圸口的某一处小村子里,纪伯安正乖乖巧巧的坐在小桌子旁,他看着正呦呵的壮汉又看了看和他同缩在桌边的少年,一般大的年纪但总的来说农家孩子要更结实一些,他攥了攥自己的手腕又估摸了一下那少年,不免有些垂头丧气。
“纪家的大侄子,你怎的不吃呢?是不是不合胃口?你婶子还有几道菜在灶房忙活呢。”那汉子看着纪伯安也不动筷子,满满一桌子酒菜不吃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他转了转眼睛,伸手把桌上的酒拿了过来,就那么几个动作之间一满杯的酒就放在了纪伯安的面前。他又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自己那不成器的儿子,这牛三儿也是个滑头的小子,这一传一递之间两个人就开始了劝酒的架势。
“纪大伯无需管我,自小体弱多病惯了胃口一直都是这样,你和牛三儿哥吃好就行。”他心想着这些肉食本来是好东西,主人家做这些也是好意,但是自己身体不好,吃下去今晚必定会难受的,腼腆的笑着推了推。
“这怎么说的,你来了大伯家,怎么能慢怠了?这要是纪大知道了肯定要挑理的,你和纪大来咱们村走亲,也是头一次见,要说这纪大啊去京里十几年了,当年还是我们这些同伴送出去的呢。”那纪四他边说着还边叹了口气,一副回忆往昔十分伤情的样子。
看见这纪家的远方亲戚如此伤情,本来就是十四五的半大小子,再加上也没见过什么外人,纪伯安他安慰安慰着,就被灌进去了不少的酒,那农家的米酒本就浑浊了些,他自然是没有喝过的,还没多大一会就感觉头晕眼花,眼前端着菜出来的婶子都出现了重影。他连连摆手推着说不喝了不喝了,但架不住热情还是又被灌下去了几杯就迷迷糊糊趴在了桌上。恍惚间他听到的话将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大梁位处中原,开国时是以武定国,自然是更加的重武了,每年要征兵两次而一年的赋税由各家人头计算,家里有兵还好些,要是没有兵赋税就要加整整一倍,翻了倍的赋税自然是百姓最为头痛的了,而针对这样的情况自然而然就有了另一种办法,那就是“替丁”,替丁就是买来的或者亲戚家的孩子或是大人来代替自己家本来要出的人丁,有的人家穷也就卖了孩子得了银钱,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就这样慢慢在私底下盛行了起来,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而让纪伯安吓出一身冷汗的正是跟这件事情有关。
原来这纪四请他来吃饭是有原因的,今年抓丁的人家有他家的牛三儿,他家就牛三儿一个小子,更是舍不得离家去受罪。也就想到了替丁的事情,正巧的是这几年国家昌盛,也就没了那些吃不饱穿不暖的人,也就没有人去卖身这说了,合计合计了以后就把这目标放在了纪伯安的身上。纪大带着家人突然回家走亲并且说要住两年,这纪伯安也是他带回来的,对外声称是远房子侄。正经远房子侄谁会跟着别人回老家来住,怕是个家里受了难的又没银钱撑腰的,就是丢了也就丢了,大不了赔银子罢了,还能怎么样?两人合计以后就做了这酒局把纪伯安骗来了,等到他告辞回去以后再路上再把人抓着藏起来,明个兵爷一来直接就交上去,这样一来也可以说是别人绑的和自家没关系。也是不巧,以为他醉死的二人没想到合计的事情就让他给听见了。
“大伯,我想着我是醉了,该归家了。”纪伯安心中本来惊惧不安,但是又怕这一家看出什么端倪,只能强行压住惊恐,过了半晌他佯装着醒过来,坐起身晃了晃头,那纪四紧忙过来搀着,却不想被纪伯安不着痕迹的推了开来,他又站起身脚步虚浮的向着门口走去,就听着牛三儿被吩咐着要送他回家去,心中觉得不妙。连忙摆手说着不用,自己识路。等到摇摇晃晃的出了门口立马往纪大家跑去,奈何那酒喝得也不是兑水了的假酒,别说跑了就是走也走的歪歪扭扭。
纪伯安越想越急,越跑越怕,眼见着纪大家还远着,身后又好似有人在追,正巧旁边有个柴火垛,也不管是不是干净的问题了,索性钻了进去,躲在里面大气都不敢喘,嗓子也跑的冒了烟。
等到这夫妻两个脚步声越来越近的时候,他感觉自己仿佛喘不上来气了一样,两眼泛黑就没了意识。