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文明必定与著名的河流有关,日本没有著名的河流,所以其文化不是来自中国就是模仿西方,产生不了有深度的文化。而且这种要么是不适于航行的小河,要么是必须使用大船远航的大海的环境还造成了他们偏狭、爱走极端的特性。
1941年10月1日凌晨4点,郑州北郊黄河南岸,邙山灰蒙蒙的身躯隐没在夜色之中。忽然炮群齐射的轰鸣声打破了夜的寂静。几乎是在炮击开始的同时,早已偷渡过河潜伏在河滩上野草和芦苇丛中的日军小分队,向国军一线的碉堡工事发起了进攻。燃烧瓶和炸藥包爆炸的火光照亮了南岸河滩,鬼子的第二梯队乘坐汽艇、木船、折叠船向南岸进击。
邙山头上,炮弹不断炸响,却听不见山头上守军还击的枪炮声。鬼子一线小分队摧毁了滩头阵地后,立即向纵深发展,在炮火的掩护下,冲向邙山头。进展顺利得让鬼子也出乎意料,山上的守军早已不知去向,未被炸毁的山炮、迫击炮、重机枪和大批的弹藥成了日军的战利品。后续渡河的日军也陆续到达南岸,炮击停止了,后续的敌人在占领山头的鬼子的火力掩护下继续向南发展进攻。
一战区接到八路军发来的关于鬼子即将进攻的情报后立即转发给了汤恩伯。汤恩伯接到电报,轻蔑地说道:“这种东西也好意思转发?看来这个卫立煌亲共不是谣传呀。”随手把电报丢在了一边。
大敌当前,118团上下却麻痹的很。一来张团长认为对岸鬼子兵力不足,不可能发动大的进攻,敌人占领对岸都三、四年了,从来没有南渡的行动;再者认为鬼子进攻都选择白天发动,夜里不会进攻;还有就算鬼子夜间发动小规模袭击,前面还有滩头前沿阵地挡着呢,邙山大可高枕无忧!118团花名册上有2000多人,实有人员700余人,当天驻守在邙山的约有500人。
炮声把张团长从睡梦中惊醒,他穿上衣服,用从观察孔用望远镜一望:呀,河滩上的碉堡被燃烧瓶引燃的大火使他感到十分震撼,鬼子的大小船只从河中正在向南岸逼近,滩头的鬼子已经向山头冲了过来。山上,鬼子隔河射过来的炮弹不断炸响,爆炸的光亮和巨响让他心惊肉跳。张团长结结巴巴地说了句:“快,快命令部队给我顶、顶住!”说完,带着几个卫士沿着山脉向西逃走了。
这个118团里面哪里有能打仗的主儿?团长跑了,这干子只擅长吃喝嫖赌的家伙们谁会卖命打仗?瞬时间做鸟兽散。
日军在这里的进攻本是佯攻。偷渡、炮击、强渡,一系列的动作设计原本要达到的目标仅仅是使得佯攻显得更逼真一些而已。直接过河参加进攻的只有一个加强的步兵大队。有读者可能要问,鬼子发动这么大的进攻战役,即使佯攻方向也不应该只使用这么少的兵力呀。其实不是鬼子不想多派兵,而是实在派不出来。当时驻守河南黄河以北地区的日军只有一个师团,这些部队要守卫自安阳到黄河的近200公里的平汉铁路,还要守卫道清铁路、汴新铁路以及各城市、县城、据点等处。平汉铁路安阳新乡段西边不远就是太行山,那里是八路军的根据地,需要兵力防范,平汉铁路以东不远就是八路军的冀鲁豫根据地也需要兵力防范。日军以往经验:只要日军在正面战场发动进攻,共产党的这些根据地就要向日军的据点和交通线发动攻击。能抽出一个大队过河进攻,对于新乡方向的日军而言实在已经是勉为其难了。
其实对于冈村宁次发动此次豫中进攻战役的计划,日本中国派遣军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其理由大致与汤恩伯的理由类似。后来将此次战役定位成了主要为策应第二次进攻长沙的战役。由于,开封地区的铁路交通屡屡被切断,进攻所必需的后勤运输补给迟迟不能到位,进攻日期一再被推迟。随着长沙方面战局的吃紧,大本营开始催促华北方面军尽快发动进攻,冈村宁次只好于10月1日凌晨匆匆发起了攻势。进攻的准备工作远谈不上充分。而此时第二次长沙会战已进入最后阶段,也正是在10月1日,被包围在长沙附近的日军开始突围北逃。
带队过河攻击黄河南岸的日军佐佐木中佐在意外的顺利进展中,胃口膨胀。他知道控制了邙山再向南直到郑州都是平原了。而且郑州北面只有这一个118团是中国军队的主力部队,郑州城内只有三个保安团。上千人的装备优良的主力部队尚且如此不堪一击,只有几百人的装备极差的保安团更加不在话下了。大概这家伙没听说过当年陈、徐的开封第四保安团的故事。不过那也的确是个特例。
佐佐木命令少数部队守住邙山头阵地,大多数部队跑步向南前进!他要抢在主攻部队前面占领郑州。佐佐木没有想到,这些守邙山的部队后来依托118团留下的坚固的工事、充足的粮食、弹藥成为此次战役中坚守阵地时间最长的日军部队。可能有人要有疑问了:这佐佐木也就一个加强营的部队,郑州多大呀,他怎么可能只凭这点兵力去占领这样一座大城市呢?当时的郑州,面积相当的有限。如今的郑州火车站与当年位置并无变化,今天几乎是市中心了,而当年却是位于郑州的西郊。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火车站西面还是农村的田野,如今的京广路一带的田野之间是蜜蜂张、刘楼、前庄、菜王等一些村庄。二十世四十年代的郑州城区面积还没有今天的华中科技大学本部校区的地盘大。一个大队企图占领这样大的区域也不算是太离谱。何况还有从东面来的主攻部队。佐佐木只是想抢个头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