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西人,肯定有其缘由。
至于为何不战,奚充国从战术上分析双方利弊,诸如汉军远道而来,康居占据主场,己方成分杂糅,很难毕其功于一役等再不必赘言。难得的是,奚充国还有韩敢当没有的战略眼光。
“如今最乐于见到康居与汉交战的,恐怕是匈奴。”
先前匈奴使者在康居袭击冯奉世,便是为了让汉与康居决裂。康居大国也,一旦战争开始,无法短时间内收场,匈奴右部的压力便可缓解,朝廷设置都护府的战略目的,便会因一时贪战而告吹。
故奚充国以为:“如今不战而屈人之兵,收得四千余帐乌孙人,体面收场便是最好,我军粮食且尽,不能再恋战了。”
任弘颔首,所以韩敢当可以为校尉冲锋陷阵,却不能做都护啊。
除此之外,任弘若脑子一热与康居开战,在政治上也会落得被动——朝中群臣本就对他有猜忌诟病,一旦擅开边衅,就真成引寇以自重了。
仔细琢磨,这一战在战术、战略、政治上三亏,不仅输了亏,赢了更亏。汉朝在葱岭以西力量薄弱,乌孙又未恢复,广袤的康居灭而不能守,一个空白的河中,安息帝国和南边月氏王,恐怕要喜滋滋接收康居的遗产了。
但这些弯弯绕绕不能让普通士卒知晓,任弘只需要告诉他们:“康居畏汉之强,留帐落数千贿汉而遁,大都护念在康居王稽首请罪,饶他一命,且对康居用兵,需征得天子与大将军准许。”
这时候你想起领导了?
请示领导确实是个好借口,虽说《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则专之可也,但天天矫制不是好现象。任弘不希望自己开了个坏头,让往后做都护继任者里出一堆军阀。
而瑶光安抚好乌孙人后,也道出了她的疑惑。
“良人为何只与康居王要了民众帐落,而不让他将乌就屠交出来?”
在瑶光看来,乌就屠虽是康居王的女婿,但康居贪狼无信,只要价钱合适,大可将乌就屠卖给任弘。
“我故意为之。”
任弘神秘一笑:“康居与乌就屠畏惧汉军,我若逼得急了,彼辈尚且并力结盟。若是汉军退走,乌就屠思及今日割肉留人,受损的是他自己,定然不忿,或许便会自相图谋,其势然也。”
“夫人放心,这也是为夫计划的一部分!”
……
汉与康居于碎叶水定盟后,本始五年六月中,任弘向东抵达了夷播海(巴尔喀什湖),越过泽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