谅兵败,张士诚则成为囊中之物,伸手可得。
从这种分析出发,朱元璋首先与陈友谅在鄱阳湖摆开战场,张士诚果然袖手旁观。朱元璋以全力对付陈友谅,获得全胜。之后,朱元璋又发兵打败了张士诚,从此再也没有能与之抗衡的力量。朱元璋乘胜进军,向元统治中心大都进发,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
中外历史上那些懂得韬晦之术的人们,一般都能够“知己知彼”。他们知道自己的力量比较弱小,不足以与竞争对手力敌抗衡,只得隐藏大志,屈身示下,以求一退。越王勾践知道越国的力量抵不过吴国,不得不降一国君主的身份而为奴,卧薪尝胆,历尽艰辛;燕王朱棣(朱元璋之子)知道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与朝庭抗争,因此,装疯卖傻,忍辱负重;身陷袁世凯软禁之中的蔡锷,知道自己在北京无一兵一卒,欲想倒袁必须出走,于是终日出没于烟花柳巷,耗费巨资置地买房,摆出一副不闻政治、胸无大志、沉溺酒色的样子……
商品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竞争,更加需要“知己知彼”。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竞争机制进入社会各个角落,竞争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大规模展开。这种竞争,是真正意义的社会竞争,处于社会竞争大潮中的人们,要想立稳脚跟,占据一席生存之地,就必须勇敢积极地投身竞争,而要竞争得胜,就要知己知彼。
经营企业,必须知己知彼。《孙子兵法》曾主张从七个方面知己知彼。我们认为,经营企业,也要从这七个方面,将自己和对手比较起来,详细分析:“主孰有道”,谁的上级决策机构及主管更英明?“将孰有能”,自己和竞争对手比,谁的德才素质更高?“天地孰得”,谁的政治、经济环境、地理位置更加有利?“法令孰行”,谁的规章制度、条例条令更能有效贯彻执行?“兵众孰强”,谁的职工素质更好?“士卒孰练”,谁对职工培训抓得好?“赏罚孰明”,谁的奖惩更加严明?
经过这番彼己双方的比较,可以清醒认识彼和己的长短强弱,进而以己之长克彼之短,效彼之长,补己之短,化弱为强,以强制弱,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不仅企业经营要知己知彼!事业单位的机关工作人员、科技教育工作者,难道不需要知己知彼么?改革开放将竞争机制引入人事管理,争当处长、局长,争当专家教授已经再不是扭扭捏捏、羞羞答答的事情,而是理直气壮名正言顺的正义之举了。要想在人事竞争中取得成效,不是更加需要知己知彼么?
知己知彼,这是现代的主题,时代的基调。
在文学长廊里,有一位老少皆知的艺术形象,名为唐·吉诃德,他胆量过人,目空一切,竟然敢同风车作战。然而,却因为不懂得知己知彼的道理,贻笑大方。致力于社会竞争的人们,千万不要效法这样的人物,应该一日三省,扪心自问:“我是否也有‘同风车作战’的时候?”
而知己知彼的目的,在于胜彼,战胜竞争对手。为此,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就要根据对手的特点,因势利导,相机行事,即因人制宜。
相传在宋朝时,有一年,北辽政权的八个侯王带兵十万进犯中原。辽兵在距边关十里处扎下营寨,随后派两名番兵到宋营下战书,这份战书只是一副对联的上联,说宋朝如有人对出下联,马上收兵,绝不食言。
宋营将士拆开战书,只见那上联写道:
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王均在上,单戈便战。
宋营将领相互传阅,无一能对。这时,地方上一位私塾先生听到了消息,星夜赶到宋营,写出了下联:
伪为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都在旁,合手即拿。
答书送走之后,宋营将领对番兵八大王做了初步分析,从战书上可以感觉到他们目空一切,傲气十足。看到答书之后,一定恼怒成羞,自食其言,不但不会退兵,还可能来偷营劫寨。于是,做了精密的准备,设下埋伏,并分兵攻打番营。
番兵取回战书,主将一看,果然怒气冲天,连夜偷袭宋营。最后,偷袭不成遭暗算,自己的营盘又被偷袭,进退无路,不战自溃,八大王有的阵亡,有的被擒。
这一故事,是因人制宜方略的成功范例。
历代兵家,对因人制宜的研究最为到家。兵家所说,“怒而挠之”,“亲而离之”,“卑而骄之”,就是证明。
“怒而挠之”,如果敌将性格暴躁,就故意挑戏、辱骂使之发怒,使之情绪受到扰乱不能理智地处理问题,盲目用兵,暴露破绽,进而相机歼灭。
“亲而离之”,如果敌军上下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团结一心,那么,就要利用或制造矛盾,进行挑拨离间,使之离心离德,分崩离析,从组织上削弱敌人。
“卑而骄之”,如果敌将力量强大,骄横轻敌,可以用恭维的言辞和丰厚的礼物示敌以弱,助长其骄横情绪,等其弱点暴露以后,再出其不意地攻打他。
兵家的因人制宜之术,在其他社会竞争领域未必是全部有效的。但其冷静理智的处事精神,还是有普遍效用的。
无论在哪一个社会竞争领域,都应该依据竞争对手的心理特点,相宜行事。
独立不光是要照顾好自己,防护着自己,不但要知己,还要知人、知朋友、知对手、知朋友的心,才会交到真正的好朋友,鲁迅说:“人生有一知己足矣。”知对手的心,才会做到真正的成功。这才是做事注意外力相助的作用,注意协作产生合力为你解决难题,使自己事业立于不败之地的正确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